張燕
摘要:每個人所理解的美都有所不同,我認為的美是可以讓人回味的感受,就像在電影中所獲得的不僅是視覺上的沖擊,更多是對人性的反思。因此,我特別欣賞陳木勝導演的作品,他的電影傳達給觀眾的除了視覺的刺激,更多的是讓觀眾們自己去思考,于是便有了《掃毒》《保持通話》《寶貝計劃》《新警察故事》等等。通過這些影片,可以從這么幾個角度去分析陳木勝導演的特色:導演創造、導演構思、導演手段、導演風格。為了展現影片中的美,還分析了影片所表達的主題和場景的設計。
關鍵詞:藝術風格;美學表達;場景設計0引言
香港電影從吳宇森導演開始流行起暴力美學,陳木勝導演走的風格雖然也是與暴力結合但其中卻透著濃濃的義氣,使得看上去勁爆的場面不僅讓觀眾過癮,而且感情戲也是讓觀眾潸然淚下并且仿佛可以悟出些什么,將影片做得更有意義。陳木勝導演算是香港導演中較為低調的一個導演,甚至很少有大陸的觀眾記得他,但他同時卻也是電影最賣座的導演之一。他的電影為何每部都如此賣座呢?其實跟他獨到的美學表達有很大的關系。
1導演創造
影片的開頭是電影的一大噱頭之一,只有在開頭吸引人,才能留住觀眾。《掃毒》的開頭是接連不斷的故事片段,大體上表達了各位主人公的關系和狀態。影片名稱的英文翻譯是“the white storm”,由于毒品是白色的粉末,這個白色風暴的翻譯就十分切合主題。進入影片后,以一座廢舊的大樓開始,色調十分灰暗,完美地表達了該片的基礎狀態,因為臥底建秋將要背負沉重的心理壓力去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務,而作為建秋的朋友,不能多為兄弟做點什么的張子偉跟馬昊天也十分壓抑,畢竟建秋的命運系在他們的手里,一旦松懈,臥底的命就會搭上,加上又剛知道了建秋的老婆快生了,作為大哥不想讓兄弟重蹈自己的覆轍,壓力更顯。因此,色調一直是灰黑色的,表示人情感上的糾結和壓抑。
2導演構思
在黑暗的屋子里,三人回憶起兒時最愛唱的主打歌“誓氣壯,入刀山……”這時背景音樂響起,仿佛回到童年輕松快樂的時候。在這之后,還會有這首音樂的出現,很顯然這是一首經典的鄭少秋先生的作品,這其中所想表達的,不僅僅是一首歌曲這么簡單,仔細回想,在每一個關鍵情節出現的時候,這首歌都會出現,哼唱也好,后臺也好,都恰當的聯系起了這三個人的恩怨情仇,把兄弟間的感情聯結得十分微妙。在之后警匪第一次槍戰的地方,屋子內的顏色是紅光,顯得場景格外激烈,在毒販逃跑的時候設計了很多跑酷的鏡頭,多次樓道間的穿梭和從高處下跳的鏡頭可以給人急迫的意識,更能讓觀眾不自覺的咬緊牙關。陳木勝導演延續了喜歡緊密情節點的習慣,依然是大約每十分鐘就會來一次小的高潮,為觀眾帶來持續的興奮狀態。雖然是華麗的打斗場面,卻絲毫沒有炫技的意味在里面,它們被合理的安排在每一個情節點需要的地方。在這部影片中比較獨特的設計是,雖然是警匪間的動作戲,但是其中卻穿插著濃濃的兄弟情,文戲貫穿始終,打戲也不遜于文戲。其實在《男兒本色》《保持通話》《新警察故事》里都有著許多攝人心魄的驚險場面,但都有的共同點就是,文戲從未間斷過,這種巧妙的插入手法很有意思,觀眾甚至都意識不到,就被突如其來的愛意所打動,這是很了不起的構思。在感情戲的處理上,《掃毒》不比《男兒本色》那么拖沓,那么直接地講兄弟間的情誼,《掃毒》一點都不做作,在每一段感情表達的時候,有收有放,兄弟間感情更是讓人陷入深深的糾結。在三種不同性格人的認知中,對一件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便會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爆發,這很符合常人的觀念。因此,可以引起觀眾的共鳴。
3導演手段
在一部電影中,不可或缺的,是在緊張的情緒中得到一些釋放,這些釋放或許是愛,或許是義,或許是“幽默”。在《掃毒》中建秋將要被認出身份的時候,也正是觀眾們緊張的時候,而導演偏偏在這里安排的調侃的戲份,一個是八面佛的女兒剛被黑柴喜歡上的時候,從建秋那里得知那個女孩是個男人,那時一貫下流的黑柴的臉色不禁讓觀眾捧腹大笑,之后緊接著將要揭曉臥底的時候,bobby把建秋的照片給黑柴看,還說“原來你才是臥底”,這里也設計得十分到位,在緊張之余還是給了觀眾喘息的機會,因為還不到面臨危機的時候,也是在給后面做鋪墊。
4導演風格
在陳木勝導演的影片中,風格非常明確,自從告別了《天若有情》后,陳木勝導演的片子就充斥著暴力、飛車、爆破等商業大片特有的特征,在人物的設計上可以體現出處處是英雄的表達,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或者他人心目中的英雄,終歸是善于描述邪不壓正的一個世界。這種正能量的傳達,也是延續了以往香港電影的精神。在《保持通話》中,導演一改常規,啟用了一個普通人來救世的路線,主角幾乎是個一事無成的會計師,除了會開車會算賬以外他的生活可以說是一團糟。就是這樣的人,仿佛我們身邊的人都是這樣,有點無能,有點倒霉,但是在面對一個偶爾撥通的求救電話時,他選擇了相信,相信這個陌生人,相信這個聽上去有點搞笑有點戲劇化的求救。在整個電影的救贖過程中,他一直在與敵人賽跑,又是挨打又是撞車,可他一刻都未停止追逐,而且他對grace說的話,不是聽上去令人放心的承諾,而是“我盡力而為”,這句話的出現升華了這個平凡英雄的角色,這同時也是導演想借電影傳達的觀點。這種好萊塢式的英雄表達從票房就可以看出是深得人心,片中的人物一點兒長處都沒用,有的就是普通人的急中生智,這會讓觀眾不自覺的代入并思考如果是自己會怎么做。
5場景設計
《掃毒》影片的最后,在一片朦朧的紅色的空間里,三兄弟聯合在槍林彈雨間戰斗,到處彌漫著男性的陽剛之氣,不禁讓人回味起曾經紅極一時的《英雄本色》,既符合了導演想要融入中國元素的想法又有世界性的暴力美學,真的十分好看。在影片中間的時候,張子偉帶著一車的人被八面佛追殺,最后汽車翻到懸崖邊上,張子偉從車底把八面佛的女兒救出來,就在被救的那一剎那,八面佛的女兒對張子偉看了很久,眼神比較意味悠長,就是那里給后來張子偉的復活做了鋪墊。張子偉復活之后,三兄弟在碼頭集裝箱圍成的空地上玩碰碰車,這其實是用粗暴的方式來對彼此發泄這段時間來三人間的矛盾的壓抑,就如同他們之前一起唱《誓要入刀山》一樣,也就是矛盾面臨解決的時候。而在病床前面對病危的張子偉的母親,三兄弟通過角色互換的方式來互訴衷腸,升華了這段出生入死的兄弟情義。
6主題
從大的方面去看,主題的角度也會影響美得表象。從主題上講,在近期的《掃毒》中,選材用的是經典的警方聯合臥底與毒販間的斗智斗勇,內容中有正有邪,更是有令人激情澎湃的槍戰,甚至兒女情長也被穿插其中,一整場都是扎實的情節點。但是11年的《新少林寺》則是在以功夫聞名的少林寺遭到的危機因而引發的搏斗,因為劇情的無力顯得蒼白,觀眾并不買賬。而之前的《保持通話》雖然是翻拍的好萊塢的《一線生機》,但卻是陳木勝導演這十年間最受歡迎的一部影片,以接到陌生求救電話的男子與時間賽跑中去拯救被困母女為題,男主人公所遇到的接連的困難讓觀影者幾乎不敢呼吸。《寶貝計劃》則是描述了兩個大盜因為保護嬰兒而迷途知返,與反面人物展開搏斗的內容,其中成龍大哥為救baby不惜電擊自己的鏡頭更是堪稱經典。然而更讓人佩服的是,大部分的影片都是由陳木勝導演自己編劇、監制的,這不得不讓人驚嘆。
現如今的影壇,已經越來越缺乏類似陳木勝導演這樣會琢磨觀眾心理的導演了,他拍的誠意與努力都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是細節讓這些影片被賦予了生命,變成了一個個藝術品,即使每一部都是動作片,但每一部的立意都不相同,不僅在視覺上充滿了美,在人性的描述上更是凸顯了美,這就是我所探究的陳木勝導演獨特的藝術風格和他對于在電影中美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