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是高等藝術院校課程設置中的一門以教授專業表現技法為主的環境設計專業基礎課程。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中,手繪表現是銜接繪畫技能和專業設計知識以及思維過程的中間層面,在教學中需要引起重視和強化訓練。對于美術與設計學習者而言,在手繪表現技法的學習過程中,對透視、素描、色彩以及材料質感的綜合把握運用至為重要。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手繪表現技法;透視;素描;色彩;藝術修養環境設計效果圖表現包括“手繪表現”與“電腦表現”。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兩個重要方面。手繪效果圖作為一種傳統的表現技法,一直沿用至今,即使在3D、Photoshop等效果圖軟件日新月異的今天,它也一直保持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和地位,并以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向人們傳遞著設計師的創作意圖、理念以及情感。
1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手繪表現技法概述
環境設計手繪效果圖屬于建筑繪畫的一個重要門類,其主要特征是在平面上通過透視表達出三維立體空間的效果,是建立在現代透視學基礎之上的一種科學的繪畫方法。同時,它又與建筑和環境設計制圖的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有所不同,它對設計思維、藝術功底及文化修養也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在環境設計的過程中,除了方案設計圖、技術設計圖和施工圖等技術性圖紙之外,以建筑裝飾設計工程為依據,通過手繪的技術手段,直觀而形象地表達設計師的構思意圖、設計目標的表現性繪畫?!盵1]設計師與客戶或業主之間可根據效果圖所展現的直觀圖像信息進行充分地協商與方案討論。手繪表現技法強調為設計服務,強化徒手訓練,把美術技能訓練和設計思維訓練相結合,把美術審美融入環境藝術設計的各個層面。
2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手繪課程設置的必要性體現
手繪是記錄設計師創作靈感最好的方式。從目前中國設計界所表現的設計形態來說,電腦效果圖的制作已深入人心。電腦作為高科技的產物,在制作、修改和保存圖紙上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特別是它能模擬逼真的空間效果,受到了很多設計師的追捧。然而,電腦作為人腦設計的程序和軟件,既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袄钡囊幻媸撬軐⒖臻g模擬的很真實,特別是后期的渲染效果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正是這種便利致使許多的年輕設計師過度依賴于計算機而喪失了最基本的手繪能力,對設計者的思維產生了負面的影響。設計過程中,手繪可以十分有效地推動設計思維不斷深入,而計算機在此階段往往是被動的。同時,作為一門藝術,手繪效果圖因表現者的修養、審美取向的不同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感染力,這都是計算機表現無法比擬的。所以,在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當中,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手繪表現技法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并著重培養環藝專業學生的創意思維和空間表達能力,使之更符合社會對畢業生的專業需求。
3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具體教學要點
手繪表現技法是一門集繪畫藝術、工程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它不僅傳遞設計語言,而且它的每一根線條、每一個色塊、每一個空間構成元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設計師的專業素質、人文修養和審美能力。對于效果圖的表現,既不能如繪畫般過分注重主觀隨意性,也不能像工程制圖那樣謹小慎微而顯得刻板,應表現出較高的藝術性。因此,在手繪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學生的綜合表現能力。
(1)環境空間的透視。環境空間的透視,要求我們的學生能夠掌握表現各種不同透視現象的作圖方法,以最便捷的方法表現出特定的空間透視輪廓。從環境設計效果圖的特點來看,常用的透視方法主要有:“平行透視(一點透視)”“成角透視(兩點透視)”和“三點透視”等幾種。平行透視是最基本的一種表現技法,在表現空間環境時可以產生較強烈的縱深感效果,運用較為廣泛。成角透視也稱“兩點透視”,與平行透視相比,成角透視構圖更富于變化。成角透視能夠比較自由、活潑地反映出環境中構筑物的正側兩個面,表現出物體的體積感,并能夠呈現出較強的明暗對比效果,是一種具有較強表現力的透視形式。而三點透視則是人在俯視或仰視時所形成的視覺效果,適合表現龐大的體量或強透視感。在表現高層建筑時,當建筑物的高度遠遠大于其長度和寬度時,宜采用三點透視的方法。此外,在表現城市規劃和建筑群時,常采用把視點提高的方法來繪制“鳥瞰圖”,這也是三點透視的一種典型形式。
(2)素描與線條。室內外的效果圖表現中,畫面上的明暗關系、結構比例、線條粗細等原理的運用都要通過素描來實現。在環境效果圖表達對象的過程中,要想以適當的構圖充分展現主體構筑物的特征,有效地運用點、線、面、黑、白、灰等造型藝術元素,把握畫面的節奏與韻律,塑造與表達各種建筑細節等,素描基礎實在是必不可少的。應該重視結構素描的學習,重點解決造型、結構和空間的問題,理性地表現設計對象。另外,在手繪表現中,線條的表現十分重要。每一根線不是孤立存在的,就一根線而言,也會因距離關系產生空間上的遠近虛實變化。在效果圖中,鋼筆線描要注重以線條表現結構,在白描勾線的基礎之上再適當輔以物體光影及材質變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表現。
(3)色彩與光色、基調。環境效果圖的色彩設計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環境空間的色彩氣氛,二是物體與材質的色彩處理。在表達建筑形象與環境空間的效果圖中,如果僅僅表現出建筑物或陳設本身的“固有色”是不夠的,還需考慮空間環境中色彩及光影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要讓學生結合色彩寫生中的用色規律,以及色彩構成基礎理論中的色彩對比調和相關原理,對色彩在建筑室內外空間中的應用有所認識。此外,不同的色彩配置可以帶給人不同的情感體驗,要讓學生學會合理、巧妙地配置顏色,以形成能夠體現環境主題的色調。例如,亮色調適合表現大廳等較為開闊的公共空間;深色調適合表現舞廳、酒吧等光線較暗的娛樂空間;中性色調適合表現居室、客房等較為溫和的居住空間;冷色調適合表現辦公空間;暖色調適合表現餐廳、商場等氣氛較為熱烈的公共空間。
(4)陳設空間與材質表現。設計效果圖是傳達設計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效果圖的表現中,材料及質感生動而真實的體現不容忽視,有助于觀眾想象空間的真實性。在各種不同的材質中,主要包括金屬、磚石、植物、草地、天空、水面、木材、布藝等等。這些材料的逼真表現,常常決定了一張手繪效果圖的成功與否。當然,相對于效果圖整體來說,對物體的材質描繪不可強調過于追求細節而忽略了整體關系,以免顯得匠氣或喧賓奪主。同時,環境設計講究空間及尺度比例關系,在設計效果圖中要注重陳設空間尺度的把握,在三維的立體界面中注重墻面、地面和天花板之間的關系,家居陳設之間的關系,建筑物與人物配景等之間的關系等等。
(5)藝術與技術修養。作為一名合格的設計師,離不開一定的藝術修養。設計師只有具備深厚的文化修養,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才能在頭腦中產生具有內涵和創新意識的設計思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了解在文學、歷史學、民俗學等學科的知識,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另一方面,對其他設計領域中各種知識的了解,是使一個設計師永遠保持設計的敏銳性和適應性的關鍵。隨著各類表現技法的不斷更新,新的材料和工具的不斷生產,優秀的設計師應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始終保持時代感。
(6)對表現工具的有效利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解手繪表現的工具的特點,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手繪效果圖的風格。從方案構思到最終效果的呈現,都需要不同的工具進行表現。這些工具品牌紛雜,每一種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可以靈活地運用到不同的表現作品中。就
大的分類而言,設計表現工具可以分為干性工具、半干性工具和濕性工具。干性工具是指無須與任何液體結合使用的表現類工具,此類工具攜帶方便,使用簡單,很受設計師歡迎。主要包括普通鉛筆、彩色鉛筆、炭筆、色粉筆等專業表現工具。半干性表現工具在使用過程中是濕性的,但是干得快,具有攜帶方便,易于使用,筆觸靈活變化等特點。半干性工具包括針管筆、鋼筆、美工筆、馬克筆等。濕性工具是與水結合使用的,沒有水就無法進行表現。水粉、水彩顏料都屬于這種濕性表現工具。此類工具使用起來比較費時費力,不適合快題表現,但其表現細膩、生動的特點是其他工具不可比擬的。以上這些工具常常被設計師混合使用,可以畫出非常不錯的表現效果。因此,我們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要盡量掌握每種工具的使用方法,以滿足各種不同要求的表現需求。
4結束語
手繪表現技法的學習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必須經過的訓練階段。手繪表現可以將客觀的對象變成有尺度的平面繪畫,將設計者的頭腦與手結合聯動起來,使設計思維得以生動表達。同時,手繪表現也可以提升設計者的藝術審美能力,陶冶情趣、性靈,優秀的手繪表現圖同樣也是優秀的藝術品,所以手繪表現同時具有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繪畫功底,又要不斷激發學生的設計思維,通過各種機會途徑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為他們走上社會崗位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參考文獻:
[1] 席躍良,黃舒立,李鴻明.環境藝術設計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3.
[2] 馮信群,劉曉東.設計表達——景觀繪畫徒手表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余盈瑩.基于環境藝術設計表達能力培養的手繪課程教學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3(23).作者簡介:李艷蓉(1985—),女,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