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彩等
摘 要: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能夠大幅度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也能夠減少作業損失、提高工作效率。該文首先分析了機械設備風險維修的特點及程序,其次,深入探討了機械設備風險維修步驟及策略,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機械設備 風險維修 步驟 策略
中圖分類號:TK2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c)-0091-01
機械設備是工業生產中較為重要的設備,確保機械設備能夠正常運行,使之能夠更好地為企業生產服務,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對象,也是機械設備管理的中心任務和主題。所以,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能夠大幅度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也能夠減少作業損失、提高工作效率。風險維修是機械設備維修的一種新型策略,該文就機械設備風險維修策略進行研究。
1 機械設備風險維修的特點及程序
1.1 風險維修特點
基于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和費用有效維修(CEM)是風險維修(RBM)建立的基礎,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可以通過費用有效維修(CEM)來進行補充。風險維修(RBM)通過對風險評估設備的運行情況,形成一套融事故檢修、狀態檢修、定期檢修三者為一體的優化檢修策略。
實施基于風險的維修(RBM)的前提條件主要有兩點。第一,維修信息和設備管理已經實現了計算機網絡化。第二,基于風險的維修(RBM)是建立在RCM分析基礎上。值得注意的是,計算機網絡化應該包括設備維修成本費用、故障發生概率、故障后果、故障后果、故障類型、產品銷售費用、基本情況等信息。與此同時,維修活動和維修資源都要做到代碼化、標準化。基于風險的維修(RBM)的優點就在于應該減少不必要的設備維修、設備檢查等,同時對設備維修風險進行分清且確認,這樣一來,使得設備維修部門能夠將所有的資源和注意力都集中到最有意義的維修活動上。最終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大幅度降低設備的壽命周期費用。基于風險性分析技術是機械設備維修的“最佳選擇”。目前這種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優化設備維修計劃、狀態監測、設備維修上。
1.2 風險維修的優勢
(1)風險維修(RBM)能夠對機械設備的維修活動進行分清和確認,能夠讓設備維修人員將有限的資源和注意力放在最有意義的維修活動上,避免不必要的維修、檢查等,最終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大幅度降低機械設備的壽命周期費用。
(2)可以對維修周期進行科學地確定。為了保證機械設備的最佳維修期限,風險維修(RBM)是以試驗結果或者現場數據為依據,而后再通過一系列的可靠性統計推斷后得出。
(3)可以合理地選擇維修作業的類型。風險維修(RBM)將原來單一的定時拆修方式打破,主要基于有效性和適用性的準則,按照機械設備的故障后果和可靠性特性來確定維修作業,以便讓各種作業達到效益最大化。
(4)可以正確地發揮維修的作用。風險維修(RBM) 只做必須做的維修作業,而不認為機械設備維護工作愈頻繁、愈全面,可靠性就愈高。它對過去那種全面翻修的做法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大幅度降低了設備預防維修的費用、工時及項目。
1.3 基于風險的維修(RBM)程序
(1)設備故障可能會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導致的?
(2)設備故障可能會怎么發生?
(3)設備出現故障之后,可能會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4)定量地、直接地、系統地來考慮風險:風險=故障后果×故障發生概率。
(5)對風險進行排序,維修方案(活動)應該根據風險度來進行安排。
(6)評價現行維修方案,從潛在故障和效益/費用兩方面來進行評價。
2 機械設備風險維修步驟及策略
(1)RBM隊伍選擇
對于機械設備風險維修方案的實施而言,掌握某項特定的RBM技術是極為重要的,企業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和資源配置來實施RBM,無疑是較為理想的。但是事實上,很多企業都沒有充足的技術人員,也沒有較為專業的RBM專家團隊,再加上短時間內對員工進行培訓也不太現實,所以,企業與那些具有強大技術能力的服務供應商進行合作是較為現實的。維修經理通常會選擇有潛力、有經驗、有才能的技師、安裝工或技工作為RBM技師候選人。
(2)分析機械設備
通過深入研究機械設備的維修流程和生產工藝,可以將所有的設備分為幾大類,分別是不重要、輔助、必要、關鍵等。根據設備的重要程度來選擇最為適合的RBM技術。對于成功實施RBM方案而言,必須要首先控制好關鍵的工藝和關鍵的設備。
(3)選擇RBM技術
在RBM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選擇適宜的RBM技術是極為重要的。截止到目前,RBM技術已經集成了大量先進的科學技術,也在很多領域進行了涵蓋,包括超聲波、電動機電流分析、電動機定子分析、在線振動分析、精密平衡和對中、紅外熱成像、磨損顆粒和油液分析等。
(4)建立預防性保養維護制度。
第一,要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第二,當機械設備使用者無法排除的故障時,使用者應及時報修。維修人員接到報修電話后,及時趕赴現場予以維修。若機械設備處于保修期,應及早與廠家聯系進行保修;若在保修期外,則購置相應零配件修復或送廠家維修;若維修周期較長,則先用備用機頂替,然后再進行維修。維修完成后請使用部門填寫維修單。在維修方式的邏輯判斷中,要考慮各種可能的狀態。選擇維修方式時,要填寫維修方式選擇單,每一部件的任何一個故障模式都應在其中找到選擇的工作。
3 結語
總之,應該做好機械設備的風險維修工作,延長其使用壽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故障發生率,使之處于較好的技術狀態,最終達到為企業服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盛天文,陳曉慧,易樹平.壽命型設備的預防維修策略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9,23(3):111-114.
[2] 金玉蘭,蔣祖華,侯文瑞.以可靠性為中心的多部件設備預防性維修策略的優化[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6,16(12): 102-105.
[3] 李果,高建民,陳富民.基于可靠性的設備維修優化方法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07,17(4):165-168.
[4] 劉映文.關于機械狀態維修的思考[J].珠江水運,2009,23(10):109-113.
[5] 張耀輝,郭金茂,徐宗昌,等.基于故障風險的狀態維修檢測間隔期的確定[J].中國機械工程,2008,26(5): 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