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偉+柴莉娜

摘 要:該文介紹了RFID技術在倉儲管理中的含義及實現方式,闡述了RFID技術在倉儲管理中的應用及優勢,分析了RFID技術在倉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無限射頻識別(RFID) 倉儲管理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c)-0188-02
目前,隨著我國航空事業的飛速發展,各種新型飛機的研制速度不斷的加快,數量不斷的增加。新型飛機從立項、研制到生產、組裝以及定型試飛的時間越來越短,因此對航材備件的保障要求也越來越高。航材的倉儲管理作為航材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先進、高效的管理對航材備件的保障就顯得及其重要。
無線射頻識別(FR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利用無線射頻通信方式,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所需要信息而得到相關數據。由于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識別過程速度迅速,可見性強,無需人工干預,可工作的范圍及其廣泛,因此,將FRID技術應用與航材倉儲的中,可通過對每項產品入庫之前嵌入電子標簽來追蹤它在整個存儲、使用等整個流通中的情況,實現整個企業中各部門具有權限的人員實時掌握航材的流動使用情況,有效的減少了各環節的查詢工作,為企業的決策者和執行者提供了可靠的數據。
1 FRID倉儲管理的含義及實現方式
RFID倉儲是使用RFID技術,實現對航材的實時監控和分析管理,在確保各使用單位正常需求的條件下,盡量減少庫存存儲,實現航材的集中式實時監控管理。RFID倉儲管理的實現主要是由RFID系統組成完成的。RFID系統的結構分為標簽,解讀器和天線三個部分。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物體并讀寫相關的信息,其工作原理是使用空間耦合傳輸特性,配合人員管理、車輛管理等其他管理系統,確定航材的自動識別射頻信號,從而形成一套實時、高效的管理體系。其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1]。
2 倉儲管理目前存問題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以及信息化的推進,倉儲管理已經呈現出復雜性和多樣性。許多在國外已日益流行的先進的管理技術與管理經驗在我國由于各種原因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我國許多航材倉儲的管理主要依靠人工記憶和手工錄入的方式,信息化的應用普及程度不高。不但費時費力,浪費資源,而且容易出錯,難于管理,其主要體現在一下4個方面:
(1)航材產品的出庫、入庫依舊使用人工計算的方式,效率低下;
(2)航材庫存的統計主要依靠倉庫保管員進行統計,數據統計不準確,效率低,難以實現監控和監督;
(3)各使用部門以及各主管人員不能準確了解航材的庫存信息和使用狀態,不能及時做出準確的決策;
(4)重復性的勞動造成人力資源浪費,勞動力成本和管理成本不斷提高。
3 RFID技術在航材倉儲的應用及優勢
3.1 RFID技術在長才倉儲中的應用
航材倉儲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協助航材的計劃采購部門做好各種飛機所需航材備件的采購、發付工作,確保各型號飛機的飛行任務不因航材的缺件而停飛。主要包括入庫管理、在庫管理、出庫管理和庫存核對統計管理等,并隨時更新庫存信息以及做好相關的統計工作,其主要的流程圖如圖2 所示[2]。
(1)入庫管理。入庫管理包括履歷文件,產品型號、數量的核對和質量、技術文件的檢查與驗收。倉庫的驗收人員依據采購部門提供的訂貨清單對供應商提供的產品進行嚴格的驗收審查,倉庫的保管人員依據驗收人員提供的入庫產品的性質和數量、體積大小做好航材入庫前的位置以及空間的預留工作;倉庫入口處RFID閱讀器采集到各入庫航材產品的電子標簽信息,并將數據與入庫憑證比對;對于核對無誤后的航材按提前準備好的運載工具、叉車以及搬運人員安排航材入庫上架。
(2)在庫管理。航材入庫后,要對特殊航材的存儲位置和存儲環境進行驗證核對,依照航材入庫口采集到的信息,對具有存儲年限要求和定期進行相關維護的航材進行特殊管理,避免產品超過存儲期或存儲過程維護不利而造成浪費。
(3)出庫管理。出庫管理依據“先進先出、用舊存新”的原則。當使用單位提出需求申請時,使用RFID傳感器將數據傳輸到庫存管理系統,并進行登記。倉庫保管員依據傳感器回傳的數據信息、航材的類型以及使用單位的要求發付,出庫。出庫結束后,要對出具單據和出庫數據進行核對,確保出庫的航材準確無誤。
(4)核庫管理。核庫管理是依照航材專業的分類,分庫房、分區域進行核對。倉庫管理系統通過無限網絡傳輸RFID電子標簽的信息,控制閱讀器讀取數據;閱讀器將盤點數據上傳到數據處理系統,比較并記錄結果;核對結束后,生成庫存統計報表,做到早發現問題,早處理解決問題。
3.2 EFID倉儲管理的優勢
將FRID技術應用于倉儲管理系統,改善了傳統倉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倉儲各項業務的操作能力,加強了倉儲管理的其他作用,改進了倉儲管理,提升了效率和存在的價值。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射頻識別技術提高了航材的入庫和發付的效率與準確率,減少了人為操作的失誤率。并加快了發付的速率,較少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2)FRD技術和倉儲管理系統的結合,改變了倉儲管理傳統的、單一的存儲功能,拓寬了倉儲管理的其他方面的功能。
(3)縮短了核庫周期,提高了數據的實時性與準確性,實現了多個部門實施掌握動態庫存的狀況,實現了對庫存物品的可視化管理,提升了航材的保障效率。
(4)RFID技術方便的定位查找優勢,提高了倉庫存儲區域的空間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航材的儲存成本。
4 RFID在倉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endprint
將EFID技術應用于倉儲管理中在帶來了很多優勢的同時,也存在有諸多問題。
4.1 成本問題
RFID單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它的核心是電子標簽,在應用過程中,電子標簽使用是海量的,并且是一次性的。目前在中國,每個RFID的電子標簽大約需要1元左右[3]。隨著我國新機種研制的數量不斷的增加,航材配的數量和種類更是成倍的增加,從每個機型所需要的航材備件來考慮。
4.2 標準問題
目前,RFID技術缺乏全球統一的標準問題,面對目前存在的兩大技術標準陣營,Auto ID-Center(EPC global)和Ubiquitous ID Center(UID),中國的標準只能望洋興嘆,不知何去何從。當前,制定一套統一、詳細并且開放的技術標準是RFID技術發展要解決的首要難題。
4.3 數據安全問題
RFID技術應用在航材倉儲管理中,不僅增加了航材從入庫到出庫整個過程的實時監控性,而且增加了整個航材供應鏈的透明度,提高的航材的保證能力和供應效率。但是,軍用航材配件信息關系到國家國防的安全和利益,通過國家安全部門特定的網絡共享數據雖滿足了各方面對數據實時性的要求,但是這種數據共享的模式也給RFID數據的安全帶來了新的隱患,無形中增加各單位的保密工作的任務量和技術難度。
5 應對措施
5.1 對于RFID標簽成本問題的措施
解決RFID標簽成本的問題應從技術和戰略兩個方面考慮。從技術上來說,可通過向RFID技術研究領域的投資,來引導市場需要的RFID技術的發展。RFID標簽有(硅)芯片、內置天線和底3部分構成,目前芯片和底材性能、價格基本上比較穩定,因而各種制作方法的優勢體現在優化標簽內置天線的制作工序及降低天線制作成本上。就戰略技術而言,RFID可以首先應用于組合包裝或價值比較高的航材上,比如發動機、武器彈藥等大型的或具有維修性,重復使用航材備件倉儲管理中。這樣1元左右的成本不僅不會形成任何負擔,而且還會使的此類產品在流通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5.2 RFID技術芯片標準的應對措施
在RFID技術標準的制定過程中,我國政府應根據中國的國情,制定一套既與國際兼容,有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各行各業使用要求的RFID標準,這樣有利于縮小在RFID領域與國際技術差距,又可以為中國在的企業在RFID領域爭取到更大的主動權和利益。因此,中國信息產業部聯合眾多組織和企業成立的中國RFID產業聯盟,在標準制定上提出一個3+3的框架[4]略上首先要借鑒歐美日現行的標準,二是應有自己的只是產權,三是自己的標準一定要要與世界標準兼容。
5.3 對于RFID數據安全問題的措施
RFID技術安全隱患來源與內部人員泄露RFID的機密信息,使得不法分子通過無力通過各種形式竊取RFID標簽的內部信息。對于解決這種威脅的主要方法除了需要在企業內部加強管理及內部人員提高安全隱患意識;還應通過設置Kill標簽,信號干擾,技術加密等手段裱糊標簽內的數據信息。
6 結語
目前,我國的倉儲管理還處于人工管理或半自動化管理狀態,尤其對于航材倉庫的管理,因需考慮到保密、安全的問題,效率更是低下。RFID技術在倉儲管理的應用,保證了貨物倉庫管理各個環節數據輸入的速度和準確性,保證了企業及時準確地掌握庫存的真是數據,合理保持和控制企業庫存。但是推廣RFID在航材倉庫管理的應用還是具有諸多因素的限制。但是隨著信息化的推廣和全球一體化的發展,RFID在航材倉儲中將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全面推進我國倉儲水平的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 田立新,次清波,郝丁,等.基于RFID包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包裝工程,2008,31(19):106-108.
[2] 葛東,張國海,胡國棟,等.基于RFID技術的談要倉庫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2(11):12.
[3] 李貴春.RFID在倉庫管理應用中的難題與對策[J].中國物流于采購,2010(21):66-67.
[4] 崔素艷,杜子平.RFID在倉庫管理中的應用[J].金融經濟,2012(5):103-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