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國
摘 要:基于使部隊訓練模式適應、滿足滅火救援實戰需求,結合公安消防部隊實際,對部隊訓練改革進行了思考,提出改進扁平化指揮、聯勤聯動、隨機拉動、“走出去”訓練模式。
關鍵詞:消防 訓練 改革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c)-0238-01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殊建筑、石油化工、高速公路等大型和特種災害事故愈來愈多,處置難度愈來愈大,消防部隊仍然按照訓練大綱和上級制定的練兵方案開展訓練,會忽略災害事故現場的多變性與復雜性,造成操法訓練或演練與實戰相脫節,訓練轉換戰斗力不明顯,這就需要對現有訓練模式進行逐步改革,以適應新形勢下現代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工作的需求[1]。
為使訓練更加貼近實戰,近年來,消防部隊通過開展打造現代化公安消防鐵軍,努力解決練什么、怎么練、怎么建和如何保障的問題,把戰斗力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支、大、中消防部隊訓練中,在嚴格落實《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業務訓練與考核大綱》基礎上[2-3],可通過改進完善扁平化指揮、聯勤聯動、隨機拉動、“走出去”訓練,促進消防部隊戰斗力的進一步提升。
1 開展扁平化指揮訓練
滅火救援指揮系統建設對部隊核心戰斗力的提高和指揮作戰模式的轉變具有重大意義,當前,很多省市消防部隊已經完成滅火救援指揮系統建設,各級消防部隊可充分依托該系統,將作戰指揮中心功能單一調度指揮模式,進一步拓展成數據和實況采集、作戰調度指揮中心,指導現場指揮員滅火打仗。支隊級消防部隊依托滅火救援指揮系統開展災害事故現場指揮部、后方作戰指揮中心遙相呼應的扁平化指揮訓練,即前方戰斗員利用3G圖傳等實時將火場實況、實時位置,利用采集器、傳感器將火場環境重要數據實時回傳,作戰指揮中心利用三維地理系統、信息查詢系統、火場回傳信息對災害處置進行研判,不斷對滅火救援戰術進行科學調整,及時指導前方作戰力量搶救被困人員,迅速控制和撲滅火情,最大程度地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 開展聯勤聯動訓練
公安消防部隊參加重大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是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公安機關的指揮下實施,在實際災害事故處置中,往往是消防部隊單打獨斗,部分涉及的部門未落實救援協同機制有關規定,難以形成滅火救援合力。為切實提高滅火救援戰斗合力,在開展消防部隊與社會專職消防隊、公安、安監、醫療、路政等聯勤聯訓基礎上,提請市政府應急辦建立應急救援平臺,建立健全專家聯勤聯訓、聯席會議、救援業務咨詢、重大救援遂行出動、救援物資共享等工作制度,按照制度規定,開展多部門聯動的實地、實裝、實戰訓練和演練,形成安全、高效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戰斗合力。
3 開展隨機拉動訓練
結合扁平化指揮訓練,支隊級消防部隊對作戰指揮中心、全勤指揮部、支隊值班人員、大隊值班人員、中隊災害事故處置職責任務進行細化明確,量化考核標準,利用隨機拉動訓練的形式,把演練現場轉變為訓練場,由戰訓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考官,每次拉動的考官均臨時委任,拉動采取不打招呼、科目隨機設置的方式對各級值班人員履職履責、崗位技能進行訓練、考核,不斷解決火災現場組織指揮無序、通信混亂、車輛亂停、任務不清、展開緩慢、車輛操作不熟、器材不會使用以及安全問題。
4 開展“走出去”訓練
災害事故發生規模較大地方一般是消防部隊轄區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同時,很多城市消防站因歷史和地理位置因素未建設標準訓練場地,為此,消防部隊在嚴格落實《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業務訓練與考核大綱》施訓基礎上,采取“走出去”訓練模式,即依托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為訓練場地開展實戰訓練。在12月至3月上旬冬季全員練兵、3月中旬至11月執勤崗位全員練兵期間,對中隊人員、車輛、器材裝備進行分組輪訓,一組在中隊按照訓練大綱開展理論學習和體能、技能、智能、戰術訓練,另一組到轄區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開展建筑結構布局、重點部位與固定消防設施等熟悉測試訓練,在熟悉測試基礎上,中隊官兵對單位火災隱患、合理使用固定消防設施、滅火戰術戰法進行討論,以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為訓練場,開展組織指揮、力量部署、供水、救人、排煙、照明、破拆、水槍陣地部署、自動消防設施使用等一系列實戰訓練,切實增強訓練針對性,提升消防部隊初戰打贏、攻堅克難的能力。
5 結語
消防部隊在當前訓練大綱基礎上,要逐步探討訓練內容、方法、方式的改革,使訓練與實戰相適應,為安全、高效、快速處置突發災害事故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 伍和員.消防戰訓工作的改革與發展[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2] 公安部消防局.消防大隊中隊訓練[M].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3] 公安部消防局.特勤大隊中隊訓練(上、下)[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