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玲
摘 要:職校生個性鮮明、可塑性強,明天他們將走向何方,我們責任重大。作為職校班主任,我們要做的,是為他們提供健康的空氣、水分、營養,然后,靜靜地守候花開。我們可以不是特級教師,也可以不是高級教師,甚至也可以不當“優秀教師”。但我們可以做一個幸福的職校教師。幸福是一種感覺,只要自己認為是幸福的,再苦再累的工作也會其樂無窮。靜靜地守候花開,讓職校班主任充滿職業幸福感,一起遠離職業倦怠!
關鍵詞:職業幸福感 中職學校 職業倦怠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c)-0248-02
在當今的職業學校教育中,有一種影響職校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幸福體驗的不良狀態,那就是職業倦怠。職業倦怠指從業者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我們應該在平常的工作中找尋幸福和快樂克服職業倦怠。當前充滿誘惑的市場經濟社會里,一個平凡的職校班主任要感受到幸福,要善于體味幸福,必須要具有職業的幸福感。
幸福感的實質是持續性的愉悅;是一種個體主觀感受,是需要得到滿足、潛能得到發揮、力量得以增長所獲得的持續快樂體驗。當然全方位的滿足的實現是不可能的。而正是某一方面的不足或者要以舍棄某種滿足為代價,才能彰顯另一方面的滿足?,F如今,隨著經濟不斷發展,職校班主任往往盲目攀比,隨后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都產生了懷疑,使自己處于痛苦郁悶的職業倦怠之中。當你看到自己擔任班主任的班級里一手帶了幾年的孩子即將出港,在那大千世界獨自航行的時候,你是否覺得,自己也擁有了那份幸福?所以,培養出適應社會擁有幸福的學生是職校班主任的最高境界。職校班主任要給學生以幸福,自己必須首先應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懂得如何創造幸福生活的人。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成為幸福的職校班主任呢?
1 研究職校生心理特點,尋找每一個學生身上閃光點
我們職校學生是一群可愛的孩子,也許他們并不完美,或者可以說有諸多毛病:自律性相對較差,但他們活力四射;不善于讀書,但他們多才多藝;文化基礎打得不牢,但他們對實用的技能有很高的興致;也許他們并沒有遠大的抱負,他們中很多人已經較早地扛起了生活的重負;他們可能不太看重學業成績,但是他們重友情、重親情……
對職校生的兩種偏見:一種是 “多元智能理論”把他們說成是前途無量的社會精英;另一種就是把他們打入另類,認為我們是“維和部隊”只要他們以后不危害社會,我們的工作就“善莫大焉”了。正確的觀點應該是:我們職校生就是平凡老百姓家庭中最普通的孩子,他們是構成未來企業職工隊伍的主體;他們將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每一個社會成員提供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各類服務,他們是一線工作者,支撐著整個社會向前發展。
2 職校班主任要學會走近學生
職校學生大多數因為在初中老師因學習成績對其持有放棄態度。但到職業學校后,他們就會驚喜地發現,從初中的被訓斥、挨批評、遭白眼、受歧視,到職校班主任親切的笑容和熱情的關心,自己在班主任眼里的地位悄然發生了變化。僅僅是受到班主任重視這一點,就足以使他們在學校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因此,他們對中職學校班主任頓生好感。在義務教育階段受到冷落不待見的孩子在職業學校逐漸開始“親其師”、“信其道”也就有了可能。對于一名職校班主任來說,與學生亦師亦友的關系,是多么愉快、多么有效、多么有成就感??!
只有當我們嘗試從他們的視角看待整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了他們內心的真正渴望。選擇走近學生,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交會越來越多地發現了這群學生的可愛之處和他們的閃光點:他們在省市技能大賽中奮勇拼搏的身影;他們在學校文化藝術節中表現出來的多才多藝;他們在科技節中設計出的各類發明;他們利用寒暑假休息日外出打工勤勞的身姿,企業來校招聘時他們眼中渴望就業的認真態度,當作為班主任的我出現在教室時他們歡呼雀躍的神態,他們對生活的校園戀戀不舍的眼神……
3 學會感受生活,要樂觀地面對壓力
有所為方有所得,有所得方有所樂。要學會感受生活是幸福生成的基礎。所以,職校班主任要獲得幸福,就要“花點心思”的工作,用自己的“有所為”來獲得班級學生的愛戴,收獲班主任工作的快樂。同時也要降低生活欲望的門檻、物質需求轉移為精神需求,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書育人的快樂上,這樣就能彌補一些物質缺憾,獲得真正的幸福。當一個職校班主任對自己的需求有了正確的心理定位后,對幸福的追求也就有了正確的途徑。那么就會在現有的客觀條件下,使自己的幸福指數得到大大提高,從而獲得“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幸福。
在職業學校中,職校班主任面臨學生考試成績、就業率的壓力,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因此職校班主任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善于發現教學的樂趣,把壓力當成前進的動力,把學生的成長、進步視為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F在許多職校班主任之所以感到身心疲憊,是因為感到工作壓力過大。要想使工作壓力不再成為心靈上的石頭,就需要能夠正確客觀地對待各種壓力。在當前充滿各類競爭的市場經濟社會里,每一行每一業都會有壓力與煩惱。在職來學校,每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作為塑造學生靈魂工程師的職校教師特別是作為與這些學生最親密接觸的班主任,要求具有更高的人格素養及知識素養那是必然的。所以我們要樂觀地面對壓力,把這種壓力當成動力激勵我們向前向前更向前。
4 正確理解“幸福的條件”
“利益來源于人對生存現實的需要,或者說來源于人對生命要活下去的并且能夠活得更好一些的需要:利益由欲望來引導,欲望驅動著利益的消漲,而利益的消漲揚起了權力的風帆?!蔽阌官|疑,沒有物質的滿足,我們的生活將無法繼續。“無米之炊”的精神自慰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是幸福感的虛假來源?!爱斠恍〇|西即將發生,總需要一些基本條件。就讓這些不相關的因子,逐漸結聚實現眼前。那天若并未路過此地,時空中與你幸運地會面,便沒發展以后的片段。”就像這首歌詞里寫的一樣,做為班主任的我們與學生能相知一起走完幾年不也是人生中的一大財富。endprint
幸福是人們活下來的勇氣,是人們追求的目標。我們很難得出結論“我們為了什么追求幸?!?。其實,只有當我們心甘情愿地付出并且自由地給予才能產生幸福。所以,擁有激情和創造力的人是幸福的。相反,那些講求短利、計較付出、單向接受、考慮影響,這些特質與幸福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立場就背道而馳。所以,“物質獲得”是產生幸福感的必要條件,但也只是“幸福的條件”,而不是幸福本身。 我們應該尋求一種更高境界的幸福目標。
5 班主任要追求一種“生活方式”的教師職業觀
班主任職業幸福感的真正來源,在于將“生活方式”作為教師職業觀。教師職業觀是人們對教師這個職業范疇的認識、觀念和態度,是價值觀在教師職業中的具體體現。班主任職業幸福感的獲得與教師職業觀實質上是緊密相連的。
倘若職校班主任在其教師職業生涯中,需要得到滿足、潛能得到發揮從而使自我價值得到實現,并且得到外在和自我雙重的良好評價,就可以產生出一種持續快樂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狀態。職業學校班主任的這種職業幸福感是在職業活動中的幸福體驗,絕非憑空生成,是需要一定先決條件。一個人若要追求及獲得幸福感就必須實現自我,即實現自我價值。核心自我的實現是一個人最大限度的發展,作為職業學校班主任的我們必定要以教師職業為載體,實現可能性來自意義、技能和樂趣。這種實現要以對教師職業的價值認同、自己所具有的實際才能、個人興趣和對學生愿意付出為前提條件,并且這三者缺一不可。
一個幸福的職校班主任,是一個能走進班級學生心靈的職校班主任;是一個能享受教育成果的職校教師;是一個能實現自我價值的職校教師;是一個追求與學生亦師亦友的職校教師;當然本身也是一個快樂的職校教師,更是一個受到班級學生愛戴和尊重的職校教師……職校班主任職業幸福感是內化于職校教師生活方式之中的。如果缺失了生活方式作為職業幸福感的實體貫穿,職業幸福感便會失去了依托載體。職校班主任的職業倦怠和幸福感的缺失具有一種時代的必然性,職校班主任的職業幸福感的達成也只能是一種有限行為。事實上,我們幸福感的獲得總是非常有限的。然而,職校班主任卻應有責任感和義務感從事教師職業并深信在此過程中可以獲得幸福。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不必苛求的平和努力,是通往職校班主任職業幸福之路的必要心態。“幸福只可以接近,不可能完全達到,但追求它卻能使人生更美好?!膘o下心來,聆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幸福就在其中!靜靜地守候花開,讓我們職校班主任充滿職業幸福感,遠離職業倦??!
參考文獻
[1]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編.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 孫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3]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