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悅


盡管近年來遭遇了全球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但中國企業從未停止全球化的前進步伐。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2012年數據)。在2008-2012年期間,按投資目的地劃分,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中,北美和歐洲的增速最為顯著。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攜手Strategy(原博斯公司)對125家領先的中國全球化企業的調研現實,這些企業計劃在未來加緊全球化的步伐,進入更多的海外地區,同時將更多的職能部門部署在國外。
案例分析顯示,對全球化的投入加大,并不一定能帶來產出的提升。而且,即使企業采用相似度極高的全球化戰略,所取得的成果也不一定相同。在分析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進程中對企業系統地解決各類運營挑戰能力和應對方式時,文化、管控、流程和人才等四個要素的成功管理,能協助中國企業全球化領軍者在全球化進程中有效地處理好母國和東道國、標準和創新、控制和授權這三大不可避免的運營矛盾。
對于首次涉足全球運營的中國企業而言,首當其沖的挑戰是跨越中方和外方間的文化鴻溝、摒棄成見、消除猜忌,從而創建一個和諧、高效的工作氛圍。此外,創新也是許多中國全球化企業會面臨的另一個重要的文化問題,具體表現為如何將國內市場的成功創新經驗嫁接到全球組織上。文化方面的最佳實踐包括:制定全球統一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對本地化做出有力的貢獻、植入創新基因。
作為控制和授權間的制衡之道,管控是運營模式中的關鍵一環,而管理一家全球化的企業則使得對于企業管控的挑戰愈發嚴峻。管控上的關鍵問題是,在對廣泛布局的全球組織保持充分控制的同時,授權海外管理團隊,設計相適應的組織架構并在運營層面上加以實施。管控方面的最佳實踐包括:授權海外管理團隊、建立用于快速溝通的渠道。
和在國內運營相比,全球運營中所面臨的一項更艱巨的挑戰是如何通過流程實現在標準和創新之間、在授權和控制之間的平衡,從而以最小的風險適應海外市場并對客戶要求的變化做出積極響應。全球化企業面臨著各類決策挑戰,包括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標準化或采取靈活化,以及如何防范過于靈活所造成的風險,而這些挑戰最終都要通過流程去解決。流程方面的最佳實踐包括:在全球范圍內推動標準化、在可控范圍內允許靈活性、實施嚴格的風險控制(風控)機制。
除了文化外,在管理母國和東道國之間的沖突方面,全球運營模式框架下沒有任何一個要素的重要性超過人才。這也提出了關于如何組建全球和當地管理團隊,如何實現當地員工和外派員工的最佳配比,以及打造有吸引力的薪酬和職業發展規劃等重要問題。人才方面的最佳實踐包括:培養全球高管團隊、聘用和激勵當地人才、為外派人才提供培訓并幫助他們融入到當地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