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今年春天,劉作虎第一次去了臺灣。他沒有登上101大樓俯瞰臺北全景,也沒有去士林夜市吃特色美食,更沒有到酒吧感受臺北獨有的魅力。他這趟匆匆寶島行的唯一目的就是去見臺灣書籍裝幀設計師王志弘,與他探討合作空間。
與劉作虎見面后,王志弘發了這么一條微博:“星期天下午‘一加手機劉作虎先生飛來臺灣,跟我聊了一會,然后一起吃火鍋后,休息一晚,一大早又飛走了。(空中飛人)。”
自2013年年底宣布離開OPPO創業并成立“一加”手機品牌后,劉作虎的字典里就沒有“閑”這個字,大到公司品牌產品發布、小到零部件的成本議價,劉作虎都會關心,“事無巨細,事必躬親”。
不過,劉作虎非常享受這種狀態。在這種忙忙碌碌中度過半年,被劉作虎視為“親生兒子”的一加首款智能手機在上個月的23號正式揭開面紗,現場不斷發出的尖叫聲給了劉作虎最好的回應。
“不將就”基因
“今天是我服務OPPO的最后一天。過去的日子里,我從一個硬件工程師,成長為藍光事業部的大家長,之后又領導手機營銷團隊一起戰斗,這里留有我太多美好的回憶。OPPO打造偉大產品的堅持和本分的態度,也已經深深融入我的血液。感謝曾經一起奮斗過的同事,感謝所有支持過OPPO的朋友!”
2013年11月18日,時任OPPO副總裁的劉作虎在微博上宣布離職創業,“虎哥”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不管是用什么思維、什么理念在做手機,最終都要歸根到產品本身。”這就是劉作虎“回歸用戶價值”的產品理念。他接著解釋:“我們的品牌命名為‘一加,即‘OnePlus,‘加有無限可能的意思,所以‘一加寓意‘不滿于現狀、可以做到更好,這與我的追求一致。我們希望做出不將就的產品。”
“不將就”三個字看似簡單,但真正要做到,尤其在風云變化、品牌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是非常不容易的。劉作虎“不將就”的理念首先從人開始。
劉作虎表示:“我們找了10名獵頭為一加找到合適的人,只要有需要,我都親自登門,我們希望一加聚集一群這樣的人:他們可能不是最優秀的,但在相同的夢想理念下,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時針撥回到2006年。當時,劉作虎帶領著OPPO藍光團隊在美國等海外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OPPO藍光播放產品銷量領先,品牌知名度遠超索尼等國際一線企業。
“當年,我對整個OPPO藍光團隊員工說過,雖然你們不是最頂尖的,但做出了最頂尖的產品。我一直認為,技能并不是決定一家企業成功的決定因素,理念才是!”
“不將就”還能從一加準備的小禮物折射出來。一加給媒體、合作伙伴及粉絲的邀請函中,有一個帶有工匠情懷的木質皂盒。皂盒的很多細節包涵了設計師和一加的人文關懷與“不將就”。
別看這個小小的木質皂盒只是個禮品,但設計和材質多次被劉作虎給否定。追求細節、喜歡無印良品簡約設計的劉作虎把“至美”的產品理念帶入一加,有了自己的理解后總結為對產品的“不將就”。
而對于一加和OPPO的關系,劉作虎并沒有回避:“一加和OPPO是兩家完全獨立運作的公司,雖然首款一加手機由OPPO代工,不過OPPO和一加兩條線將會越來越被拉開。”
至于是否擔心用戶質疑兩個品牌的產品太相似,而存在“選擇綜合癥”,劉作虎解釋:“OPPO智能手機每年的銷量大概是1000多萬臺,但這個市場是10億,市場非常大,一加和OPPO都會在巨大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OPPO CEO陳明永在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則也留下了一句——“OPPO與一加是競爭品牌的關系,我并不方便對‘一加這個品牌發表更多的評論。”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加手機將只通過線上渠道銷售,而OPPO則集中在線下渠道。
另據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包括騰訊在內,已有多家投資方表達了對一加的興趣,正在洽談投資事宜,所以未來,一加將不止OPPO一家投資方,而劉作虎也表示將以開放的態度歡迎投資者。
與用戶互動擅長者
事實上,在一加手機發布的那幾天,華為榮耀、中興努比亞等手機品牌也紛紛發布了新品,而與一加、榮耀、努比亞等類似的品牌還有IUNI、原點、酷派大神等。
這種熱鬧一方面說明巨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仍然吸引著企業不斷投資,另一方面則暗示了這個市場激烈的競爭。而且現在所有的手機品牌都在嘗試“小米模式”——互聯網營銷、網上銷售。
但這些事情,劉作虎早在9年前就已經做過了,可以說在產品的線上銷售與互動方面,劉作虎做得更早。
當年,劉作虎帶著OPPO藍光團隊進入美國市場。作為一個毫無知名度的外來品牌,要想進入沃爾瑪、BestBuy這種超級大賣場簡直是天方夜譚。于是,劉作虎開通官網,在線上出售藍光播放產品。
AVSForum是美國最大的視聽論壇,也是音視頻發燒友最大的聚集地,劉作虎整天泡在這個論壇上,聽取專業用戶的建議和意見,與用戶互動,并對OPPO藍光產品進行迭代更新。
“通過這種社區交流的方式,用戶就會對產品對品牌有擁有感、參與感,所以當時針對OPPO藍光播放器的回帖率非常高,我現在還記得曾有一個熱心用戶給我們提出了70多個建議。”劉作虎回憶。
從未在線下銷售的OPPO藍光播放器卻在美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因為極好的口碑而迅速進入亞馬遜等大型電子商務網站。在亞馬遜,OPPO藍光播放器的好評率非常高,價格雖然高于同類品牌,但銷量卻遙遙領先。
回國后,劉作虎被“小米模式”震了一下——“原來這種模式在手機產業中也成功了?”而擁有豐富社區運營的劉作虎如今要在國內再次復制在美國的成功之道。
2013年12月17日,一加社區正式上線。短短幾個月,在沒有任何產品的情況下,截至2014年4月1日,一加社區注冊用戶超過4萬,每日社區活躍用戶過萬。“從目前來看,微博做傳播,微信做服務,社區才是用戶的家園,一加粘性的東西都將集中在社區。”
在劉作虎看來,互聯網思維就是更開放、透明,打破了信息壁壘,擁有了更多的共享。所以,他認為,互聯網是一種工具,在當下的商業環境下,誰能更好地運用這個工具,誰就多了一條路發展。
不過,線上社區熱鬧的同時,在4月23日新品發布之后,一加還將啟動線下的全國范圍內的品牌及產品推廣活動。全國主要的20多個城市都將出現一加的身影。
而作為一個線上品牌,一加將在服務上下足功夫——15天包退,30天包換,8個服務渠道,服務網點覆蓋140個城市,325個網點向用戶開放,并承諾工程師48小時上門服務。
劉作虎認為,一加品牌的培育期大概是一年到兩年。“今年,一加的銷量若能達到50萬~100萬之間,就可以說是成功了,這樣也能為明年的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他強調。
長袖善舞的劉作虎正在信心滿滿地把一加培育成為以產品打動用戶的品牌。
海內外同步發力
雖然擁有多年海外運營經驗,但劉作虎介紹一加首款產品將海內外同步上市時,還是讓不少同行及業內人士感到吃驚。因為現在尚未有一個全新的中國手機品牌全球同步發布新品的先例。
對此,劉作虎解釋,在一加的戰略中,海外市場被劃分為三個區域——北美、歐洲以及亞洲發達地區市場。而歐美市場,特別是北美市場是全球科技的風向標,不被歐美市場認可就不能算國際化,所以一加會把歐美市場作為重點開拓的市場。
一加的國際化并不是炒作和噱頭。目前這個團隊20來個人,撐起來了整個海外推廣、營銷等工作。而在這個團隊中,一張東方面孔和一張西方面孔格外引人矚目。
Carl是一名瑞典籍華人,小伙子精通產品和技術,也是一個手機發燒友,特別是對安卓優化操作系Cyanogen MOD(CM)情有獨鐘,一加能與CM有如此深厚的合作關系,Carl功不可沒。
未來,一加海外產品的操作系統就是CM。一加的硬件團隊會將一加手機的環境規格、底層驅動提供給CM,這些元件發揮到最佳的使用體驗效果以便制作適配的系統。
Bridget則是一位“美國產”美女。幾年前,Bridget來北京學習中文后就不舍得離開。一加成立后,她主動與劉作虎請纓:“你難道不覺得經歷一個品牌從零開始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嗎?”
Carl和Bridget,加上其他20來個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年人聚集在了一起。由于與海外存有時差,所以海外團隊工作到夜里兩三點是常事。但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
一加海外論壇目前每月的訪問量接近200萬人,訪問人數最多的前三個國家依次是美國、德國、意大利。從Google Search的真實指數看,在一加產品尚未上市的情況下,在海外關注度緊逼魅族,并且還在迅速上升中。
發布會當天,一加手機一共有兩個話題上了Twitter熱門話題榜,一個是“OnePlus”,一個是其品牌口號“never settle”,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在海外得到這樣的關注度。
劉作虎介紹,一加是一個創業公司,所以一加海外社區的運營采用的也是一種開放透明策略,讓關注者產生與一加共同創業的共鳴。一加每周都向用戶寫一個報告,告訴論壇的關注者關于一加創業的點滴故事,直接拉近了一加與用戶的關系。
4月30日,一加與CM在美國舊金山共同推出雙方深度合作的一加手機,這也是CM第一款手機。不過,與國內采取的“現貨+排隊”銷售模式不同,一加在海外將采用類似谷歌眼鏡的“邀請購機”模式。
在美國,劉作虎曾領悟出如何真正做用戶喜歡的產品。再次前往,他能否收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