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震 汪 歡 李 峰 俞曉龍 王志剛 趙子榮
(北京航天長征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筆者采用的CFD數值模擬方法,改變了傳統的閥門設計理念,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可以根據閥門的內流場特性,對其進行結構優化和方案改進,從而保證設計出的產品具有優良的使用性能。CFD設計理念在閥門研發設計中的推廣,可以優化工作流程,大幅度縮短產品設計周期尤其是新產品的研發周期,節約成本,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黑水調節閥多為角閥,廣泛運用于煤化工系統中,用來控制高粘度介質、含有顆粒的流體以及閃蒸流體等。由于使用工況惡劣,針對這類閥門內部的流場進行CFD數值模擬分析,得到可視化的結果,了解其閃蒸、空化的情況對改進設計結構、提高使用壽命至關重要。
筆者選取DN100mm,PN11.0MPa的黑水調節閥為研究對象,其三維結構如圖1所示。工作時,介質從入口流入,流經閥頭與閥座之間形成的節流口,再依次經過閥座段和擴散段后流出,通過閥桿的上、下移動改變閥頭與閥座之間的相對位置從而改變流量。
建立該型號黑水調節閥開度分別為10%~100%時的流道模型,并根據流道結構建立非結構

圖1 黑水調節閥三維結構
網格模型[1],其中開度為40%的流道模型如圖2所示。為使流動更充分,出、入口分別延長300mm。
將GAMBIT導出的網格文件讀入FLUENT后,選擇求解器,求解方程和模型(選用k-ε標準湍流模型),設置流體物性和進、出口的邊界條件,進行流場初始化,設定控制參數及定義迭代次數后就可以進行求解,具體計算條件如下:
介質 液態水
工作密度 841.2kg/m3
飽和蒸汽壓力 2.27MPa
操作溫度 219℃
動力粘度 0.122
入口壓力 3.800MPa
出口壓力 0.586MPa

圖2 40%開度時的流道模型
由于該黑水調節閥的固有流量特性為等百分比,主要工作區間為開度10%~90%,筆者選取40%、50%兩個常用開度進行重點分析。
2.3.1開度為40%時的流場特性
從40%開度時節流口處局部壓力云圖(圖3)可以看出在節流口處有一段負壓區域。從數值上看,節流口到出口這段區域壓力都小于介質的飽和蒸汽壓力,因此在這一段區域會發生閃蒸現象,不會發生空化。流動的液體變成有氣泡存在的氣、液兩相的混合體,兩相介質的減速和膨脹作用會產生噪聲和振動[2]。閃蒸一般不會破壞節流元件,但會產生阻塞流,使調節閥流量減小,此時流量Q基本上不隨壓差Δp的增加而增加。

圖3 40%開度時節流口處局部壓力云圖
從40%開度時節流口處的速度矢量圖(圖4)可以看出,節流口處速度陡升,形成局部高速區,高速流會對閥頭、閥座和出口流道壁面產生劇烈的沖擊,在節流口處出現整個流道內的最高速度。為抵御高速流帶來的沖擊,需要在閥頭、閥座表面堆焊硬質合金,并在出口流道壁面襯整體燒結硬質合金。

圖4 40%開度節流口處局部速度矢量圖
從40%開度,z=0截面局部速度矢量圖(圖5)可以看出各局部渦流的情況。圖5a為節流口前流道內形成的上下兩處渦流,圖5b為節流口后閥座段與擴散段兩直段過渡處形成的渦流。

a. 節流口前流道

b. 節流口后閥座段與擴散段
2.3.250%開度時流場特性
從圖6所示的50%開度時節流口處局部壓力云圖可以看出,50%開度時流道內的壓力分布與40%開度時類似。

圖6 50%開度時節流口處局部壓力云圖
從圖7可以看出50%開度時高速流區域比40%開度時有所擴大,而且最高速度值也增大了。筆者將這一現象與其他開度時的進行對比可知:隨著閥門開度的增大,節流口處高速流區域的面積逐漸增大。

圖7 50%開度時節流口處局部速度矢量圖
從改進前的數值模擬結果可以看出,在節流口處有高速流區域,而且在閥座段與擴散段兩個直段交界的地方出現渦流,因此可以設想將節流口后改為整體喇叭狀的結構,即去掉閥座段和擴散段兩個直段間的直角過渡,以期能夠改善節流口后的流場特性[3]。筆者選擇喇叭口的角度為5°進行數值計算,并將數值模擬結果與前對照。
如圖8所示為改進后的結構在閥門打開40%開度時的流道模型。為使流動更充分,出、入口分別延長300mm。

圖8 40%開度時的流道模型
計算條件與改進前的一致,與原結構相同,選取開度為40%、50%兩個開度進行分析。
3.2.1開度為40%時的流場特性
從圖9所示的壓力云圖可以看出,與原結構相比,改進后流道內壓力分布更加均勻,節流口處同樣出現負壓區,在整個流道內沒有局部壓力的陡升。

a. 整體

b. 節流口處
從圖10所示的速度矢量圖可以看出,整個流道內速度較為均勻,節流口處出現高速區域,高速區域的面積比原結構有所減小。與原結構相比,流道內渦流強度有所減弱。與原結構相同,在節流口處出現最大速度,但最大速度值減小很多[4]。

a. 整體

b. 節流口處
3.2.2開度為50%時的流場特性
50%開度時的流場特性與40%開度下類似(圖11、12),在此不再贅述。

圖11 50%開度時節流口處局部壓力云圖

圖12 50%開度節流口處局部速度矢量圖
選取結構改進前、后兩個同等流量下的流道內最高速度列于表1進行對比。

表1 結構改進前、后同等流量下流道最高速度的對比
通過對比表1中的數據發現,結構改進后,同等流量下流道內的最高速度減小了,因此對于改進后結構,在滿足所需流量的前提下,氣流對閥頭、閥座和出口流道壁面產生的沖擊減小了。
通過對該型號黑水調節閥的三維數值模擬研究,得到了閥門的內流場特性,通過對壓力云圖和速度矢量圖的分析,更清楚地了解到閃蒸現象的發生及發展過程。在對速度矢量圖分析的基礎上對流道結構進行了改進,并對改進后的結構進行了數值模擬分析,通過結果對比,證明改進后的結構更符合流體流動規律,除節流口處出現局部高速流外,其他區域流速較為均勻,流道內渦流較弱,減少了能量損失。結構改進后,節流口處最高速度減小了很多,且減小了高速流區域面積,從而減小了高速流對內壁的沖刷,延長了閥門的使用壽命。筆者對黑水調節閥內出現的閃蒸現象進行了初步探索,得到了一些基本結論,由于出現閃蒸時介質已變成氣液兩相,下一步將開展氣液兩相流的數值模擬,以期得到更準確的結論。
[1] 劉厚林,董亮,王勇,等.流體機械CFD中的網格生成方法進展[J].流體機械,2010,38(4):32~37.
[2] 陸培文.調節閥實用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3] 顏震,汪歡,黎玉飛.煤氣化核心調節閥的數值模擬與結構優化[J].液壓與氣動,2013,(5):9~12.
[4] 徐宏海,楊麗,詹寧.基于Fluent的調節閥內部流場數值模擬[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9,(8):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