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蘭

人物簡介
蔡友平,1957年出生,泉州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碩士,工程師。曾長期從事漁業工作,創辦萬祥集團,投資控股和參股組建遠洋漁業、房地產、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007年并購重組董酒。2008年,任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4年2月28日,以“變革·重塑”為主題的中國酒業論壇在北京開幕。當晚,多位著名經濟學家、文化學者、互聯網專家和企業領袖圍繞“中西論道——酒與健康”的主題展開討論。
健康白酒值得推廣
本刊去年曾經推出專題報道,探討了“葡萄酒與白酒哪個更健康”,引起讀者的濃厚興趣。很多消費者認同“適量飲用紅酒有利于身體健康”觀點,卻不知道董酒等傳統白酒同樣含有很多健康物質。
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教授在會上介紹說,白酒的釀造方式與葡萄酒不一樣,會產生許多對人體有益的微量成分。中國傳統白酒釀造體系的獨特性和品質優勢,是國內外其他釀造體系難以達到的。國外的蒸餾酒只有發酵、蒸餾兩道生產工序,產出的是食用酒精,成品酒必須添加香精和糖精才能生甜生香。而中國白酒獨有一道制曲工藝,靠制造生物酶來發酵,并在發酵的過程中自然生甜生香。
在傳承發揚健康白酒方面,董酒是杰出的代表。董酒, 是中國老八大名酒之一,與茅臺酒均產于貴州遵義,堪稱“貴酒”的代表。作為中國傳統白酒釀造工藝的杰出傳承者,董酒的健康元素貫穿整個釀造過程。它傳承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養生文化,是有著深厚根基的民族瑰寶。董酒獨特的百草入曲,采用大曲和小曲兩種工藝,采用特殊的窖泥材料、特殊的串香工藝,形成了董酒獨特的董香風格。
江南大學運用正相色譜技術等科學手段檢測分析董酒,從中檢測到52種萜烯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具有抗癌癥、抗病毒、抗氧化等活性功效。董酒成品酒中的萜烯類物質總量在3400-3600μg/L,居中國白酒之首。國內外研究表明,葡萄酒中萜烯類化合物的總含量小于1000μg/L。就酒體中萜烯類化合物的健康作用而言,董酒明顯高于葡萄酒。
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友平說,“葡萄酒比白酒更健康”實際是一個認識誤區。他說,白酒的健康保健作用早在中國古代就已被廣泛認可,對文人雅士來說,美酒佳肴必不可少。貴州茅臺酒名譽董事長季克良認為,白酒不等于酒精,傳統白酒有上千種成分,酒精只是其中的一種。中國食品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馬勇則說,應該宣傳健康飲酒、適量飲用,推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
在蔡友平看來,企業一定要加強對傳統白酒基礎理論的研究,傳統白酒中的活性成分到底有哪些?它們的含量和比重是多少?對人體的哪些指標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通過科學研究和新技術應用,一定要把這些內容進行量化,然后以具有公信力的方法和方式向消費者說明。“只有讓消費者真正了解什么是白酒,什么是傳統白酒,才能把白酒說清楚,也才能把白酒與健康的關系說清楚。”蔡友平說。
重建行業的誠信體系
參會嘉賓們認為,要讓“傳統白酒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對傳統白酒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企業和實驗室。要將科研成果以市場方式面向消費者進行一次科普活動。蔡友平強調,對白酒的認知誤區,白酒企業尤其是傳統白酒企業要有強烈的危機感,要明確地告訴消費者白酒到底是什么東西,傳統白酒的成分中到底有哪些物質對人體會產生什么樣的積極影響。“所有品牌的成功都必須根植于強大的品質基礎,這也是中國傳統白酒最終成為酒飲料行業頂級產品、頂級品質、頂級品牌的唯一路徑。”他說。
過去,白酒產業標準混亂,消費者認知混淆。從2014年開始,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起,中國酒協牽頭,正在制定一系列規范白酒的相關標準,包括對產品原料、生產工藝進行標示標注,對如何認定年份酒進行明確等,這將對規范整個白酒產業產生積極的作用。在接受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專訪時,蔡友平強調:“整個行業的誠信體系也必須要進行重建,過去行業為了達到營銷目的,什么都敢說,什么都去說,但現在,我們要面向消費者,有根據、有底氣地去說。”
走出“黃金十年”的浮躁
環球人物雜志:受“年份酒亂象”“塑化劑事件”“勾兌門”及國家嚴控“三公”消費的影響,白酒行業告別了所謂的“黃金十年”,您如何看待當前白酒行業面臨的困境?
蔡友平:我認為,白酒行業整體下滑是由兩個因素造成的,一個是外部政策的變化,另一個是行業自身的原因。傳統白酒行業是個發展了上千年的產業,對這樣一個產業而言,十年的時間很短暫,不值一提。過去十年,白酒行業突飛猛進、產銷不斷提升,但真正的傳統白酒并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甚至可以說,十年的突飛猛進與行業當前浮躁的環境有很大關系。我們還是要回歸本源,傳承和堅守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那就是傳統的中國白酒。
環球人物雜志:您多次強調傳統白酒,它的內涵究竟是什么?
蔡友平:我2008年進入董酒后,一直在強調科普。中國白酒產業發展到近代,基于工業化技術的改造和提升,誕生了許多現代白酒,例如用食用酒精勾調的配置酒等。雖然這些白酒也能安全飲用,是通過技術提升具有不同風味的產品,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傳統白酒。傳統白酒應該是那些嚴格按照傳統釀造工藝、流程、配方釀造而成的白酒,例如茅臺、董酒等等。明確“傳統白酒”的范疇,同時告訴消費者傳統白酒與現代工業化技術生產的白酒之間的區別,讓消費者正確認識白酒,是現在整個產業必須共同努力去做的事情。
環球人物雜志:董酒提出“百年基業”的發展模式,具體的發展規劃是怎樣的?
蔡友平:我提出兩個理論,第一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第二要重建行業誠信體系。雖然董酒的力量有限,但是我們要從自身做起,我們要系統地做戰略。
在具體的執行道路上,我們準備在全國范圍內篩選300個經銷商。我們不要求他馬上打幾千萬元的貨款,但要符合雙方對董酒發展路徑的看法。如果跟我們合作,就一定是長期的。我們要從源頭做起。經銷商是否具備符合我們要求的資質?如果具備,我們就簽長期合同。未來的董酒經銷商,可以發展為長期經營的企業,他們能從董酒得到源源不斷的資源,同時他們一代代都經銷董酒。這樣,對下他可以發展客戶,對上他可以維護好這個平臺。這樣的良性維護是龐大的工程,但是對于發展百年企業來說,是最核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