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涵
英國,一個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古老國家。她是歐洲西部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歷經千年滄桑,孕育出特有的風韻。為期10余天的修學旅行,我流連在這片寧靜的土地上,聆聽悠揚綿柔的風笛樂聲,品味古色古香的英倫魅力。
褪去戎裝的夢幻豪宅——英倫名堡
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多年的殖民戰爭造就了許多固若金湯的城堡,從中隱約可以瞥見當年血雨腥風的戰場。隨著歲月的流逝,歷史為城堡沉淀下一份份厚重的滄桑。我們參觀了溫莎城堡和愛丁古堡,同樣的優雅從容,卻是不一樣的風情,不一般的韻味。
每一個富麗堂皇的廳室,每一件無與倫比的藝術珍品,都向世人訴說著城堡迷人的歷史。同時,溫莎城堡也是誕生比戰爭更加驚心動魄的愛情故事的搖籃,這里濃濃的羅曼蒂克氛圍從懸掛著流蘇的沙發、窗簾,富麗堂皇的房間,還有古典主義的美術畫作中就可見一斑。
如果說溫莎城堡是個豪華的建筑博物館,典雅莊重,那么愛丁古堡則有著凝重悠久的歷史文化。莎士比亞在劇作《亨利五世》中耐人尋味地說:“要是你想把法蘭西戰勝,那就先得收服蘇格蘭人。”作為英國最美麗的城市之一,愛丁堡素有“北方雅典”之稱。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恩恩怨怨也在這里上演,太多鐵與血交織的歷史為愛丁古堡平添了幾分非凡的莊重與嚴肅。進入工作人員精心還原的中世紀軍營,從破舊的木桌上擺放的面包,到陰暗的燈光下士兵的身影,從蘇格蘭口音濃重的談話錄音,到空氣里略有些血腥的氣息,這一切使人恍若置身于中世紀的歐洲戰場,一時間我竟有些恍惚。
出了展廳,我登上城堡的制高點俯瞰全城。城堡頂上的大炮,虎視眈眈地正對著王子大街,提醒人們勿忘蘇格蘭曾經的動蕩歲月。整齊的哥特式經典建筑掩映在大片的綠地中,天空純凈而高遠。街頭有頭戴寬邊帽、穿著拖地蓬裙的美麗婦人挽著花籃信步走過,有緩緩踱步的頭戴黑色軟帽、身穿蘇格蘭方格裙裝的老人,當然也有華麗的馬車和殷勤的紳士。沐浴在仿佛還帶著公主的脂粉香味的風中,我已經醉了……
聚集藝術珍品的大本營——大英博物館和國家藝廊
沒有人懷疑倫敦的藝術氣質。電影院、歌劇院每天都在上演最新的作品或經典的歌舞劇,倫敦人把這些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各類館藏豐富的博物館則把這種氣質推向了極致。
來到倫敦不能不參觀大英博物館。我們瞪大眼睛,對著著名的Rosetta Stone(羅塞塔石碑)上三種不同的語言文字研究了半天;瞠目結舌地聽導游介紹嚇人的木乃伊的制作工序;又在館藏的中國瓷器邊義憤填膺,大發感慨。最后,我獨自一人來到美洲圖畫館,欣賞一幅幅令人贊嘆不已的畫作。也許這個館的考古價值并不大,但是她的審美價值卻毫不遜色于其他館。無論是抽象畫、連環畫、風景畫,還是人物畫,畫家們高超的畫技都令人嘖嘖贊嘆。雖同是古樸的線條,簡單的造型,卻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在那個小小的館里,我流連忘返,醉心其中。
兩天后的國家藝廊之游讓未能盡興的我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國家藝廊陳列著一連串的油畫杰作,從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到莫奈、塞尚,歐洲各個時代的油畫精品盡收于此。而鎮館之寶當然是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站在這幅名作前,我第一次感覺距離這位藝術巨匠這么近。聽導游介紹說,梵高其實畫過好幾幅《向日葵》,但出于對藝術的嚴謹態度和執著追求,他親手毀了不滿意的作品,只留下兩幅,館藏的這一幅就是“幸存者”之一。
看著這些作品,想象著畫家作畫時嘔心瀝血的情景,想象著面前的圖畫從草稿到成型再到定稿,我仿佛和藝術家們做了一次超越時空的心靈訪談,看到了他們創作時而痛苦、時而欣慰的心路歷程。
孕育作家的搖籃——莎士比亞故居和劍橋大學
英國的國土面積不大,但走出來的文學藝術巨匠可不少。幾乎每一個英國人都會如數家珍地向外國人介紹狄更斯、奧斯丁、王爾德、拜倫、阿加莎,當然,還有莎士比亞。
我們來到了斯特拉特福鎮——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的誕生地和逝世的地方。莎翁故居是一座帶有閣樓的兩層樓房,木質結構的房屋框架,斜坡屋頂和凸出墻外的窗戶使得這座建于16 世紀的老房子在周圍的建筑群中十分顯眼。臥室的木地板,木制的桌、椅、床、柜都極其普通,陳列室里所有的手稿、著作、畫像都已經褪色,留下了時間久遠的痕跡。在一間小屋子里,層層疊疊地存放著近百年來世界各國的來訪者在此留下的簽名和感言,表明了后人對莎士比亞的景仰和熱愛。默默地在古樸的后花園里徜徉,尋找莎翁幼年的足跡,我們滿懷崇敬。
來到劍橋,不由得想起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當年劍橋的留學生活給徐志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在星光下聽水聲,聽近村晚鐘聲,聽河畔倦牛芻草聲,是我康橋經驗中最神秘的一種:大自然的優美、寧靜、調諧在這星光與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凝淹入了你的性靈。”正是因為劍橋古老、寧靜的氛圍和對自然、生命的熱愛,徐志摩對康橋“心有千千結”。
的確,劍橋的美令人心醉。一排排蒼翠撩云的大樹,一朵朵色彩繽紛的鮮花,在陽光的照拂下,顯得生機勃勃。然而,最使人流連止步的還是那滿城的綠色。青翠的草地幾乎鋪滿了小城的所有空地,一棟棟高大的校舍、教堂的尖頂和一所所爬滿青藤的紅磚住宅掩映在這一片綠色之中,生機盎然。劍河邊上佳木蔥蘢,襯托著一泓碧水,綠意就在那水面上隨著水波蕩漾。耳畔回響起膾炙人口的詩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就這樣,劍橋的美,也在我的心里蕩漾開去……
這就是有著古老歷史和深邃內涵的日不落帝國,如詩如畫,韻味無窮。在我的心中,英國之旅以一種戀戀不舍的姿態結束了,又將以另一種夢幻的姿態華麗開場。在倫敦街頭撐一把洋傘,背后是大教堂高聳的方形尖頂,遠眺霧雨中矗立的大本鐘,聆聽深沉而古老的鐘聲——驀然回首,夢回英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