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芳
摘 要:通過水稻新品種適應性對比試驗,鑒定評價水稻主栽品種及引進新品種(組合)在郎溪縣的適應性、穩定性、豐產性、抗逆性、品質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的表現,為農戶選購良種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水稻;新品種;適應;對比試驗;郎溪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8-68-02
為鑒定評價水稻主栽品種及引進新品種(組合)在我地的適應性、穩定性、豐產性、抗逆性、品質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的表現,引導農民選擇適宜品種,逐步解決品種多亂雜現象,加快郎溪縣優質、高產、適應性強的水稻良種推廣,提高水稻生產效益??h種子管理站從全縣現有推廣應用的雜交稻品種和選擇部分有推廣潛力的品種,在我鎮組織田間對比試驗,由郎溪縣新發鎮具體承擔實施,實驗地安排在我鎮官橋村?,F將我站2013年水稻新品種對比試驗簡述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 供試品種有10個:Y兩優7號、Y兩優302、Y兩優1928、豐兩優80、C兩優608、國香8A/9939、新兩優343、兩優華6、隆兩優6號、徽兩優6號。對照品種:豐兩優4號。
1.2 試驗設計 本次試驗采用隨機排列,無重復,共11個小區,每小區面積為66.7m2,對照品種放小區中間,田塊四周設保護行且保護行不少于5行,各小區間留30cm的工作行,以利觀察記載。
1.3 試驗田概況 本試驗地點交通、灌溉便利。試驗田塊前作為水稻,土壤類型為中壤土,土壤肥力中上等。
1.4 栽培管理 5月10日播種。采用濕潤育秧方式。秧齡31d,葉齡5.6葉,秧苗平均帶蘗2個。6月10日移栽,栽插規格為16.7cm×26.6cm,每穴插1~2粒谷苗。堅持濕潤灌溉和間歇灌溉方式進行,做到寸水返青,淺水分蘗,適時曬田,曬田曬到田面起雞爪裂后復水,后期干干濕濕。移栽前,667m2用45%(12.5-16.25-16.25)水稻配方肥25kg,加尿素5kg作耖口肥;6月20日,667m2用尿素7.5kg加氯化鉀2.5kg作分蘗肥,拌除草劑一同撒施;8月10日,667m2施45%進口三元復合肥5kg作穗肥。整個大田生長期間共用藥2次,防治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等病蟲害。
1.5 考種與收割 9月20日田間取樣,10月15日進行室內考種。各小區單收、單曬、單秤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 從表1可以看出,10個新品種有9個高于對照,其中Y兩優1928居第一,產量為742.5kg/667m2,比對照豐兩優4號601.7kg/667m2增產23.4%;Y兩優302居第二,產量為634.5kg/667m2,比對照增產5.4%;徽兩優6號居第三,產量為628.2kg/667m2,比對照增產4.4%;兩優華6居第四,產量為627.8kg/667m2,比對照增產4.4%;其它品種增產不明顯。新兩優343產量最低,產量為509.4kg/667m2,比對照減產15.4%,減產達極顯著水平。
2.2 生育期 從表2可以看出,參試的10個新品種全生育期在136~148d。Y兩優1928全生育期最長,為148d,比對照豐兩優4號全生育期長7d,屬中遲熟品種;Y兩優302、豐兩優80全生育期為144、145d,分別比對照長3、4d;徽兩優6號、C兩優608、新兩優343全生育期為136~137d,比對照短4~5d,屬中早熟品種;其它品種全生育期均與對照相仿。
2.3 主要經濟性狀 參試的10個新品種株高在109~135cm,新兩優343株高為135cm,居各品種之首;Y兩優302株高為131cm,居第二;Y兩優1928株高為130cm,居第三。這3個品種植株較高,均在130cm以上,比對照豐兩優6號高5~10cm。C兩優608株高為109cm,列參試品種末位;兩優華6株高為116cm,居倒數第二。其它品種株高在121~128cm,與對照差距不大。參試的10個新品種有效穗在11.1萬~14.1萬穗/667m2。有效穗最多的是隆兩優6號,為14.1萬穗/667m2;其次是徽兩優6號,為13.95萬穗/667m2;第三是兩優華6,為13.65萬穗/667m2;第四是豐兩優80,為13.5萬穗/667m2;對照豐兩優4號居中,為13.1萬穗/667m2;最少的是新兩優343,為11.1萬穗/667m2;其它品種在12.3萬~13.2萬穗/667m2。實粒數最多的是Y兩優1928,每穗實粒數為239粒;Y兩優302居第二,每穗實粒數為214.3粒;對照豐兩優4號居第三,每穗實粒數為210.7粒;其它品種均低于對照品種,最低為國香8A/9939,每穗實粒數為153.6粒。其余品種的每穗實粒數在166.7~197.9粒。結實率最高的是Y兩優302,為94.0%;其次是隆兩優6號,為93.2%;第三是兩優華6,為93.%;對照豐兩優64號居倒數第二,結實率85.4%;結實率最低的是新兩優343,為76.3%;其它品種在85.8%~92.7%。參試品種千粒重在25.8~30g。國香8A/9939最高,為30g;Y兩優302最低,為25.8g;對照豐兩優4號為26.2g。
2.4 抗性表現 在今年我縣稻瘟病和紋枯病中等偏輕發生的情況下,各參試品種苗期至穗前均未發現稻瘟病,但由于穗期陰雨天多,有利病害發生,在破口前施藥預防的情況下,除Y兩優1928和Y兩優7號基本未感穗頸瘟以外,其它各品種包括對照品種在灌漿成熟階段均不同程度感染穗頸瘟。其中豐兩優80、隆兩優6號、兩優華6中等偏重發生。兩優華6中感紋枯病。隆兩優6號易倒伏。
3 小結
綜上所述,參試的10個品種除部分品種抗稻瘟病性不理想以外,多數品種株形、穗形、抗性表現較好,產量均達到600kg/667m2以上。尤其是Y兩優1928,不僅株形好,穗大粒多,而且抗病抗倒伏性好,產量達742.5kg/667m2,表現非常突出。建議明年將Y兩優1928作為高產攻關首選良種進行多點試種和示范種植;表現比較突出的Y兩優302、徽兩優6號、Y兩優7號等,明年可在我縣適當擴大試種和示范種植,通過多點大田試種和示范種植,為大面積推廣打好基礎。但應注意適期早播,避開高溫熱害天氣危害,加強稻瘟病防治。
(責編:施婷婷)endprint
摘 要:通過水稻新品種適應性對比試驗,鑒定評價水稻主栽品種及引進新品種(組合)在郎溪縣的適應性、穩定性、豐產性、抗逆性、品質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的表現,為農戶選購良種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水稻;新品種;適應;對比試驗;郎溪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8-68-02
為鑒定評價水稻主栽品種及引進新品種(組合)在我地的適應性、穩定性、豐產性、抗逆性、品質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的表現,引導農民選擇適宜品種,逐步解決品種多亂雜現象,加快郎溪縣優質、高產、適應性強的水稻良種推廣,提高水稻生產效益??h種子管理站從全縣現有推廣應用的雜交稻品種和選擇部分有推廣潛力的品種,在我鎮組織田間對比試驗,由郎溪縣新發鎮具體承擔實施,實驗地安排在我鎮官橋村?,F將我站2013年水稻新品種對比試驗簡述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 供試品種有10個:Y兩優7號、Y兩優302、Y兩優1928、豐兩優80、C兩優608、國香8A/9939、新兩優343、兩優華6、隆兩優6號、徽兩優6號。對照品種:豐兩優4號。
1.2 試驗設計 本次試驗采用隨機排列,無重復,共11個小區,每小區面積為66.7m2,對照品種放小區中間,田塊四周設保護行且保護行不少于5行,各小區間留30cm的工作行,以利觀察記載。
1.3 試驗田概況 本試驗地點交通、灌溉便利。試驗田塊前作為水稻,土壤類型為中壤土,土壤肥力中上等。
1.4 栽培管理 5月10日播種。采用濕潤育秧方式。秧齡31d,葉齡5.6葉,秧苗平均帶蘗2個。6月10日移栽,栽插規格為16.7cm×26.6cm,每穴插1~2粒谷苗。堅持濕潤灌溉和間歇灌溉方式進行,做到寸水返青,淺水分蘗,適時曬田,曬田曬到田面起雞爪裂后復水,后期干干濕濕。移栽前,667m2用45%(12.5-16.25-16.25)水稻配方肥25kg,加尿素5kg作耖口肥;6月20日,667m2用尿素7.5kg加氯化鉀2.5kg作分蘗肥,拌除草劑一同撒施;8月10日,667m2施45%進口三元復合肥5kg作穗肥。整個大田生長期間共用藥2次,防治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等病蟲害。
1.5 考種與收割 9月20日田間取樣,10月15日進行室內考種。各小區單收、單曬、單秤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 從表1可以看出,10個新品種有9個高于對照,其中Y兩優1928居第一,產量為742.5kg/667m2,比對照豐兩優4號601.7kg/667m2增產23.4%;Y兩優302居第二,產量為634.5kg/667m2,比對照增產5.4%;徽兩優6號居第三,產量為628.2kg/667m2,比對照增產4.4%;兩優華6居第四,產量為627.8kg/667m2,比對照增產4.4%;其它品種增產不明顯。新兩優343產量最低,產量為509.4kg/667m2,比對照減產15.4%,減產達極顯著水平。
2.2 生育期 從表2可以看出,參試的10個新品種全生育期在136~148d。Y兩優1928全生育期最長,為148d,比對照豐兩優4號全生育期長7d,屬中遲熟品種;Y兩優302、豐兩優80全生育期為144、145d,分別比對照長3、4d;徽兩優6號、C兩優608、新兩優343全生育期為136~137d,比對照短4~5d,屬中早熟品種;其它品種全生育期均與對照相仿。
2.3 主要經濟性狀 參試的10個新品種株高在109~135cm,新兩優343株高為135cm,居各品種之首;Y兩優302株高為131cm,居第二;Y兩優1928株高為130cm,居第三。這3個品種植株較高,均在130cm以上,比對照豐兩優6號高5~10cm。C兩優608株高為109cm,列參試品種末位;兩優華6株高為116cm,居倒數第二。其它品種株高在121~128cm,與對照差距不大。參試的10個新品種有效穗在11.1萬~14.1萬穗/667m2。有效穗最多的是隆兩優6號,為14.1萬穗/667m2;其次是徽兩優6號,為13.95萬穗/667m2;第三是兩優華6,為13.65萬穗/667m2;第四是豐兩優80,為13.5萬穗/667m2;對照豐兩優4號居中,為13.1萬穗/667m2;最少的是新兩優343,為11.1萬穗/667m2;其它品種在12.3萬~13.2萬穗/667m2。實粒數最多的是Y兩優1928,每穗實粒數為239粒;Y兩優302居第二,每穗實粒數為214.3粒;對照豐兩優4號居第三,每穗實粒數為210.7粒;其它品種均低于對照品種,最低為國香8A/9939,每穗實粒數為153.6粒。其余品種的每穗實粒數在166.7~197.9粒。結實率最高的是Y兩優302,為94.0%;其次是隆兩優6號,為93.2%;第三是兩優華6,為93.%;對照豐兩優64號居倒數第二,結實率85.4%;結實率最低的是新兩優343,為76.3%;其它品種在85.8%~92.7%。參試品種千粒重在25.8~30g。國香8A/9939最高,為30g;Y兩優302最低,為25.8g;對照豐兩優4號為26.2g。
2.4 抗性表現 在今年我縣稻瘟病和紋枯病中等偏輕發生的情況下,各參試品種苗期至穗前均未發現稻瘟病,但由于穗期陰雨天多,有利病害發生,在破口前施藥預防的情況下,除Y兩優1928和Y兩優7號基本未感穗頸瘟以外,其它各品種包括對照品種在灌漿成熟階段均不同程度感染穗頸瘟。其中豐兩優80、隆兩優6號、兩優華6中等偏重發生。兩優華6中感紋枯病。隆兩優6號易倒伏。
3 小結
綜上所述,參試的10個品種除部分品種抗稻瘟病性不理想以外,多數品種株形、穗形、抗性表現較好,產量均達到600kg/667m2以上。尤其是Y兩優1928,不僅株形好,穗大粒多,而且抗病抗倒伏性好,產量達742.5kg/667m2,表現非常突出。建議明年將Y兩優1928作為高產攻關首選良種進行多點試種和示范種植;表現比較突出的Y兩優302、徽兩優6號、Y兩優7號等,明年可在我縣適當擴大試種和示范種植,通過多點大田試種和示范種植,為大面積推廣打好基礎。但應注意適期早播,避開高溫熱害天氣危害,加強稻瘟病防治。
(責編:施婷婷)endprint
摘 要:通過水稻新品種適應性對比試驗,鑒定評價水稻主栽品種及引進新品種(組合)在郎溪縣的適應性、穩定性、豐產性、抗逆性、品質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的表現,為農戶選購良種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水稻;新品種;適應;對比試驗;郎溪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8-68-02
為鑒定評價水稻主栽品種及引進新品種(組合)在我地的適應性、穩定性、豐產性、抗逆性、品質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的表現,引導農民選擇適宜品種,逐步解決品種多亂雜現象,加快郎溪縣優質、高產、適應性強的水稻良種推廣,提高水稻生產效益??h種子管理站從全縣現有推廣應用的雜交稻品種和選擇部分有推廣潛力的品種,在我鎮組織田間對比試驗,由郎溪縣新發鎮具體承擔實施,實驗地安排在我鎮官橋村?,F將我站2013年水稻新品種對比試驗簡述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 供試品種有10個:Y兩優7號、Y兩優302、Y兩優1928、豐兩優80、C兩優608、國香8A/9939、新兩優343、兩優華6、隆兩優6號、徽兩優6號。對照品種:豐兩優4號。
1.2 試驗設計 本次試驗采用隨機排列,無重復,共11個小區,每小區面積為66.7m2,對照品種放小區中間,田塊四周設保護行且保護行不少于5行,各小區間留30cm的工作行,以利觀察記載。
1.3 試驗田概況 本試驗地點交通、灌溉便利。試驗田塊前作為水稻,土壤類型為中壤土,土壤肥力中上等。
1.4 栽培管理 5月10日播種。采用濕潤育秧方式。秧齡31d,葉齡5.6葉,秧苗平均帶蘗2個。6月10日移栽,栽插規格為16.7cm×26.6cm,每穴插1~2粒谷苗。堅持濕潤灌溉和間歇灌溉方式進行,做到寸水返青,淺水分蘗,適時曬田,曬田曬到田面起雞爪裂后復水,后期干干濕濕。移栽前,667m2用45%(12.5-16.25-16.25)水稻配方肥25kg,加尿素5kg作耖口肥;6月20日,667m2用尿素7.5kg加氯化鉀2.5kg作分蘗肥,拌除草劑一同撒施;8月10日,667m2施45%進口三元復合肥5kg作穗肥。整個大田生長期間共用藥2次,防治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等病蟲害。
1.5 考種與收割 9月20日田間取樣,10月15日進行室內考種。各小區單收、單曬、單秤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 從表1可以看出,10個新品種有9個高于對照,其中Y兩優1928居第一,產量為742.5kg/667m2,比對照豐兩優4號601.7kg/667m2增產23.4%;Y兩優302居第二,產量為634.5kg/667m2,比對照增產5.4%;徽兩優6號居第三,產量為628.2kg/667m2,比對照增產4.4%;兩優華6居第四,產量為627.8kg/667m2,比對照增產4.4%;其它品種增產不明顯。新兩優343產量最低,產量為509.4kg/667m2,比對照減產15.4%,減產達極顯著水平。
2.2 生育期 從表2可以看出,參試的10個新品種全生育期在136~148d。Y兩優1928全生育期最長,為148d,比對照豐兩優4號全生育期長7d,屬中遲熟品種;Y兩優302、豐兩優80全生育期為144、145d,分別比對照長3、4d;徽兩優6號、C兩優608、新兩優343全生育期為136~137d,比對照短4~5d,屬中早熟品種;其它品種全生育期均與對照相仿。
2.3 主要經濟性狀 參試的10個新品種株高在109~135cm,新兩優343株高為135cm,居各品種之首;Y兩優302株高為131cm,居第二;Y兩優1928株高為130cm,居第三。這3個品種植株較高,均在130cm以上,比對照豐兩優6號高5~10cm。C兩優608株高為109cm,列參試品種末位;兩優華6株高為116cm,居倒數第二。其它品種株高在121~128cm,與對照差距不大。參試的10個新品種有效穗在11.1萬~14.1萬穗/667m2。有效穗最多的是隆兩優6號,為14.1萬穗/667m2;其次是徽兩優6號,為13.95萬穗/667m2;第三是兩優華6,為13.65萬穗/667m2;第四是豐兩優80,為13.5萬穗/667m2;對照豐兩優4號居中,為13.1萬穗/667m2;最少的是新兩優343,為11.1萬穗/667m2;其它品種在12.3萬~13.2萬穗/667m2。實粒數最多的是Y兩優1928,每穗實粒數為239粒;Y兩優302居第二,每穗實粒數為214.3粒;對照豐兩優4號居第三,每穗實粒數為210.7粒;其它品種均低于對照品種,最低為國香8A/9939,每穗實粒數為153.6粒。其余品種的每穗實粒數在166.7~197.9粒。結實率最高的是Y兩優302,為94.0%;其次是隆兩優6號,為93.2%;第三是兩優華6,為93.%;對照豐兩優64號居倒數第二,結實率85.4%;結實率最低的是新兩優343,為76.3%;其它品種在85.8%~92.7%。參試品種千粒重在25.8~30g。國香8A/9939最高,為30g;Y兩優302最低,為25.8g;對照豐兩優4號為26.2g。
2.4 抗性表現 在今年我縣稻瘟病和紋枯病中等偏輕發生的情況下,各參試品種苗期至穗前均未發現稻瘟病,但由于穗期陰雨天多,有利病害發生,在破口前施藥預防的情況下,除Y兩優1928和Y兩優7號基本未感穗頸瘟以外,其它各品種包括對照品種在灌漿成熟階段均不同程度感染穗頸瘟。其中豐兩優80、隆兩優6號、兩優華6中等偏重發生。兩優華6中感紋枯病。隆兩優6號易倒伏。
3 小結
綜上所述,參試的10個品種除部分品種抗稻瘟病性不理想以外,多數品種株形、穗形、抗性表現較好,產量均達到600kg/667m2以上。尤其是Y兩優1928,不僅株形好,穗大粒多,而且抗病抗倒伏性好,產量達742.5kg/667m2,表現非常突出。建議明年將Y兩優1928作為高產攻關首選良種進行多點試種和示范種植;表現比較突出的Y兩優302、徽兩優6號、Y兩優7號等,明年可在我縣適當擴大試種和示范種植,通過多點大田試種和示范種植,為大面積推廣打好基礎。但應注意適期早播,避開高溫熱害天氣危害,加強稻瘟病防治。
(責編:施婷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