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雪剛等
摘 要:采用帶狀樣地法在黃冕林場中劃分4個區域,通過不同模型對4個區域的黑荊樹的樹高與胸徑進行回程分析,選出適用于不同范圍的回歸方程,回歸方程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估計精確度均在94%以上,所建方程可用于計算黑荊樹高及其林分平均高。
關鍵詞:黑荊樹;樹高;胸徑;回歸方程;相關關系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8-125-02
Abstract:Four regions were divided in Huangmian Forest Farm by strip sample method. Return analysis of height and DBH of Acacia mearnsii was made in four regions by four different models. The return equations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different regions were selected. When return equations reached to extremely significant level(P<0.01),the estimated accuracy reached above 94%,which could be used to calculate tree height of Acacia mearnsii and average height of stands.
Key words:Acacia mearnsii;Tree height and DBH;Return equations;Correlation
黑荊樹(Acacia mearnsii De Will)又名澳洲金合歡,系含羞草科金合歡屬的常綠喬木,是世界著名的速生、高產、優質的多用途經濟樹種[1]。黑荊樹原產于澳大利亞的新南爾威士、維多利亞、塔斯馬尼亞等亞熱帶地區,19世紀中期最早由南非引入,隨后發展到非洲其他國家[2],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引種,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貴州、云南、四川、廣東和廣西等地區[3]。由于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強,土壤條件適應范圍廣,較耐瘠薄和干旱等特性,黑荊樹一直倍受推崇,是珍貴的用材樹種和經濟樹種,被稱為“林業黑金子”[4]。目前,我國栲膠原材料短缺,大力發展黑荊樹對促進我國栲膠加工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5]。
國內學者對黑荊樹研究主要有蔣燚等在《廣西黃冕林場黑荊樹不同家系造林試驗初報》中根據樹高、胸徑、材積生長量、樹皮厚度、樹皮氣干重量、單寧含量等指標分析篩選優良家系[6];潘月芳等在《黑荊樹扦插育苗試驗》中表明,不同的生根粉和計量對黑荊樹扦插起著關鍵性作用[4];黃少甫等在《用RAPD技術測定黑荊樹種源關系初報》研究中表明,黑荊樹內含物中多糖成分較高,影響DNA抽提的質量,給擴增引物的配對造成困難[7];李田田在《黑荊樹皮原花色素提取分離集成技術研究》中表明,利用超聲波輔助提取技術提取黑荊樹皮原花色素,具有效率高、污染小、提取率高等優點[1]。而在樹高與胸徑的相關性研究方面研究甚少,本文通過對黑荊樹樹高與胸徑相關關系的研究,為黑荊樹人工林定向培育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黃冕林場波寨分場,位于106°45′E、21°54′N,海拔高200m。屬中亞熱帶氣候,溫暖多雨,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夏冬干濕明顯,年平均氣溫19℃,絕對最低溫-2.8℃,年均降雨量1 750mm,年均蒸發量度1 426mm,雨量系數92.1mm,為水分充足區,降雨量一般集中在4~8月。土壤為山地紅壤,為馬尾松林采伐跡地。植被喬木主要有:楓香(Liquidambu formosana)、桉樹(Eucalyptu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灌木主要有:三叉苦(Evodia lepta)、山蒼子(Lauraceaelitsea cubeba(Lour) Pers)、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野漆樹(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崗松(Baeckea frutescens)、鹽膚木(Rhus chinensis)、白背桐(Mallotus apelta)、黃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is)等[6]。
1.2 材料來源 本試驗種子由云南省楚雄州林科所提供,來自該所引進的181個家系中初步篩選且有結實的單株。
1.3 試驗方法 林分生長是一個漫長的生長發育過程,有的林分需要十幾年,有些林分甚至需要更長時間。在整個林分生長發育過程中,其受到需要因素的影響,不同的階段具有不同的規律,因此,本試驗為了建立即合理又理想的模型,在采用SPSS做回歸分析的過程中,按照區域取樣法,把所調查樹木分為4組:區域1、區域2、區域3、區域4,將這4個區域所有的樹木作為研究對象,對樹高與胸徑的相關關系進行了分析研究。
2 結果與分析
2.1 所有樹木樹高與胸徑回歸模型 詳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模型Y=b0xb1的效果最好,復相關系數最高,經檢驗p=0.000<0.01達到極顯著水平,因此可采用該模型計算林分的樹高,結果可靠。而模型Y=b0+b1x+b2x2+b3x3,復相關系數為0.012,其值最小,擬合度比較差,不宜采用該模型。
2.2 區域樹木樹高與胸徑的回歸研究
2.2.1 區域1 詳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幾種模型Y=b0+b1x,Y=b0+b1x+b2x2,Y=b0+b1x+b2x2+b3x3,Y=b0(b1)x,Y=b0xb1的復相關系數都比較高,其中模型Y=b0+b1x+b2x2+b3x3的效果最好,復相關系數最高。經檢驗,p=0.000<0.01,回歸方程達到極顯著水平,結果最可靠。endprint
2.2.2 區域2研究 詳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幾種模型Y=b0+b1x,Y=b0+b1lnx,Y=b0+b1x+b2x2,Y=b0+b1x+b2x2+b3x3的復相關系數都比較較低,效果比較差。
2.2.3 區域3 詳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幾種模型Y=b0+b1x,Y=b0+b1lnx,Y=b0+b1x+b2x2,Y=b0+b1x+b2x2+b3x3的復相關系數都比較低,效果比較差。
2.2.4 區域4 詳見表5。從表5可以看出,幾種模型Y=b0+b1x+b2x2,Y=b0+b1x+b2x2+b3x3,Y=b0xb1,Y=e(b0+b1/x)的復相關系數都比較高,其中,模型Y=b0+b1x+b2x2+b3x3的效果最好,復相關系數最高。經檢驗,p=0.000<0.01,回歸方程達到極顯著水平,結果最可靠。模型Y=b0xb1,Y=e(b0+b1/x)效果也比較好,相關系數較高,經檢驗達到顯著水平,該模型可用于計算樹高。
3 結論
通過對4個區域樹木樹高與胸徑進行回歸分析,選出了適于區域1的方程為Y=0.016x3-0.409x2+4.506x-9.053,適用于區域2的方程有:Y=-0.01x3+0.315x2-2.021x+9.569,適于區域3的方程為Y=-0.002x3+0.095x2+5.721,適于區域4的方程為Y=-0.005x3+0.163x2-1.172x-8.872。經檢驗P<0.01,回歸方程達到極顯著水平,其估計精度均在94%以上,表明所建方程可應用于黑荊樹高及林分平均高。
參考文獻
[1]李田田.黑荊樹皮原花色素提取分離集成技術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2.
[2]賴抗星.黑荊樹栽培技術的研究[J].經濟林研究,2000,02(18):15-16.
[3]朱永元,唐時一,高傳壁.黑荊樹的生長與生態條件[J],林業科技通訊,1981,09:10-11.
[4]潘月芳,郝海坤,曹艷云.黑荊扦插育苗試驗[J].大眾科技,2008,10:141-142.
[5]朱積余,廖培來.廣西名優經濟樹種[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6]蔣燚,黃榮林,易平.廣西黃冕林場黑荊樹不同家系造林試驗初報[J].江西林業科技,2010,05:14-17.
[7]黃少甫,李桂英,趙治芬.用RAPD技術測定黑荊樹種源遺傳關系初報[J].林業科學研究,1997,10(01)86-89.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2.2.2 區域2研究 詳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幾種模型Y=b0+b1x,Y=b0+b1lnx,Y=b0+b1x+b2x2,Y=b0+b1x+b2x2+b3x3的復相關系數都比較較低,效果比較差。
2.2.3 區域3 詳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幾種模型Y=b0+b1x,Y=b0+b1lnx,Y=b0+b1x+b2x2,Y=b0+b1x+b2x2+b3x3的復相關系數都比較低,效果比較差。
2.2.4 區域4 詳見表5。從表5可以看出,幾種模型Y=b0+b1x+b2x2,Y=b0+b1x+b2x2+b3x3,Y=b0xb1,Y=e(b0+b1/x)的復相關系數都比較高,其中,模型Y=b0+b1x+b2x2+b3x3的效果最好,復相關系數最高。經檢驗,p=0.000<0.01,回歸方程達到極顯著水平,結果最可靠。模型Y=b0xb1,Y=e(b0+b1/x)效果也比較好,相關系數較高,經檢驗達到顯著水平,該模型可用于計算樹高。
3 結論
通過對4個區域樹木樹高與胸徑進行回歸分析,選出了適于區域1的方程為Y=0.016x3-0.409x2+4.506x-9.053,適用于區域2的方程有:Y=-0.01x3+0.315x2-2.021x+9.569,適于區域3的方程為Y=-0.002x3+0.095x2+5.721,適于區域4的方程為Y=-0.005x3+0.163x2-1.172x-8.872。經檢驗P<0.01,回歸方程達到極顯著水平,其估計精度均在94%以上,表明所建方程可應用于黑荊樹高及林分平均高。
參考文獻
[1]李田田.黑荊樹皮原花色素提取分離集成技術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2.
[2]賴抗星.黑荊樹栽培技術的研究[J].經濟林研究,2000,02(18):15-16.
[3]朱永元,唐時一,高傳壁.黑荊樹的生長與生態條件[J],林業科技通訊,1981,09:10-11.
[4]潘月芳,郝海坤,曹艷云.黑荊扦插育苗試驗[J].大眾科技,2008,10:141-142.
[5]朱積余,廖培來.廣西名優經濟樹種[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6]蔣燚,黃榮林,易平.廣西黃冕林場黑荊樹不同家系造林試驗初報[J].江西林業科技,2010,05:14-17.
[7]黃少甫,李桂英,趙治芬.用RAPD技術測定黑荊樹種源遺傳關系初報[J].林業科學研究,1997,10(01)86-89.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2.2.2 區域2研究 詳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幾種模型Y=b0+b1x,Y=b0+b1lnx,Y=b0+b1x+b2x2,Y=b0+b1x+b2x2+b3x3的復相關系數都比較較低,效果比較差。
2.2.3 區域3 詳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幾種模型Y=b0+b1x,Y=b0+b1lnx,Y=b0+b1x+b2x2,Y=b0+b1x+b2x2+b3x3的復相關系數都比較低,效果比較差。
2.2.4 區域4 詳見表5。從表5可以看出,幾種模型Y=b0+b1x+b2x2,Y=b0+b1x+b2x2+b3x3,Y=b0xb1,Y=e(b0+b1/x)的復相關系數都比較高,其中,模型Y=b0+b1x+b2x2+b3x3的效果最好,復相關系數最高。經檢驗,p=0.000<0.01,回歸方程達到極顯著水平,結果最可靠。模型Y=b0xb1,Y=e(b0+b1/x)效果也比較好,相關系數較高,經檢驗達到顯著水平,該模型可用于計算樹高。
3 結論
通過對4個區域樹木樹高與胸徑進行回歸分析,選出了適于區域1的方程為Y=0.016x3-0.409x2+4.506x-9.053,適用于區域2的方程有:Y=-0.01x3+0.315x2-2.021x+9.569,適于區域3的方程為Y=-0.002x3+0.095x2+5.721,適于區域4的方程為Y=-0.005x3+0.163x2-1.172x-8.872。經檢驗P<0.01,回歸方程達到極顯著水平,其估計精度均在94%以上,表明所建方程可應用于黑荊樹高及林分平均高。
參考文獻
[1]李田田.黑荊樹皮原花色素提取分離集成技術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2.
[2]賴抗星.黑荊樹栽培技術的研究[J].經濟林研究,2000,02(18):15-16.
[3]朱永元,唐時一,高傳壁.黑荊樹的生長與生態條件[J],林業科技通訊,1981,09:10-11.
[4]潘月芳,郝海坤,曹艷云.黑荊扦插育苗試驗[J].大眾科技,2008,10:141-142.
[5]朱積余,廖培來.廣西名優經濟樹種[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6]蔣燚,黃榮林,易平.廣西黃冕林場黑荊樹不同家系造林試驗初報[J].江西林業科技,2010,05:14-17.
[7]黃少甫,李桂英,趙治芬.用RAPD技術測定黑荊樹種源遺傳關系初報[J].林業科學研究,1997,10(01)86-89.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