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廷
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一直在2000點到2150點這個非常窄的區間內波動,每次到2000點附近總有利好出來,而到了2100點上方總有大量的資金在出逃,這樣的節奏讓很多喜歡大幅度波動的投資者有點無所適從。而在主板波瀾不驚的時候,創業板卻是風生水起。年初的一波行情,使創業板指數到達了1500點的上方,創了指數設立以來的新高。然后,隨著年報和季報公布,新股發行的預期等的負面因素的影響,指數出現了比較大的回落,一直打到1200點附近才止跌,這也是2013年11月和12月指數建立雙底的位置。
但創業板指數并沒有一蹶不振,轉眼間,100點的反彈已經走好,不少抓住機會的投資者,又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現在做交易,我們不能像以前一樣,只顧盯著上證指數,而是要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數兩個都要看,只要其中一個在漲,另一個不跌,個股就會有機會。
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作為近年來重要的經濟術語,“新常態”最先由美國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總裁埃里安提出。盡管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但“新常態”在宏觀經濟領域被西方輿論普遍形容為危機之后經濟恢復的緩慢而痛苦的過程。經濟有新常態,股市也有新常態。
道瓊斯指數成立100多年,但其中的成分股卻已經面目全非,時代不斷在進步,成分股不斷在更替,新的行業會代替舊的行業。那么代表新經濟的創業板自然有非常頑強的生命力,我們在戰略上再也不能夠輕視創業板,從而失去大量的投資機會。而是要兩個指數都要看,兩種機會都要抓。
上證指數在2000點左右“搖擺不定”,并不意味著市場沒有熱點。實際上,就近期而言,新“國九條”的頒布、券商創新大會的召開、年內只發行100家新股等,都無不吸引著投資者的眼球。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消息是,自本月19日開始,股指期貨四個合約總持倉量首次突破15萬手。股指期貨總持倉量的增加,一方面說明看空與看好后市的投資者增加,另一方面也說明市場的分歧在加大。
2000點這個位置,肯定是機會大于風險的地方,看看幾個權重股萬科、平安銀行、國投電力等的走勢,就知道明顯有資金在逐步吸納這些低估值藍籌股了。熱點方面,從上周的軟件股到本周的絲綢之路概念股,從前期的高送轉概念股到本周的重組股行情,機會一直有,只要采取“短、平、快”的操作策略,就能夠不斷從這些熱點中獲取利潤。6月份估計又是一個資金比較緊張的時期,加上世界杯足球比賽開幕,市場繼續這種短線題材炒作的概率較大,讓我們踏準節奏,跟著資金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