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

5月21日,中海積極收益靈活配置型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并于5月26日正式成立。對于該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劉俊來說,肩上的擔子又重了一些,而這距離劉俊首次出任基金經理的角色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年零三個月的時間。
面對記者,劉俊坦言,作為公募基金經理,最重要的就是要為持有人提供持續穩定的收益回報。“像我們現在做專業投資的人,只有常回頭看看,不時地去反思和自省,才能在品味得失和甘苦中漸漸成長。”
默默十余年 既精且專
和眾多基金經理一樣,劉俊擁有名校的光環和令人羨慕的教育背景。從天津大學本科到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再到復旦大學金融學博士畢業,劉俊可謂正宗的“科班”出身。對于選擇基金經理這個職業,劉俊感到很開心。“投資成為自己的事業與其說是個人的主動選擇,不如說是適應國民財富管理需求下個人價值的趨同。”
從業十一年來,劉俊的從業經歷十分豐富。之所以說豐富,劉俊在加入中海基金之前,曾在申銀萬國做過策略分析師,期間對宏觀經濟及海外市場進行了較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對證券投資研究基本框架與體系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在海通證券的工作三年時間,正值中國股權分置改革到全流通時代的過渡時期,他親身參與了上市公司的重組與股改,見證了證券市場最真實的一面,使他對證券市場的基本規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這些經歷,也使他順利實現了從高等學府到券商研究所,再到活生生的資本市場的無縫對接,這樣的從業經歷使他對公司各個部門的業務與市場有了全面了解。
準確判斷市場 布局長遠
作為曾經主要管理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基金經理,劉俊十分重視對宏觀經濟的分析和判斷。對于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宏觀經濟走向,他認為宏觀經濟處于底部趨緩走平的階段。“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理清改革路線的情況下,我們認為調結構、促轉型是今后的主基調,調結構優于穩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歸根到底要靠全面深化改革。要靠改革促發展、靠改革調結構,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劉俊表示,當前改革還有很大空間,破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難題,特別是擴大消費、鼓勵民間投資、保障基本民生等,都要靠改革來推動。“因此,在一定時間內經濟增速趨緩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把發展的問題和困難都解決了,我們相信經濟增速還是會慢慢起來的。”
至于市場關心的貨幣政策是否會出現放松,劉俊認為,正如央行5月初發布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所言,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速換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階段,既有結構調整的陣痛,也漸顯調整和改革所激發的活力。“央行下一階段可能將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用心甄別風險 穩字當先
隨著中海積極收益靈活配置型基金的成立,劉俊又將開始執掌一只新的配置型基金。在操作思路上,劉俊表示,會以債券為主,股票為輔。
劉俊深深地理解中海基金選擇他做中海積極收益靈活配置型基金基金經理的良苦用心。目前,中國宏觀經濟正處于轉型期,調整結構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而從預期上看,我國經濟繼續保持連年高歌猛進已比較困難,逐步轉入溫和可持續的增長將成為大概率事件,表現在股市上呈窄幅震蕩態勢。從過往幾年看,相對收益的管理方式有好的一面,但也存在難以克服的弊端,有時追求排名與為投資者獲得正向絕對回報的目標會產生較大的背離,而就理財惠及普羅大眾角度來說,實實在在為投資者取得正向絕對收益才是硬道理。作為一個從事固定收益和保本類型的基金經理,四年多來的一線投資經驗,使他更深深地懂得為投資者取得絕對收益的重要性。象劉俊這樣一個既通曉股票投資,兼具成功的債券投資經驗的雙料基金經理,來管理中海積極收益基金,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
在投資理念方面,劉俊坦言,一直以來都秉持自上而下地進行大類資產配置原則,即根據國內宏觀經濟周期判斷經濟形勢和行業走勢,在此基礎上配置不同的資產。“在當前國內經濟正處于底部走平、市場難以出現趨勢性行情的情況下,我們主要投資于以信用債等為主的債券資產,若未來市場環境持續向好,我們將適時提升股票倉位,增加對權益類品種的投資。”
對于房地產行業以及貿易融資等領域接下來一段時間可能出現的風險點,劉俊表示,將會仔細甄別并進行規避。“對于債券投資來說,我們未來會重點關注與房地產相關的地產債、公司債等相關券種,控制可能由此引起的信用風險,在債券配置時也會重點加以甄選。就股票投資來說,其實不僅是房地產相關行業,對于在經濟增速調整環境下產能過剩、營業利潤下滑、股價表現不佳的行業及個股,我們在個股投資時都會給以謹慎的甄別。”
不求短期沉浮 重在持續
作為一位管理單只基金產品超過四年的老牌基金經理,劉俊對于基金經理這個角色有著深刻的理解。“我認為業績壓力是圍繞基金經理群體的最根本的壓力,相信大家對此都感同身受。”劉俊笑道。
記者面前的劉俊,平靜謙和。他坦言,投資應該以一個平和的心態,把握收益與風險的最佳結合點,堅持做安全的確定的事情。為此,他堅持自上而下、從宏觀的角度開始配置資產,并竭力讓自己淡化對基金凈值短期排名的關注。
作為專業的投資人,劉俊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為持有人提供穩定的收益回報,這一點也是自己一直以來最看重的。“事實上,中海基金作為央企背景的基金公司,多年來的風格一直挺穩健的,在追求投資收益的過程中,永遠不把追求短期與階段性第一放在首位,但求業績穩定與可持續,對投資者盡可能負起責任。因此,產品業績對于我們來說,既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鞭策的動力,關鍵在于基金經理如何找到協調這兩種關系的平衡點。”
時間印證了他的選擇與堅持。劉俊管理的中海穩健收益債券基金實現了自成立以來為持有人年年分紅的佳績。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5月27日,中海穩健收益平均年化回報率達到了5.67%,2013年在同類59只普通債券基金(一級A類)中排名第13位。同時,其管理的中海保本基金2013年在同類32只保本混合型產品中排名第9位,同樣表現不俗。
基金經理的工作是辛苦的,劉俊每天早晨8點不到就到公司,晚上下班后還經常繼續坐在電腦旁研究,每天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工作。作為一個4歲孩子的爸爸,劉俊除了工作之外的時間幾乎全都圍著孩子轉,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劉俊覺得壓力似乎也減輕了不少。“現在帶孩子幾乎成了我業余生活唯一的樂趣”,他淺淺地自嘲道。言談之間看似無奈,但平和的話語中透露著暖暖的父愛和享受,就如同投資人所感受到的那樣,一步一步,穩穩的幸福。
恒久創造回報 把握價值
劉俊認為,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民財富的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有了理財的需求。在這樣的環境下,基金公司作為典型的專業資產管理機構,所追求的正是實實在在地為老百姓提供理財方案,為投資者賺錢,這是其財富管理能力的核心表現。“我自己本身是金融學專業出身,能夠在中國日新月異的資本市場中學以致用,有機會在創新和投資者服務意識領先的基金行業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為投資者創造回報,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個人價值的體現。”
說到給普通投資者的投資建議,劉俊覺得在資產配置層面,應在順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方向的基礎上,不管宏觀經濟處于哪個周期,把握住收益與風險的最佳結合點,大多能在大方向上找到合適的資產配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