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在老師的引導下,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法去解決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對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和科學研究思維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小學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學習方法,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成功的運用成為目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該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探究式教學的研究和討論,為進一步開展探究式教學模式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 探究式教學 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a)-0017-01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長期沿用傳統“導入—新授—練習—作業”單一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老師和學生只是充當傳授者和模仿者的角色,數學教學課堂氣氛沉悶,學習內容枯燥無味,很難實現根本意義上的突破和轉變。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逐漸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紛紛倡導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為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數學教學逐漸從傳統刻板、單一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
1 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意義
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其一,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數學教學課堂教學刻板、僵硬的教學現狀,通過讓學生自主的融進數學學習中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會用自己的思維和數學學習經驗去探究、發現數學學習中的問題,經過學生的努力和探究,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再造,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而且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其二,探究式教學模式通過個體或者小組合作的探究模式,在班級里開展數學知識的探究和學習,通過激烈的爭辯和實踐最終的出統一的結論,既鍛煉了學生的合作組織能力,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更重要的是營造出濃厚的課堂知識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 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基本程序
小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為主的成長階段,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潑好動,對數學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邏輯運算的理解能力較差,很難完全理解老師的教學內容。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老師應注意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激發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把數學問題藏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自發的進行學習、探索問題,開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其次,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老師還應注意教會學生正確的探究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有效的問題探究。最后,在探究的基礎上,老師應引導學生對規律進行總結和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并且在實踐中得以良好的運用和完善。
3 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3.1 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盧梭曾說過:“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興趣是學習上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一件事物感興趣才會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應充分把握小學生的特點,在課前導入時適當的引進一些趣味性的問題和懸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小學生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當學生的注意力逐漸分散的時候,老師可以適當講一些幽默的笑話或者簡短的故事重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這種高昂的學習氣氛持續下去,在降低教學難度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3.2 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因材施教
探究式教學擯棄了傳統刻板僵硬的教學模式,通過采用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中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探究思考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高效、有意義的數學教學活動。由于個體的水平和基礎參差不齊,在知識的最終掌握程度上會出現一定的差距,老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性,留心觀察學生之間不同的特性和學習能力,根據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和基礎展開教學,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不能操之過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和概念用簡單易懂、生動形象的例子表達出來,保持熱情真誠的教學態度;對于數學基礎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應采取點播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討。只有在充分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展開教學,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3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的重要內容之一。小學生正處在一個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強的階段,老師在展開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積極開展師生互動、集體討論、交流的學習模式,培養小學生自主分析事物探討問題的能力,老師由傳統的傳授知識形象轉變為輔助者和引導者的形象,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促進學生形成主動探討問題、學習的習慣,體驗到知識獲取過程中的快樂,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進一步學習的良性循環。
3.4 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
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例如,在進行認識正方體長方體的學習中,老師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制做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模型,在學生動手制做的過程中,無疑加深了學生對于空間幾何體的認知程度,實現更好的課堂教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自主展開討論、探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學的研究思維的形成,因此,在探討的過程中,老師應積極鼓勵學生提出新穎、創新的觀點和建議,并為這些觀點提供實施的條件和基礎,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獲得不同的體驗和感受,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促進科學的研究思維的形成和完善。
4 結語
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大大改善了我國目前小學數學教學刻板僵硬的現狀,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參加到數學問題的分析和探討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開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視野,大大提高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對于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數學水平的提升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葉弘.在數學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的意義[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9(2).
[2] 胡怡聰.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探究[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5).
[3] 黃榮坤.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J].成功(教育),20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