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木子
摘 要:目前日語不僅是我國高校外語類公共課之一,更是外語系本科生,尤其是英語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之一。那么讓學習二外日語的學生真正掌握日語這門語言,能把日語和所學專業作為一把雙刃劍,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進步、成為企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是高校教師面臨的實際問題。該文根據二外日語教與學的面臨的實際狀況出發,就此展開分析,提出了二外日語教學的教學改革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等建議從而提高二外日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二外日語 雙語人才 教學問題 教法更新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a)-0148-01
1 二外日語教學面臨實際現狀
1.1 二外日語的社會需求
隨著中日兩國交流與合作的不斷加強,以及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國際間的貿易合作也越來越頻繁,企業對外語人才的要求已經從“精通一門外語”轉向“英語是基本,第二外語也要精通”的潮流趨勢。眾所周知日本在汽車、電子信息產業發達,越來越多的日企進駐中國,日企正需要大量的既精通英語或者電子信息等專業知識又會的日語“雙語人才”,而國內每年畢業的高校日語學習者生數量很多,而質量卻遠遠達不到“雙語人才”的高度。往往拿著種種日語能力證書,卻連企業里最基本的電話溝通都不能勝任;見到日本人聽不懂,答不出。所以改進高校二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以適應企業需求迫在眉睫。
1.2 二外日語課程設置問題
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大學(第二外語)日語教學大綱》,要求日語二外學習者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把日語作為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由獨立行政法人國際交流基金以及財團法人日本國際教育支援協會共同舉辦)的日語最權威的考試—— 日語國際能力測試的4級的學時數也要150課時。而我國大部分高校日語二外課程周學時僅為2課時,年課時才72課時。兩年下來還完不成日語最低等級考試要求的課時數。所以現有高校日語二外課程時數來看,遠遠達不到大綱要求。
2 高校二外日語教學面臨問題
2.1 古板的教學模式
二外日語教學方法上大部分教師采取以教師講為主,為了完成教學而教學,滿堂灌語法,教師一味的注重語法知識的傳授,新的教學手段運用很少,沒有精心設計課程或是介入多媒體方式,忽略了語言實際運用的聽說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造成課堂枯燥乏味課堂成為老師一個人的課堂,無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助長了學生學習惰性。而學生基本上零起點,對于這樣沒有互動、僅僅是灌輸的課堂會失去學習興趣,從而嚴重影響了二外日語教學的課堂質量。
2.2 學生學習過于被動
二外日語學習的學生基本上都是零起點,需要從假名和最基本的語音知識開始學起,這個時候由于是新接觸的事物,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很多學生可以按部就班完成語音階段的學習。然而隨著單詞、語法的增加,需要學生花時間和精力去背誦的時候,大部分學生由于懶惰而退縮。最后導致“睡學”,為了應付考試而不得不學。再加上大部分學生缺少就業意識,缺乏社會競爭意識。不知道二外日語為何就成為了必修課,以為只是為了修學分,從而消極的學習,影響日語學校效果。
2.3 教材選擇范圍小,結構設置不合理
針對高校二外日語教學的書籍少之又少,并且書籍結構設置也有一下問題。(1)單詞表中動詞沒有用基本型,給初學者帶來困擾 ;大量新單詞的攝入給學生帶來壓力,產生逆反心理。(2)語法的難易在課程上安排不合理。前幾課語法講解中夾雜了后面較難語法的對比講解,反而給零起點的二外學習者造成壓力,學習思路不清楚。(3)教材的文章選材上沒有及時更換新時代的內容,缺少趣味性和實用性。
3 日語二外教法改進措施
根據大綱要求:二外日語完成課程后,具有初步日語聽、說、讀、寫能力。我校英語大專學生學習日語實際情況:零起點學生課后主要以英語專業學習主,課后作業和聯系主要以讀寫為主,日語會話機會少,部分學生課堂積極性不高,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們利用好課堂時間多說日語,并且課堂學習過程中重視試圖采取以下方法。
3.1 主動發現法
根據以往講授為主的教學經驗發現,學生依賴心理強,一味地接受知識學習效果不佳。(1)具體步驟:學生通讀日語句子→學生找出句子學生找出中本課重點語法點并說出用法和意義→教師針對學生性格特點進行提問并糾正錯誤。(2)作用:教師引導學生主動發現了本課重點內容,提問的方式使每名學生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課堂時間到達語言知識目標。
3.2 聽說法
理論基礎: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行為主義的心理學研究發現語言教學即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聲音刺激和學生對聲音刺激進行反應。(1)具體步驟:教師發出語言信號(教師榜樣作用:用正確的語音語調發出美麗的日語)→學生模仿信號(理解句子在文章中含義為前提)→教師糾正→學生再模仿直到背誦下來→學生實際應用輸出日語(教師提供圖片、設定場景)。(2)作用:①遵循了教育原則學生不會“睡學”“玩學”成為課堂主體、活躍課堂氣氛。②建立了培養語言習慣的練習體系。③以理解語意為前提,以語言輸出意識為,突破了日語“聽說”的難點。(因為學生日語音調掌握不好,聽的水平差)
3.3 文化導入法
(1)方式:通過圖片、以身示范等方式將文章文化背景傳授給學生。(2)作用: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宗旨、掌握語言知識,拓寬文化視野、提高學習興趣。
4 日語二外學法改進措施
根據高等教育學教學原則:“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與此同時,面臨充滿活力有主見的大學生來說,逐步培養他們的自主學能力很很關鍵,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真正把學習二外日語作為興趣,也作為自己今后的職業利器。那么一下兩點是高教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自覺做到的學法。
(1)“課下勤”→語言學習有規律,但是主要靠勤奮。要求學生學完第一、二課時單詞和4個重要慣用句后,課下應多寫能才扎實記住單詞,并且做好用法第三課時課文預習,找出不理解地方,為第三課時做好鋪墊。(2)“課上精”→課上帶著問題跟住教師思路,注意力集中積極主動回答教師問題,提高課堂效率。
面臨中日貿易的與日俱增,日本企業越來越多的需要掌握一門外語,甚至多門外語的人才需求的實際社會狀況、以及諸多教學問題的存在,高校二外日語教師們需要轉變教學思路,更近教學方法,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擴大課堂教學范疇,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能力,使日語二外教學更加適應企業發展需求,適應社會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黃仁芳.現代日語助詞例解[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7.
[2] 劉彤.公共日語課堂教學設計[J].探索學術論壇,2007(7).
[3 李雪梅.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4] 蔣伊菊.網絡資源在二外日語學習中的使用調查[J].科教研究,2008(13):98.
[5] 劉毅偉.高等教育心理學[M].河北省高等學校施資培訓中心出版,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