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婉鈴 郝長盛 王建波
摘 要:新時期,林業事業在我國實現了飛躍發展。這同政府單位的全面支持、擴充投入以及林業營林人員的積極參與、努力奮斗密切相關。然而,當前應用的營林方式仍舊包含一定的傳統弊端問題。即較難跟上時代形式、滿足綜合需要。為此,該文就完善林業營林工作,實現現代化發展,展開進一步研究,制定了科學有效的實踐方式策略。對提升林業營林工作水平,強化工作效率,優化實踐效果,創設明顯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林業營林 策略 造林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a)-0231-01
優化現代林業營林不但為社會和諧文明發展,實現環保節能目標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是跟上時代步伐,把握潮流特征,創建平衡生態環境,預防病害損失影響,推動我國林業經濟完善建設、社會法制化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要保證。該文就如何有效提升林業營林工作水平,優化實踐生產模式,強化核心競爭力,展開進一步探討研究。
1 采用輕質網袋器具培育、造林
現代林業造林生產實踐中,通常應用裸根苗培育。也就是首先在苗圃進行苗木培育,而后移植至造林地。應用該類方式會受到造林地條件的影響限制。例如山坡高度、山陡情況、含有的石礫總量、周圍環境氣候條件、干燥程度等均會影響造林成活水平。為此,可選擇輕基質網袋器具進行培育造林,進而由根本層面彌補不足問題。該技術方式優點在于,不會受到立體條件的影響,同時天氣條件以及季節環境也不會對其形成制約,可有效提升林木總體年生長量。完成種植之后,網袋會自動完成溶解,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問題。進行造林生產過程中,由運輸直至種植完成的過程,可有效的節省時間以及造林投入的運輸經費,令人工費用更加合理。應用該技術方式,可確保林業造林實現全過程的工廠化生產、規模化的管理維護,進而可推進現代林業造林全面邁向新的發展階段,實現綜合效益目標。
2 優化了林業營林實踐方式策略
2.1 有效進行植苗以及分殖造林
林業造林階段中,最為常用的方式為植苗造林,適用于干旱地區以及沙地流動、明顯水土流失區域,或是半固定沙地環境。針對頻繁發生凍拔害以及鳥獸害的區域,或是較難進行成功播種的地區,應用該類方式較為有效。對大范圍空間的造林應主要應用裸根苗種植栽培模式,針對草原地區或是平原地帶、沙地環境可利用機械化植苗生產方式。
分殖造林主要將樹木枝干等器官以及地下莖視為造林材料,實施直接處理方式。該方法可有效的節約育苗時間,令投入成本更為合理,體現良好的生產效能。該技術系數較低,同時易于進行操作,具備良好的成活性以及生長率。還可通過遺傳性能將母本的良好性狀予以保留。然而,該類造林方式也包含局限性的一面,即立體條件高,同時原料受母樹總量與分本狀況的影響。該方式適用樹種為楊樹以及柳樹等。
2.2 合理進行播種造林
播種造林即直接將林木種子播種生產的方式。該手段操作便利,可滿足大范圍的造林生產,還省略了繁雜的育苗流程。然而,其對造林地的條件具有一定要求,同時完成造林后需要做好優質的幼林撫育工作。該方式適用于山杏以及河頭等粒徑較大,可快速發芽,同時種源豐富的樹種。進行造林過程中應確保土壤含有充足水分,適合在偏遠、人員較少的地區進行造林。同時,可利用狀播、穴播或是條播以及插播等模式。播種之前需要做好消毒處理,完善浸種環節與催芽處理。
2.3 完善林業造林病害防治處理
種植林木生長階段中較難避免遭遇雨雪冰凍現象,對其正常生長會產生負面影響。為此,應強化自然災害預防治理,保證林木的良好長勢。應重視種類優選,參照造林地區環境氣候以及水文狀況進行防治。特別應重視樹種的生態屬性,體現的生物學形狀,提升其抵御自然災害的水平,將損失影響控制到最低。林業經營工作中,應重視樹木林分整體質量,令其健康優秀。林分密度應合理適度,倘若過大則會令林木冠幅降低,呈現出不合理的高徑比,影響木質化水平。倘若遇到自然災害便會快速的折斷,出現倒伏問題。
鼠害問題防治在林業營林階段中尤為重要,應做好栽種規劃,優選物種,重視應對長遠病蟲害問題。應參照本地區引起病蟲害的類別,進行合理的篩選與分析,盡量少種或不種鼠類喜好的植物種類,并縮減有害物的棲息場所。
實踐工作中應進一步提升養護管理工作力度,強化植物抗逆能力。對于長勢不佳的植物應精準的進行施肥,做好澆水以及松土等養護處理環節。同時,應適度調節植物生長養分,抑制病蟲害源頭,提升透明性。再者,應全面應用無危害影響的防治手段,例如可通過天敵防治生物;優選防治病蟲害效果良好,同時不會對人畜產生副作用的農藥。還可科學選用毒性較小、污染有限的化學農藥進行處理,提升林業造林長勢水平。
2.4 優化林業經濟結構,加強法律制度建設
完善林業營林管理,應始終樹立生態環保意識,良好的拓展現代化林業經濟,促進系統結構的全面優化。首先,應確保第一產業滿足市場需要,高效快速的建設周期較短的工業木材原料速生豐產林。同時,在第二產業層面,應推動低層原材料逐步向著高水平原材料的生產加工有效轉變與發展,加強對新型產品、環保技術的開發研究。對于第三產業,應致力于優化調節生產力的總體布局,進而有效的取締落后產業,優化目前林業經濟結構,推進現代林業營林的健康持續發展。
在法制化建設層面,應履行森林采伐生產的限額管理制度模式,管控預防寶貴森林資源被過度的消耗掉。應創建完善的管理工作機制,擴充管理力度。應強化林地管理,履行林地實踐用途、功能的管制、做好總量管理控制。對于毀林開墾以及隨意侵占林地的違規行為應進行嚴厲的懲處。再者,應細致認真、科學有效的履行憑證運輸木材管理體制,做好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的全面管理控制。另外,應做到依法治林,強化基層執法工作團隊建設管理。通過有效的培訓管理,持證上崗,企業文化建設,合理聘用,獎懲激勵,提升工作人員積極性,豐富其時間工作技能,并強化凝聚力與向心力。應把好林業法律關口,實行合理完善的法律制度,令森林資源管理保護控制在法律法規的監督約束范疇中,進而真正令林業營林工作向著制度化、科學化以及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3 結語
總之,林業營林為一項龐大、系統同時較為復雜的工作任務,不僅應做好林業造林生產,強化林業管理工作中病害預防。同時,應在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上,有效的拓展林業經濟建設。林業工作人員應把握時代特征,緊跟時代需求,有效的強化自身素養建設,提升專業技能水平。在完善造林生寒建設的基礎上,應確保生態環境的有效平衡,進而真正推動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實現人同自然的共贏、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郎廣林.現代林業營林方法與措施[J].北京農業,2011(27).
[2] 張世軍.淺析林業可持續發展[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1(7).
[3] 陳樂.談加強營林生產管理促進林業工程發展[J].才智,2012(19).
[4] 柴莉.論實踐過程中如何解決營林生產管理的問題[J].科技致富向導,20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