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碎語
本版由新華社供稿 編輯/莉萊
年輕人久坐缺水易患腎結石
春季氣候干燥,人體容易缺水。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近日接診的急性腎結石患者增多。大多是由于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腎結石急性發作,最近已經出現20余例。專家介紹說,腎結石近年來多發于年輕人,由于年輕人長期伏案工作,體內處于缺水狀態,加上不良的飲食和作息習慣,導致了腎結石急性發作。
腎結石發作時腰腹部呈刀割樣痛,可放射到大腿、腹股溝等部位,同時伴有惡心嘔吐。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導致血尿、尿路感染、腎萎縮、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癥等。一旦出現腎區疼痛、惡心、嘔吐甚至血尿等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就診。(張玥)
制氧機防霧霾忽悠成分大
霧霾天氣近一時期不時出現,部分制氧機廠商趁機宣傳“吸氧可以防霧霾”,制氧機具有保健功能益處多,價格從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其中具有防霧霾的功能格外引人注意。
專業人士認為,某些品牌的制氧機質量無法保證,因此消費者如果買到質量不達標的,有可能制出來的氧氣純度不夠,或者是氧氣出氣時將機器本身的有害物質一并帶出。這樣不但達不到養生、治療的效果,反而會危害自身健康。制氧機屬于醫療器械,一般不具有養生保健等功能,商家關于其能夠防霧霾的廣告涉嫌虛假宣傳。(范春生)
洗潔精多用反成害
一些主婦認為,洗滌劑殺菌、消毒、去污力強,放得越多洗得越干凈,浸泡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真相是:目前市場出售的普通洗滌劑不具備消毒、殺菌功能。餐具用洗潔精清洗后,必須用自來水漂洗兩次以上,或用流動清水反復沖洗。
此外,多種洗滌劑、消毒劑混用可能對人體產生傷害。含氯的清潔劑,如漂白粉、消毒液等,與含酸的消毒清潔劑混用,或者與含氨類清潔劑合用,會產生氯氣,致使人眼、鼻、咽喉受到刺激,以往曾有家庭主婦因此中毒喪命實例。(王君寶)
生二胎或可防乳腺癌
生二胎可防乳腺癌,這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科學研究的結果。國內外科學研究均表明,大齡未婚或未育女性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
研究表明,有過兩次以上哺乳經歷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很低,一年半的哺乳期是最優的。生二胎之間間隔2年到3年最好,而且最好是自己哺乳,人體器官如果不能正常發揮功能,其出現問題的概率就會增大。專家表示,從青春期發育到生兒育女后的哺乳,女性的乳房發育有其正常規律,未哺乳的女性乳房只能算“發育”,只有經歷哺乳的女性乳房才真正“成熟”。(張樂、姚炬)
兒童踏春“防范”第一
只不過去了趟公園,孩子回家后就開始打噴嚏、咳嗽,最近安徽省兒童醫院收治了不少這樣的“小病號”,周末患兒人數甚至會增加一倍。
專家提醒,有過敏性體質或哮喘病史的孩子,在風大干燥的天氣,要少接觸花草等過敏源,同時最好減少外出,防止哮喘發作。而對于不知道自己是否是過敏性體質,又擔心花粉引起過敏的兒童,外出時家長可以提前替孩子做好防護措施,比如滴些抗過敏的眼藥水或者給孩子戴上口罩,并囑咐孩子不要在花叢中鉆來鉆去,一旦發現孩子眼睛發紅、發癢、打噴嚏、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時,要及時就診。(鮑曉菁)
咳嗽、咳痰超3周,趕快查結核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它不像天花和脊髓灰質炎,打了疫苗也無法保證絕對不得病。許多病人把結核病看作小感冒,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并成為傳染源。一個結核病病人可傳染10名至15名健康人。肺結核用藥一定要早治為佳,一旦發現和確診后立即給藥治療。
專家提醒,一旦出現咳嗽、咳痰超過3周;咯血,血色鮮紅帶泡;午后潮熱,夜間盜汗;呼吸困難;胸部不定的隱痛或鈍痛等癥狀時,應及時前往醫院救治,以免貽誤治療最佳良機。(牟旭)
銀屑病“高發期”小心別感冒
初春早晚氣溫變化大,容易感冒,不僅會誘發銀屑病,還會使正在患病的人病情加重。銀屑病是臨床常見、高發、頑固的慢性皮膚病,其特征是皮膚紅斑上反復出現多層白色干燥鱗屑,易發于冬春季節,呈現一定的季節性特點。
專家說,銀屑病接受規范治療可以治愈,卻無法根治,患者不要輕信“偏方根治銀屑病”的說法,發病后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科學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此外,在春季銀屑病高發期,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要少量、多次飲水改善皮膚干燥狀況。同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應對外界刺激的能力,避免感冒。(張玥)
魚肝油補還是不補?體檢說了算!
專家介紹,目前國際上對嬰幼兒補充魚肝油是持肯定態度的,有確切的研究效果可以表明,適量補充魚肝油可有效預防嬰幼兒佝僂病。如果真的不再給寶寶服用魚肝油,佝僂病發病率會上升。
專家提醒家長,要帶孩子到專業的兒保中心接受定期體檢,并遵醫囑補服魚肝油。當孩子長到兩三歲,能夠吃各種食物,能夠在戶外進行足夠運動后,建議盡量從食物中攝取,不缺即可不補。而遵醫囑補魚肝油,最好選擇質量療效更有保證的國藥準字產品,不要選擇保健品和食品。(鮑曉菁、周暢)
“類感冒” 川崎病
重慶一名4歲的小男孩突發高燒,最后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被確診為川崎病。醫生提醒,川崎病癥狀類似普通感冒,極易被忽視,因此家長應警惕。
川崎病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冬天相對較多,其首發癥狀是發燒,身上伴有紅點,所以常常會被誤診為感冒、麻疹或猩紅熱。
川崎病如果發現早,治療得當,大部分的患兒可自行恢復。但如果治療不及時,少數可產生并發癥,特別是心血管并發癥,嚴重者可形成血栓、心肌梗死、嚴重的心臟缺血癥狀或發展成缺血性心臟病。(牟旭)
春季,眼病來襲
又是一年春來到。眼科專家提醒,春季是“春季卡他性角膜炎”“視網膜脫落”等眼病高發期,兒童、高度近視人群應注意防治。兒童因抵抗力弱,極易感染病毒性眼病,尤其高發“春季卡他性角膜炎”,家長如果發現小孩不停揉眼、眼紅、眨眼等癥狀,一定提高警惕,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此外,高度近視人群也應注意近視引起的并發癥。專家說,高度近視人群眼底視網膜較薄,如果進行劇烈運動,玻璃體活動度較大,會牽引薄弱的視網膜并導致其脫離。因此,不建議高度近視人群進行劇烈運動。(王自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