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依


【摘 要】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競爭力的基礎。一個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也就不存在真實的競爭力。本文以華數傳媒為實例,通過對該公司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識別及評價華數傳媒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并建議其在面臨機遇與挑戰的同時構建自身新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 華數傳媒 識別 評價 構建
核心競爭力概念是由美國密西根大學商學院教授普拉哈拉(C.K.Prahalad)和倫敦商學院教授加里·哈默爾(Gary Hamel)于1990年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競爭力》一書中首先提出,并將其定義為“組織中的共有性學識,特別是關于如何協調不同生產技能和有機整合多種技術流的學識”①。自此,核心競爭力得到了學術界、管理界、企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并成為替代邁克爾·波特產業結構分析模式的戰略管理理論研究新的主旋律。
本文選擇以華數傳媒為例進行研究的目的,一者在于華數傳媒自2003年成立以來,一直走在新媒體與三網融合發展的前列,是為數不多的擁有3G手機電視、互聯網電視全國集成運營牌照或許可授權的傳媒機構之一,并為“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NGB)”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其成功的原因值得探究;二者在于目前對于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多留于理論研究層面,少有結合某一具體企業深入研究。因此,筆者希望對華數傳媒公司做深入分析,總結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并對其進行評價,在此基礎上提出對公司今后發展的建議。
一、識別現有核心競爭力
1、公司規模
華數傳媒是華數數字電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數集團”)旗下專業從事數字電視網絡運營與新傳媒發展的運營企業。創立于2003年11月,于2012年10月在深圳交易所上市。
作為華數集團旗下專業從事數字電視網絡運營與新傳媒發展的運營企業,華數傳媒主營杭州地區八區五縣(市)有線電視網絡節目內容傳輸業務及包括互動電視、互聯網電視、手機電視和互聯網視聽等在內的新媒體、新業態業務。從2003 年7 月國家廣電總局提出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概念以來,杭州華數數字電視就因其獨特的廣播加互動發展模式被譽為“杭州革命”。經過十年的發展,華數的業務從當年的杭州數字電視運營,到浙江省數字電視的平臺,再到跟全國21 個省、120 個左右的城市建立了互動電視的業務合作關系②。
概括而言,華數傳媒的主要業務包括有線數字電視、互動電視、互聯網電視、互聯網視頻、手機電視、新媒體廣告六大類,其用戶規模如下:
有線數字電視用戶:華數傳媒是杭州地區有線數字電視網絡運營商,擁有超過200萬數字電視用戶;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實現了與浙江省內各地市有線電視網絡的業務聯合,新業務范圍覆蓋浙江全省600多萬戶有線電視用戶。
互動電視用戶:2013年9 月2 日,由中國網絡電視臺和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浙江愛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2013 年“浙江愛上”可服務IPTV 用戶數300 萬戶以上。
互聯網電視終端:華數傳媒副總裁喬小燕表示,在廣電總局向浙江和杭州廣播電視臺增加841.5萬臺互聯網電視機和89萬臺機頂盒編號之后,加上過去已批復編號,華數的互聯網終端總量將超過1600萬臺③。
個人寬帶網絡用戶:截至2012年12 月31 日,個人寬帶用戶數24.8 萬戶,預計新增的寬帶網絡業務未來占華數傳媒總收入的比例約為30%,與其原來的新媒體、有線電視網絡兩大業務的收入占比相當。
2、人力資源結構
根據華數傳媒2012年度報告,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從業人員總數為3802人,其中勞務人員為136人。對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背景研究發現,截止2012年12月31日,華數傳媒高級管理人員共有22人,其中1人擁有博士學歷,7人擁有碩士學歷,13人擁有本科學歷,并且高管人員專業背景豐富,如管理學、會計學、新聞傳播學、經濟學、電子工程、信息工程、法律、影視藝術與技術、工程師等。
對普通員工的具體專業構成和教育程度的研究發現,華數傳媒的員工具有豐富的專業背景,主要有管理、技術、財務、生產、營銷、后勤、客服7大類,其中客服人員最多,占全部員工的33%;其次為營銷人員,占22%;技術人員占18%,可見華數傳媒非常注重公司產品的研發與創新、產品的營銷和售后服務;另外,華數傳媒員工普遍具有較高的教育程度,其中本科及以上員工占31%。
3、規章制度
對公司內部的各項制度——薪酬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考評及激勵制度的研究發現,華數傳媒內部擁有一條有條不紊的管理制度。從公司薪酬政策看,華數傳媒遵循按勞分配、以崗定薪、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制定并實施符合公司實際的薪酬分配方案,薪酬分配的主要依據是:崗位價值、個人能力素質和業績貢獻;從員工培訓角度看,公司采取內部培訓(含引入式培訓)與派出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培訓涉及管理能力、專業技術、技能培訓等內容,基本覆蓋公司各層級員工。2012年共完成培訓229項,培訓人員近 1500人次④;從考評及激勵制度看,公司對高級管理人員的業績和履職情況進行年度考評,并根據考評結果決定本年度的薪酬,實行績效年薪制。
4、企業文化
華數傳媒堅持以用戶為中心,持續創新,成為國內領先的有線網絡運營商和以視頻業務為核心的綜合內容技術服務提供商;其對成功的渴望、對目標的堅持、對發展的創新、對過程的執著,造就了華數傳媒強壯的基因。自誕生之日起,就經歷著發展、融合、市場競爭的洗禮,正是這種基因,讓華數人不斷超越,開拓進取;永不滿足,敢于創新,敢為人先,形成了華數人敢做大事、做成大事的魄力和勇氣;創新、執著、精致、和諧是每一個華數人的精神,也是公司文化的內涵所在。
5、行業背景
2010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2010年至2012年將重點開展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試點,2013 年至2015年全面實現三網融合⑤;同時2012年11月9日,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將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要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與推動三網融合向前發展的大背景對文化傳媒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
二、華數傳媒公司核心競爭力評價
通過上文對華數傳媒公司概況的分析,從中可以挖掘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如表所示:
核心產品:華數傳媒主營業務擁有大量用戶且近年來一直保持不斷增長的趨勢,這代表華數傳媒的產品受到用戶的信任,因為產品質量決定用戶粘度,用戶粘度表征產品質量。
市場占有率:華數傳媒與同行業競爭對手相比,在用戶規模方面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因此其市場占有率可謂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要素之一。
人才資源:華數傳媒管理層教育背景、普通員工的專業構成與教育程度,加之其注重員工能力培養以及重視團隊協作的用人理念,該公司具有較強的人才引進與培養觀念。
組織管理:華數傳媒公司內部擁有明確的各項規章制度,如薪酬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考評及激勵制度,這體現著公司成熟的組織管理能力。
企業文化:創新、執著、精致、和諧是華數傳媒企業文化的內涵所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最終取決于其文化軟實力,擁有明確的企業文化是一個公司成熟的表現,也是其獲得長足發展的資本。
三、構建新的核心競爭力
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大背景對文化傳媒企業來說可謂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傳媒資本方面,國家鼓勵文化傳媒企業尤其是國有傳統媒體企業通過資本運作調整產業結構,增強自身實力。然而,上市融資作為這一大背景下企業資本運作的一種重要手段,它為文化傳媒企業贏得機遇與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競爭,其中最重要的是資本的競爭(如表1所示)。
除了傳媒資本市場的競爭,華數傳媒的競爭威脅更直接地來自同行業的競爭。與華數傳媒相比,具有競爭力且存在直接競爭關系的企業有天威視訊、廣電網絡、吉視傳媒、歌華有線、電廣傳媒、湖北廣電、百視通,這些公司均為有線電視運營商,它們不僅在資本上搶占資源,也在瓜分著市場中的用戶資源。
此外,華數傳媒作為“下一代廣播網(NGB)”建設的推動者之一與通信產業“下一代通信網(NGN)”的建設之間構成了競爭關系。2010年被稱為中國三網融合的元年,實際上,我國關于三網融合的討論最早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當時政府就已提出廣電網并入通信網的思路,但考慮到信息傳輸安全性問題及輿論引導性問題,暫時擱置了爭議。在廣電與通信產業都經歷了十年各自的發展,從盲目替代他人的思路中解脫出來之后再談三網融合(目前已完成廣電業與互聯網的融合,電信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因此實際上是“二網融合”),這意味著從產業政策、行業監管到內容監管、業務融合和行業標準都需要做進一步的調整,無論對廣電業還是電信業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由此可見,在國家鼓勵發展的政策給文化傳媒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挑戰,華數傳媒作為其中一員,要想在挑戰面前保持競爭力,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化挑戰為機遇、化威脅為優勢,構建自身新的核心競爭力要素——產業環境?!?/p>
參考文獻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so.com/doc/1005617.html
②吳玉,《三網融合背景下華數傳媒集團的跨界探索及啟示》[J].《新聞界》,2010(4)
③陳妍妍,《華數傳媒互聯網電視終端將超1600萬臺 新媒體商業模式仍需探索》[M].《證券日報》,2012 -11-7
④《華數傳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度報告》
⑤國務院,《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
⑥黃升民,《三網融合:構建中國式“媒信產業”新業態》[J].《現代傳播》,2010(4)
(作者單位: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