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夢薇


【摘 要】在經歷了市場化和大眾化思潮的洗禮后,全球的文藝與文化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突飛猛進而進入了全球化與媒介化洪流之中。媒介化改變了文藝的體制和生產方式,媒介數量的變更。本文通過分析韓國流行音樂男子組合2PM在2013年5月發行第三張正規專輯期間進行的各項媒介宣傳活動,探討異常發達而多樣的媒介技術對于流行音樂生產的影響。
【關鍵詞】媒介技術 流行音樂 2PM
一、流行音樂的概念特性
1、流行音樂的概念
(1)流行音樂一般指流行音樂(音樂流派之一)。
(2)流行音樂準確的概念應為商品音樂,是指以贏利為主要目的而創作的音樂。它的市場性是主要的,藝術性是次要的。流行音樂19世紀末20世紀初起源于美國,從音樂體系看,流行音樂是在叮砰巷音樂、布魯斯、爵士樂、搖滾樂、索爾音樂等美國大眾音樂架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音樂。其風格多樣,形態豐富,可泛指Jazz、Rock、Soul、Blues、Reggae、Rap、Hip-
Hop、Disco、New Age等20世紀后誕生的都市化大眾音樂。中國流行音樂的風格與形態主要受歐美影響,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本土風格。
(3)按照漢語詞語表面去理解,所謂流行音樂,是指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并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一時的甚至流傳后世的器樂曲和歌曲。這些樂曲和歌曲,植根于大眾生活的豐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眾音樂”之稱。
2、流行音樂的特性
流行音樂具有通俗、大眾、時尚、新奇、娛樂、商品、快速更替、參與、即興、多樣等特性,而傳播科技性是其特性中與媒介技術最密切相關的特性。流行音樂是以大眾傳播媒介(機械媒介和電子媒介)為手段,按商品市場規律去運作,它是社會都市化的產物,以都市普通市民大眾為主要受眾群體或生產者的。①從最初沒有影像的磁帶、唱片、CD、廣播到有影像的電視、卡拉OK、VCD、DVD、MTV,再到便攜式的mp3、mp4、mp5等高科技的發明成果極大地成就了流行音樂的廣泛“流行”,成為現代流行音樂之所以流行的關鍵②。
二、媒介技術對流行音樂的影響
在20世紀的最后十年,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尤其是融合了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計算機技術多種符號形式的計算機技術,跨越地理和人文社會界限,打破了之前傳播內容只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情況。隨之而出現的互聯網技術更是成了傳播媒介中的新寵,同時傳統媒介與網絡媒介結合從本質上改變了傳統媒介的傳播特性。不僅如此,在近10年來如雨后春筍般普及的移動媒體之一——手機更是成為媒介的新生力量發揮著不可思議的作用。
1、從音樂方式來講——技術進步改變流行音樂創作方式:
(1)最近幾十年來電子技術對流行音樂產生很大的影響,一種被稱為“電子音樂”的形式成了當代流行音樂的主流。電子音樂制作也大大簡化,往常一個作品需要幾十人演奏,現在只要一個人在電腦前就可以制作完畢。
(2)音樂風格多樣但是隨著各種電子媒介的出現,流行音樂出現許多新的歌唱風格,它們之間相互交融,從而衍生出新的演唱風格,例如在爵士樂中入印度音樂,或者把說唱音樂與中國傳統民族器樂相融合等。
(3)電子技術除了影響到流行歌手演唱的音質、音色審美取向“如白聲、沙啞、嘶喊等并非唯美唱法的產生。③電子技術能很好地修飾和掩蓋缺陷,讓“演而優則唱”的一些演員不用顧忌自己的嗓音是否適合唱歌,而自信滿滿的站在舞臺上。
2、從傳播效果來講——媒介革新擴大了流行音樂傳播范圍:
新興媒體改變了流行音樂發展方向。
(1)依托計算機技術產生的網絡媒介不僅推動了音樂在互聯網上的傳播,推進了流行音樂的的大眾化進程也刺激了流行音樂產業的再次發展。④流行音樂產業與網絡結合形成了數字音樂。
(2)手機作為新傳播媒介與流行音樂產業的交融主要體現在手機下載鈴聲與播放歌曲方面。新媒介對流行音樂有巨大的推動作用。⑤
(3)改變流行音樂受眾的消費行為。更加注重單曲的質量而對專輯概念慢慢淡化。
(4)改變流行音樂產業的銷售模式。流行音樂商品形態由有形的物質轉變為無形的信息,大大降低了音樂商品的價格。
傳統媒體中的廣播急劇擴大了流行音樂的影響;電影產業助推流行音樂;電視媒介對城市的流行音樂傳播起來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因為其傳播模式更優于廣播報紙。
三、韓國的媒介環境
1、網絡化程度高
在美國電信工會近日發布的網速調查報告中顯示,韓國以平均傳輸速率20.4MB/s互聯網網速和95%的家庭寬帶覆蓋率在全球居首。在投入方面,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寬帶運營商2008年已投入1.3萬億韓元(約合86億元人民幣)升級網絡,將最高網速提高到100兆級(100Mbps),即12.5MB/s。用戶無需承擔相關費用,即可以直接享受速度更快的寬帶服務。而在技術方面,目前,韓國開發出了世界上最快的無線網絡技術——這項技術可以使用戶在移動的時候,只要一眨眼的功夫就可以下載完一首歌曲。
2、成熟的電視媒介群體——三大電視臺及重要網站
韓國三大電視臺分別為:KBS(KBS-
TV),成立于1953年8月15日的韓國廣播公司電視臺是韓國唯一的官方國家電視臺;MBC(MBC-TV),成立于1961年的韓國文化廣播公司電視臺,是一家股份制公營文化放送公司;SBS(SBS-T),成立于1990年的首爾廣播公司電視臺,是韓國國內唯一覆蓋全國網絡民營無線電視臺。
重要網站——如韓國MNET。MNET公司是韓國最著名的網絡商業頻道也是亞洲最大的音樂娛樂公司。具有發掘優秀藝人,投資和發展獨立專輯計劃及制作完全的娛樂和音樂節目產出能力。MNET不僅率先領導了韓國的娛樂媒體,以豐富的音樂內容形式和高度的客戶忠誠度穩固了其韓國最大音樂網站的地位;而且引領潮流的原創音樂,對年輕的一代有了巨大的影響。
四、2PM及其專輯簡介
1、2PM是2008年9月4日于韓國音樂競技類節目《M COUNT DOWN》出道的男子團體,是隸屬于韓國JYP娛樂公司(以下簡稱JYP)的男子組合,包括六名成員Jun. K、Nichkhun、玉澤演、張佑榮、李俊昊、黃燦盛(樸宰范2009年退出)。在出道前通過團體綜藝《熱血男兒》的形式確定成員陣容并贏得了廣泛的關注。在當時花樣美男當道的韓國娛樂界,2PM憑借其獨特而鮮明的野獸偶像風格開創了韓流野獸風潮。結合了高難度雜技技藝的舞臺表演、勢不可擋的眼神,既包含了野性和性感,又不失活力與激情的氣質使他們迅速躋身韓國歌壇的一線團體,活躍在東亞、東南亞等國家地區,成為韓流組合的代表。
2、完成日本東京巨蛋公演后,2PM旋即回歸韓國樂壇,帶來歌迷期待兩年的最新韓文專輯——《Grown》。采用雙主打《Ha.Ni.Ppun》(ALL DAY THINK OF YOU)和《Come Back When You Hear This Song》的形式聯合收錄12首歌曲。該張專輯將展示他們暌違韓國樂壇兩年來在音樂創作和個人生活的成長,以更成熟的姿態、深情的氣質回報歌迷們的等待。其中成員Jun.K和俊昊積極參與制作多首歌曲的詞曲部分,同樣成為此次專輯的亮點。
3、活動部分。
(1)回歸預告:JYP公司發布消息稱其公司旗下男子組合2PM的回歸預告視頻將會于2013年3月25日通過網絡渠道公開,5月即將回歸韓國歌壇,并預計6月21日和22日在首爾蠶室體育館舉行演唱會。公開的預告視頻在接下來的2周時間里,還將在韓國全國范圍內的Megabox院線內播放,同時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和英國倫敦皮卡迪里線的電子大屏幕上進行每天逾70次的播出。
(2)回歸密碼四版本(均為網絡公開)表1
(3)正式回歸(4.30-6.23)表2
(以上內容均摘自@2PM七站聯合新浪微博@2PM咨詢臺新浪微博@JYPEntertainment新浪官方微博及各成員新浪官方微博)
在4月30日-6月23日的八周時間里共發布有關《Grown》的宣傳活動信息168條,幾乎現今所使用的傳播媒介都涉及到,其中傳統媒介中紙媒和廣播使用次數較少共有7次,而更多的是由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參與錄制的各類綜藝節目,其中電視媒介23次和新媒介138次,同時所有在電視節目及其他媒介形式的表現和傳播內容都可以在網絡媒介中找到,可見在宣傳策略方面主要集中在網絡和移動這些新興媒體上。
基于市場現狀的唱片公司往往會將數字音樂和傳統音樂營銷分開對待,購買CD唱片的行為依舊只存在于真正的歌迷中間,傳統音樂的營銷模式包括版權費、實體CD和演出費用這三部分主要收入,雖然傳統的營銷模式是音樂產品公開發布、積累人氣提高知名度、獲取利潤的基礎和重要手段,但是通過數字化形式宣傳販賣音樂的營銷模式越來越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數字音樂的營銷模式主要集中在版稅一項之上。唱片公司作為傳統音樂產業中最重要的傳播者(這里指JYP)實際上是其產業把關人清醒地認識到了新媒體對于音樂產品的重大作用,尤其是在網絡化程度如此之高的韓國。從回歸預熱直到唱片宣傳期結束,所有的策略、活動即對媒介產品和環境的生產銷售管理都是由其一手包辦。尤其是進入到數字音樂的機械復制時代,歌手對發行方的依賴越來越強,強大的發行網絡和零售商遍地的銷售網絡是專輯唱片能夠順利傳播的基礎。數字音樂的服務對象廣泛,遠超過購買CD的人數,其中各種商業數據也容易獲得。
唱片公司利用網絡媒介的集視聽說音畫于一體帶來的身心結合的傳播效果、兼具及時、快捷、方便互動的特性,為受眾營造了個人對個人的虛擬環境,同時這一方式也為受眾所認可。互聯網大量方便的音樂下載和購買使得人們能夠更容易得到想聆聽的歌曲,從而創造新的網絡營銷模式,這對于唱片公司和歌手來講是一種新的體驗,也使得數字音樂成為歌手、唱片公司、歌曲作者的利益最大化來源;唱片公司跟大型的網絡服務商合作的版權合作、積極開拓移動網絡的彩鈴和全區下載業務成為第二種收入流。同時現場演出也與視頻直播相結合,唱片公司提供網上在線視頻,時間上可以直播或延遲收取一定費用。即使此收入相較實體DVD收入甚少,網絡消費人群非常低,然而數百萬的點擊率和這種新鮮做法很有可能具有巨大吸引力。
不僅如此,網絡的高度普及也有利于唱片公司或經紀公司能夠更好地形成多元而有力的各類傳播渠道來鞏固簽約歌手人氣。除了以整個公司為主體的官網如JYPEntertain,內部每個組合都會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和各類歌迷應援團體,這些歌迷團體不僅數量多而且具有一定規模,遍布世界各地,常規活動之余還定期不定期地組織開展各類活動。每個藝人都有不同的個人主頁如推特、INS、新浪微博等等。這些歌迷群體通過網絡等渠道每天密切關注最新的官方消息、最熱的藝人動態,追蹤偶像的行程,甚至與偶像面對面交流。網絡讓地球變成了村莊,也讓歌迷與偶像的距離最小化,熱情最大化。另外,唱片公司還通過多邊跨國“外腦”合作來使作品更加“全球化”,制作方式包括吸引國外作曲家的優秀作品和專業的音樂制作團隊量身打造專輯以擴大共鳴、影響力從而占領國際市場一席之地。
當然新媒介也會出現各種弊端如:侵權現象嚴重、歌曲內容娛樂化惡俗低俗、技術問題受到帶寬影響會造成音質虧損和數據丟失等問題有待解決。
綜上所述,在充分利用新媒介的基礎上又保證傳統媒介對于產品宣傳的重要輔助作用,不但提高了唱片銷量、產品曝光度和知名度,而且開拓了多種市場渠道,達到獲取更多盈利的效果。所以媒介技術的提高不僅為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也為流行音樂產業以至于大眾文化的發展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所以在各種不同媒介融合的今天,要開動腦筋敢于創新以便更好更充分地利用其帶來的益處。
參考文獻
①③郝光華,《電子技術對流行音樂的影響》[J].《電子制作》,2013(15)
②劉超洋,《新媒體與音樂傳播》[D].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5):10-14
④⑤袁川曄,《新媒體對中國流行音樂產業發展的影響》[J].《新聞愛好者》,2010(4)
(作者: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文藝與文化傳播專業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