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奇
摘 要:廣播電視是具有生產和傳遞信息的功能,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利用現有技術手段解決安全播出的問題是廣播電視今后的重要工作之一。
關鍵詞:安全播出 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TN94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b)-0036-02
1 廣播電視概況
廣播電視是通過無線電波或通過有線向廣大地區播送音響、圖像節目的傳播媒介。廣播電視具有明顯的信息產業的基本功能,即生產和傳遞信息、導向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經營信息等特性。具體具備以下功能:
第一,宣傳功能,利用廣播電視這一現代化的大眾傳播媒介,及時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以及人民群眾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第二,教育功能,利用廣播電視向公眾傳播知識,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知識,不斷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第三,監督功能,即利用廣播電視這種大眾傳媒對社會活動進行監督,對輿論進行監督,以便樹立正氣,糾正一切不正之風。
2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情況
安全播出是指在廣播電視節目播出、傳輸過程中的節目完整、信號安全和技術安全。其中,節目完整是指安全播出責任單位完整并準確地播出、傳輸預定的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安全指承載廣播電視節目的電、光信號不間斷、高質量;技術安全指廣播電視播出、傳輸、覆蓋及相關活動參與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廣播電視設施安全。自廣播電視受到法輪功插播破壞后,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情況異常嚴峻,從國家成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調度中心后,各省也相繼成立機構或明確和監測中心合署辦公,根據廣電總局62號令(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廣電總局、信息產業部56號令(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廣電總局33號令(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業務管理辦法)的和廣電總局將互聯網視聽節目、IPTV納入安全播出管理的范疇內的相關要求,機構的管理模式和制度無法在滿足現有的業務需求,為達到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總局將監測中心、安全播出調度中心、互聯網視聽節目監管中心等部門合并成立了國家廣電總局監管中心,將這些業務有機的整合了起來,以便于統籌管理、統一監管。
我省2003年9月正式成立陜西省廣播電視監測中心,負責廣播電視信號的技術監測任務,于2014年增加安全播出調度職能,負責安全播出的日常工作,為全省廣播影視的行業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2013年,根據業務整合情況,我省在省一級率先成立以安全播出、技術監測、新媒體監管為一體的工作體制,經省編辦批準,單位正式更名為“陜西省廣播電視監管中心”。其它省份也相繼或正在進行大監管中心的成立和合并中。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現在還存在一些問題。第一,技術問題。廣播電視系統規模大,環節多,不能做到細致入微,其中存在一定的漏洞。第二,網絡技術的應用,網絡技術的普及在廣電媒體中任何的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程序的運作。第三,廣播電視在社會生活中享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大影響面廣。第四,人為問題。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要特別提防人為問題,破壞信號、法論功攻擊等問題。第五,管理問題。傳統的播出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的要求,其中存在安全隱患。第六,重大的自然災害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造成的影響。為此安全播出應急機制的建立和執行必須是廣播電視管理和播出部門重點考慮的問題,極端惡劣的突發事件一旦發生,對電臺、電視臺造成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省級臺以上的廣播電視臺。近年來,面對高科技條件下日益嚴峻的安全播出形勢,我省通過加大投入、健全體制、建立制度、完善技術,使得安全播出水平顯著提高。經過多年建設,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基礎設施普遍加強,初步形成了反應快捷、指揮有力、調度靈活、令行禁止的覆蓋全省的安全播出監測監管調度指揮系統和管理機制,完善了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制定了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應急預案,安全播出工作實現由重點防范向安全運行轉變,廣播電視安全運行保障體系正在加速構建。
3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技術應用
3.1 廣播電視技術監測
廣播電視技術監測利用信息化的處理手段對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傳輸后的信號質量、效果進行24 h不間斷監測,廣播電視監測工作,是保證廣播電視安全優質播出的重要手段,同時,是廣播電視系統工程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廣播電視節目從采編到錄制,從制作到播出,從傳輸、發射到接收,由許多環節構成。在這諸多的環節中,每處都可能出現影響視聽質量的因素。由于主觀的、客觀的、人為的、外在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可能出現播出差錯,造成停、劣播事故。類似這樣的情況,播出和發射部門都是不易發覺的,這就必須依靠專業的技術監測系統。技術監測系統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廣播電視從播出到接收過程的情況,實時的了解用戶收聽收看情況,確保發現問題及時通知發射和播出部門,及時恢復播出,減少停播時長,確保公眾的收聽收看權益。
3.2 安全播出調度技術
政府廣播影視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管能力和應急指揮調度能力在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中的作用日趨重要。通過廣播電視技術監測系統,可以發現及時發現問題,可現有的通信聯絡方式已無法很好的滿足工作需要。急需提高廣電安全播出部門的聯絡手段和應急處理能力,為重大保證期及廣播電視播出過程中的突發(重大)事件提供強而有力的應急指揮調度功能。安全播出調度系統主要提供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突發事件應急指揮調度平臺,保證不同監測區域,不同監測層面,不同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體系,不同系統協議的聯動單位間的數據、語音、圖像可靠的傳輸,實現常規的實時監管與突發事件的應急指揮調度。并可通廣播電視監測系統進行對接,形成監測調度指揮一體化的技術模式。
3.3 移動監測技術
根據現有工作的實際情況,技術監測系統主要是對固定地點的監測,對于廣播電視覆蓋情況監測和突發應急事件處理監測方面無法發揮作用,移動監測要是對固定的技術監測和安全播出調度指揮系統的一種補充,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需要對農村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工程、地面無線數字電視覆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的覆蓋情況進行了解。與此同時,廣播電視移動監測是改善和提高廣播電視的發射質量,核查廣播電視的覆蓋效果,保證廣播電視信號發射和傳輸安全,維護空中無線電波秩序,充分保護并有效利用頻譜資源的重要保證。endprint
廣播電視移動監測主要通過對車輛進行改裝,在車輛內部安裝廣播電視監測儀器和設備,車輛外安裝各類收測天線等,實現在靜止或行進中對廣播電視信號的監測。主要完成對廣播電視信號的監測(發現、識別)、測向及動態測向定位;信號參數測量(電平、場強、調制、調制度、頻譜寬度等);各類信號的記錄(錄像、錄音、存儲等);回放、監聽、監視;對各個臺站的播出狀況(播出功率、播出時間、播出質量)、故障情況、頻率(頻道)占用率統計;信號互調干擾分析;發現違章、非法信號。
形成場強覆蓋圖、發現非法頻點的方位,在移動中也可進行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調度指揮工作。移動監測系統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不受地域和環境的限制,通過移動監測車體的運動特性,機動的進行廣播電視監測和調度指揮任務。
4 新媒體監管技術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和網絡技術特性,使新媒體的社會影響力、時效性、覆蓋面上不斷增強。新媒體深刻影響媒體格局形態、輿論傳播生態和公眾的生活方式,并成為社會公眾傳播信息的重要平臺。新媒體既有其積極作用,也產生消極影響,如果對新媒體監管不當,將會產生嚴重的社會后果。
本文所說的新媒體主要包括互聯網的視聽節目、IPTV、手機電視盒互聯網電視等內容。對此,國家已經明確互聯網的音視頻節目和IPTV的節目都要納入到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管理范疇。但依靠人力根本無法全面、準確、及時的監管,必須使用技術手段。
互聯網監管技術系統的核心功能是以一個海量多媒體信息搜索引擎做為底層支撐,同時針對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的特定需求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從而完成視聽網站和視聽節目的收集存儲、內容分析、信息檢索等功能。能夠通過提供各種信息服務,幫助管理人員對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包括提供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網站及其具體提供的視聽節目)進行有效地監督管理,并且進一步通過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監測最新的輿論情況。
IPTV監管技術是采取三個步驟對IPTV內容進行識別和監管。一是通過對業務支持平臺和客戶終端采集的EPG電子節目單內容比對和DRM信息的讀取,識別私增頻道和私增點播節目等違規行為。二是采用基于標記的內容監管方法對插播私換節目內容等違規行為進行識別。主要思想是針對在IP電視內容流(直播內容)形成一個內容監管標記,該標記包含一些內容特征信息(內容散列值、內容提供商信息等),與在終端對內容特征信息提取與內容監管標記進行比對,最終實現監管的目的。三是通過基于視頻內容識別技術對系統配置的違規節目樣本進行比對,識別出廣電部門禁播的節目內容。通過以上三步建成一套獨立于IP電視系統的監管平臺,并在運營商端、傳輸網絡、用戶端分別部署相應的監管前端設備與節點,組成一個獨立的IP電視內容監管系統來實現全網的監管。
5 今后的研究發展方向
現有技術相對來說,還是系統獨立運行,機構已經合并,但是技術系統還沒有做到有機的互補,沒有最大化的發揮這些系統的作用,下一步應使這些系統能夠整合在一起,實現數據共享,形成中省、市、縣一張監管網,實現共同維護,共用數據。為此還應做好以下幾個工作:
(1)國家層面要加快監測監管系統的標準制定。廣播電視監測監管行業現在面臨著技術繁雜,標準不統一,各個廠家都有自己一套自己的標準,容易形成系統廠家對技術的主導。國家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應加大對廣播電視監測監管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和推廣,使得系統廠家有標準可依,使用單位有標準可用。構建一套廣播電視監測監管技術標準體系,促進工作標準化和規范化。
(2)加大云計算在監管系統里面的應用。云計算是新興的技術,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主要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地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我們通過建立云平臺,統一相關數據的標準,形成大的監測監管云平臺,提供當地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及時的執法行政和決策依據。利用云平臺構建突破地域、環境、時間的束縛,達到多種用戶端、多廠家設備有機兼容,形成省市縣各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安全播出調度機構、播出機構共享數據,提高數據利用率,減少重復建設,并為將來的國家大的統一平臺提供數據。
(3)進一步推進地市縣廣播電視監測監管(監測臺)機構的建立,我省現有大部門地市還沒有成立相應的監測監管機構,業務普遍放在當地廣播影視行政機構,由于地市縣級從事行業的人員少,業務多,無法形成從上至下的對安全播出業務進行管理,光依靠省級機構深入的業務進行深化。
廣播電視和新媒體技術還在不斷的發展,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安全播出中的技術應用也就要相應的跟進,安全播出采用的技術發展取決于廣播電視及新媒體的制作、播出、傳輸的技術。就要不斷的開展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技術的研究和創新,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信息化、自動化的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