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健
摘 要:目前道路交通事故頻發,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該文針對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特征及緊急救援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對道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的對策進行探討,幫助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損失。
關鍵詞:道路交通 交通事故 緊急救援 對策
中圖分類號:U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b)-0096-02
Abstract: The traffic accident frequency at present,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ecurity caused great threat.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 traffic accident, and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process of emergency relief, through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oad traffic accident emergency rescu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uccess rate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posi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oad traffic the traffic accident emergency rescue countermeasures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車輛擁有數量越來越多,車輛在帶給我們巨大便利的同時,道路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加。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世界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數基本保持在50萬人左右。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非自然死亡人數的25%左右,已然成為世界最大公害[1]。造成道路交通事故有多種因素,其中最為主要的是由于交通事故緊急救援不及時和措施不得當而引起的。由此可見,加強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的緊急救援工作,是十分迫切的。
1 道路交通事故及其特點
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是道路、氣候、車輛、人為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而引起道路上的車輛相撞、起火、落水等事故,造成經濟損失、人員傷亡的災害。
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事故發生頻率較高且偶然性大。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受路況、車況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事故隨時隨地都有發生的可能。
(2)事故易引發火災、爆炸或引發二次事故。在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同時,常伴隨火災、危險品泄漏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及更大的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后,不及時、不規范地進行警示標志設置,也極易造成后續車輛因避讓不及而引發二次交通事故[2]。
(3)事故造成財產損失、人員傷亡較大。由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事發地經常是在高速公路或國道上,往往由于車輛行駛速度快、運動能量大、沖擊力強,一旦發生事故造成駕駛員和乘客傷亡的概率極大。如果汽車失控墜入江河、懸崖,群死群傷的現象也及易發生。
(4)事多情況多數較復雜,救援難度大。由于事故現場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如車輛受損造成變形嚴重,以及由于變形引起的危險化學品泄漏等情況的發生,致使救援難度相對較大。
2 道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中存在的問題
2.1 救援不及時,實戰經驗及裝備不足
在我國交通事故救援工作中,由于救援信息網絡化建設的不完善,導致救援信息不能及時準確的傳出。由于救援信息不能及時發出,可能加重受傷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由于信息滯后,事故發生地點的不確定性,部分救援人員對特殊事故現場了解不足,平時開展相關實戰演練的機會較少,錯過了救援的最好時機,導致救援效率不高。
另外,我國一些農村地區道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裝備和技術也較為落后,缺乏救援資金,而且,救援力量不集中。這些影響因素會大大延誤寶貴的救援時間。
2.2 救援職能交叉,緊急救援體系不完善
建立完整的緊急事故救援體系,是保障在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可以進行快速、有效的緊急救援。而道路交通事故的救援工作涉及諸多部門,如:消防部門、交警部門、醫務部門、特殊物品的處置部門等等,一般情況下,這些救援部門很難達成一致的相互協調的工作機制,一旦面對緊急事故,在處理時各自分工不明確,相關機制不完善等相關問題,這樣一來,各個部門救援工作都得不到有效發揮,嚴重影響救援效率。
2.3 救援預案不完善,救援難度大
目前,我國雖然對救援單位編制了相應的緊急救援預案,但事故救援預案按死亡人數和財產損失作為預案的啟動條件,因為交通事故發生時,往往是無法預知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致使有些預案不太符合實際。
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后,大批車輛被堵塞,現場交通秩序非常混亂,前方路段的引導工作很難進行,易產生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擁堵問題。救援人員與大型救援設備也會由于道路堵塞而無法輕易進入事故現場,從而加劇了疏散和人員救治的難度,以上公路交通事故產生的不利因素都會給救援工作增加困難[3]。
3 道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的對策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損失和人員傷亡,盡快恢復道路交通的正常運作,降低事故可能帶來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失,在道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時必須考慮周到、全面協調、科學決策。
3.1 建立高效的緊急救援系統
在救援過程中,消防部隊應將各種信息與通信資源進行完整的系統集成,應聯合各行業部門的救援力量,建立和完善統一指揮、統籌調度的工作機制,將110報警服務臺、119火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報警臺納入統一的指揮調度系統,明確各自的職責和任務,形成統一的調度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力量優化,確保救援行動快速、高效、準確,形成強大的戰斗力。endprint
3.2 了解事故發生情況,加強事故現場的交通管制
做好事故的受理,首先應問清事故的詳細地點、事故周圍環境以及被困人員的大概情況、是否發生火災、現場是否有化學危險品泄漏的情況,以便道路交通事故的搶險救援指揮員,能及時、準確掌握事故現場的情況從而提高其到場后的決策的速度。同時,應及時與交警部門取得聯系,加強對事故現場的交通管制,為現場的搶救工作提供良好的秩序。事故處理結束后,撤銷對事故現場的交通管制并提供交通恢復信息的服務。
3.3 正確運用戰術,發揮消防特勤器材的優勢
在出現交通事故后,消防車輛應該選擇最為便捷的路線快速到達事故現場。對于事故救援路線的確定,不能簡單地采用最短路徑算法。因為在交通事故救援中,時間的確定不僅僅依賴于道路的長度,還依賴于道路狀況以及交通流情況。到達事故發生地點進行救援時,應該根據車輛具體的受損程度選擇不同的破拆工具,進行車輛破拆時,為了掩護救援人員展開工作,應該使用霧狀水流以及冷卻油箱,并使用沙子、泡沫進行地表燃油覆蓋,避免由于金屬碰撞、切割產生的火花而引起油蒸汽爆炸。
3.4 加強黃金救護制
加強第一時間出動,對于受傷人員的搶救速度越快越及時,病危的傷員保住生命的可能性就越大。可是往往交通事故發生后,首先到達現場的通常是過往的車輛司機和乘車人等非專業機構救助人員,這些人員才是最有機會、條件在“黃金1小時”內采取救援措施來搶救傷員的人。因此,對每個申請考取機動車駕駛執照的人加以培訓,讓其接受醫療組織的急救培訓,以達到熟練掌握在交通事故現場對傷員的初步救護技能。
4 結語
道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作為交通安全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對于保障交通運輸系統的正常運行,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道路交通事故救援體系的研究旨在提高效率,減少延誤與事故損失,使事故救援朝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佩昆,張樹升.交通管理與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85-186.
[2] 李振.從“10.7”濱保高速車輛事故談高速公路消防救援[J].中國應急救援,2012(2):48-49.
[3] 樊榮聲,陳志昂.高速公路災害事故現狀及搶險救援對策淺議[C]//.中國消防協會.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512-514.
[4] 雷蕾,賀小軍.汽車火災的分析與撲救對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4, 23(S1):181-182.
[5] 顏明治、程彬.城市突發大型災害事件的院前急救[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5,14(2).
[6] 管滿泉.論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構建[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6,4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