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晶
摘 要:現階段,中專語文科目的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種種問題對于中專語文科目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具有不良影響,就此現象,本研究對中專語文在教學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探討相應的改善措施,從而改善中專語文在教學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中專語文 教學 現狀 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b)-0125-01
對于中專學校而言,語文教學屬于基礎科目的一門,而中專學生大多重視其相應的專業學科,因而忽略的語文科目[1]。但是如今不少中專學生在畢業后仍無法寫好自我推薦書,語文基礎不扎實的情況十分普遍,這一現狀無法滿足社會對于中專畢業生的要求,因而挖掘中專語文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改善措施顯得十分必要。
1 中專語文科目的教學現狀分析
1.1 學生方面的現狀
(1)缺乏明確的學習動力。不少中專學生均認為語文課程不如專業課程重要,因此忽視了語文科目,缺乏學習動力。此現象十分不利于學生對于語文科目的學習。
(2)缺乏學習興趣。在中專學校中,大部分語文教師均認為,對于中專生而言,其最主要的是解決畢業后的就業問題,因此僅需要對專業課教學加以重視。而語文教師若存在這一種思想,易導致其在語文科目的教學過程中具有過于隨意的情況,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過于單一,無法引起學生對于語文教學活動的興趣[2]。
(3)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均無朗讀課文這一種學習習慣,且在學生的桌面上,英文詞典隨處可見,但漢語詞典卻十分少見。
(4)缺乏扎實的語文基礎。大部分中專學生的語文基礎均比較薄弱,因此對語文教學活動提不起興趣。
1.2 教師方面的現狀
(1)教學觀念過于落后。許多老師在語文教學中,常喜歡在教學內容中增加自己的理解與方法,此行為極易導致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形成思維定勢,使其可明白課程中所教授的內容,但卻無法自行理解,活學活用。教師的教學觀念中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該教學觀念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教學內容過于單一。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太過單一,未能結合社會需求現狀,傳授學生實用的語文知識,在教學中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使學生在畢業后未能掌握實用的知識,無法處理工作中的文書。
(3)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目前,在中專語文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老師主動,學生被動的這一教學模式仍十分普遍,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對語文課堂感到厭倦、枯燥。
2 改善中專語文科目教學現狀的措施
2.1 對學生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1)學習目標的明確。學習目標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而言,就相當于一艘船的羅盤,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使學生可朝著目標方向努力。在制定學習目標時,需要對目標的難度進行考慮,確保學生通過努力后可完成該目標。在確定學習目標后,教師應對學生積極引導,激發其對語文學習活動的興趣。
(2)激發學生對語文科目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投入到語文學習中的最佳動力,若學生對語文課程具有無趣、乏味、不耐等同不良情緒,自然會對語文課程感到厭煩。因此,教學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應給予學生正確引導,使其投入情感進學習中,此外還可創新教學方法,例如采取分層教學、互動教學等,使學生通過學習有所收獲,進而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并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
(3)幫助學生培養其良好的朗讀習慣。朗讀課文除了可學習到知識的途徑外,還是感受作品中所含情感的一個過程。學生養成朗讀課文這一個習慣,有利于提高其內在涵養。因此,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大聲朗讀,并給予學生布置朗讀任務。
2.2 對教師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1)對教學內容進行改善。中專語文的教學活動,除了要教會學生欣賞詞句以及文章表面所描述的以外,還要教會學生去體會隱藏在文章中的情感,使學生通過課文學習后有更深的體會,領會語文文章中的奇妙之處。因此,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的過程中,需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考慮,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開拓,并增加教學內容的相關材料,確保教學內容的適用性。
(2)創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首先,端正對中專語文科目的教學理念,不應忽視中專學校的語文科目,對于語文教學、專業教學等均給予相同重視,認真對待語文教學。其次,在中專語文的課程教學活動中,充分掌握語文教學特點,并就中專語文教學現狀提出合適的學習對策。在語文教學中采取人文教育,在課堂給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使學生可對文學作品進行理解與思考,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
(3)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首先,教師可適當學習中專學生專業課程的知識,通過掌握一些專業知識而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并可在教學活動中適當結合專業知識,從而縮短語文課程以及專業課程之間的差距,使學生更易于接受。其次,了解學生的心理,從而對語文教學合理安排,從根本上提高語文課程的教學有效性。
3 案例分析
以《匆匆》的課堂教學為例,該文章屬于現代散文,教師在開始教學活動前,可指導學生先進行課文朗讀,從而對課文有大致的了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與學生進行課文研討期間,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課文的關鍵詞句,進行語言揣摩,并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另外,在教學期間,可以相似的課文進行對比,使學生組成小組對兩篇類似文章進行討論,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王國勇.中專語文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成功(教育),2010(10):251.
[2] 劉雪莉.對于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改革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9):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