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宇
摘 要:發酵分析是一門以進行分析方法的實際應用和研究以及操作技能訓練的為目的微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由于學情、觀念等轉變,嘗試對發酵分析進行教學改革,通過整合優化課程體系,精選教學內容;建立多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著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等方面的改革,經過一輪嘗試,取得了各方面的提高。
關鍵詞:發酵分析 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b)-0148-01
發酵分析是微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以進行分析方法的實際應用和研究以及操作技能訓練的為目的的課程。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產品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副產物的分析測定,從而指導實際生產的目的。但由于目前教學存在的問題,例如:教師的教育理念不適應學情現狀,不適應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一些專業的專業定位和服務面向仍然迷茫,專業(群)之間的相互支撐作用尚未顯現。因此,我們要針對發酵分析目前的現狀,結合微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特點[1],采取改進教學方法、優化理論教學內容、規范實踐操作、加大技能培訓力度、等措施[2],顯著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 結合學情進行觀念的轉變
由于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生源及培養目標不同,加上社會上有些用人單位只片面的追求高學歷,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往往會把這種差異看作是自己的劣勢,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一種消極的心態[3]。從而產生敷衍應付的態度,學習興趣低。另外,在傳統教學中出現“重理論、輕實驗”的傾向[4],這都不利于我們高職高專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因此,加強對學生素質及實踐技能的訓練,以學生為本位,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轉變,在課程改革中是重中之重。我們在培養微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學生的同時,教學觀念也要盡快轉變。
2 改革的方法
2.1 整合優化課程體系,精選教學內容
通過對人才培養的綜合分析,實行校、政、行、企四位合一。我院的微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也進行了優化調整,多元融合,學做一體。培養能進行發酵生產工藝及設備操作,具有一定產品質量控制技能及生產現場管理等一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為目標。
在以往的教學中,開設微生物、分析化學等基礎課,白酒生產技術、發酵設備等專業課,但是由于最后一年為下廠實習,因此出現專業課滯后的問題。在優化教學體系過程中,除一部分的理實一體教學外,獨立設置了實踐教學環節,在實踐教學設置過程中,由低級到高級選擇是適當的內容開展實踐教學,而所選擇的的實踐教學是以企業項目和實踐項目為載體開展,這樣既體現了“任務驅動、項目導向“也使學生能夠提前接觸專業,強化實踐意識,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帶著問題進行后續學習。我們所選擇的的教學實訓項目都是通過企業調研,團隊教師研究后,以任務的形式給學生下達。
2.2 注重實驗環節,建立多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
2.2.1 基礎實驗
基礎實驗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教學的重點是掌握常見儀器的使用、維護,以及基本操作規范,并能理解基本實驗現象[5]。在白酒生產技術過程中,前期原料的選擇部分,安排的基本實驗有玻璃儀器的使用、分析天平的使用、溶液的配制等。
2.2.2 綜合性實驗
綜合性實驗是指在白酒生產過程中用于原料、輔料,半成品,成品所涉及的相關實驗。這些實驗是借鑒企業生產模式開展,目的是使學生靈活運用基本的理論知識及專業知識,結合實際生產來設計實驗并開展檢測。通過這樣教學設計讓學生掌握實驗室條件下整個發酵工程的控制以及通過具體的檢測學習生產實際中個指標的控制及分析能力,鍛煉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2.2.3 技能提升實驗
技能提升模塊,主要是培養學生獨立設計實驗的能力,撇養血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與探索精神。例如葡萄酒生產、腐乳的制作等模塊,讓學生自己選擇。然后對自己選擇的項目,從準備到生產全部自行設計,包括生產條件以及檢測。
3.1 著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3.1.1 資料查閱能力
查閱資料是一種技能,是在不斷地查閱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必須讓學生親自去嘗試才能得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際項目引導讓學生學習資料查閱,也可以采用任務驅動式,設計相應的作業單,對學生的活動過程進行管理與指導。通過整個學習過程中資料匯總及研究,提高學生資料查閱能力,從而提高自學能力。
3.1.2 任務分解能力
將每個模塊分解為幾個項目,而每個項目都有相應的任務書,當任務書下達后,學生要以小組為單位,對任務書進行解讀,然后將任務書中的任務進行分工與安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要以所學專業知識指導來進行分工,這樣既可以鞏固理論知識,又可以將理論知識落實于生產實踐。另外,通過分解工作任務,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
3.2 重點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3.2.1 儀器使用規范化
教學中從簡單的玻璃儀器到高端的分析儀器,我們不僅要規范學生的使用方法,還要規范儀器的維護方法。例如,分析天平的使用練習過程中,我們通過視頻、演示讓學生掌握規范操作后,進行練習,而且在之后的檢測過程中,定期對天平進行校正與維護,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僅能夠鞏固掌握天平的使用,還能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2 檢測任務標準化
在制定項目時,關于檢測的內容,主要方法的選擇與結果的判定均來源于國家標準。當任務書下達后,學生要查閱資料,除了查閱相關書籍,主要還是學習標準,對標準進行解讀,然后根據標準的要求進行樣品處理、樣品分析、結果判定。
3.3 加強學生團隊意識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每一個任務下達后,我們都要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分解任務書,然后共同設計方案,在執行方案過程中,也要讓學生自己進行分工。當任務完成后,每個小組要進行結果與誤差分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每一個任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的,而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在改革過程中,學生學習的積極能動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經過一輪的嘗試,走上工作崗位的經過教學改革的同學,都得到了企業和社會的認可。
參考文獻
[1] 陳麗麗,周會萍,王松濤.“工業發酵分析”課程教學改革[J].新鄉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6).
[2] 晏磊,陳鵬,張爽.發酵工程實驗教學改革與實效分析[J].甘肅科技,2011(10).
[3] 蔡麗萍,徐輝,徐凱,宋偉鵬.從說課看高職高專院校學情[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8).
[4] 楊洪一,付月月,汪春蕾,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微生物實踐教學改革[J].安徽農業科技,2012(4).
[5] 向福,袁婷,項俊,等.淺談發酵工程實驗教學的改革[J].教改創新,201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