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梅
摘 要:從公共圖書館對弱勢群體服務的發展趨勢出發,分析我國公共圖書館對弱勢群體服務的主要形式和存在的問題,探討我國公共圖書館進一步提高為弱勢群體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弱勢群體 讀者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b)-0190-02
2011年初,文化部、財政部出臺的《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2011年底前,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這意味著普通公民能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服務,經過幾年的努力,公共圖書館的“平等、免費、開放”的服務理念得到了進一步的貫徹和落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但一些不足的方面也隨之浮出水面。即對弱勢群體的服務方面有很大的不足。
在《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指出:“公共圖書館應該在人人享有平等利用權力的基礎上,不分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國籍、語言或社會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服務。公共圖書館必須為那些因各種原因不能利用普通服務的用戶,例如小語種民族、傷殘人員、住院人員或被監禁人員,提供特殊的服務和資料。不同年齡的用戶群體都應該能夠找到與其需要相關的資料。”因此,為弱勢群體開展服務,是圖書館精神的內在要求,也是圖書館必然的職責。
我國公共圖書館有計劃的為弱勢群體開展服務,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經過20余年的發展,在總體上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還是存在很大的不足。筆者對當前公共圖書館對弱勢群體的服務現狀進行了探索分析。從對老年人、農民工和殘疾人等的服務角度進行了探討研究,希望能為進一步提高這項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
1 公共圖書館為弱勢群體開展服務的現狀
在2011年以前,圖書館的收費造成了圖書館服務的不平等,尤其是影響了老年人、農民工和殘疾人等社會弱勢群體平等利用知識資源的文化權利。隨著公共圖書館的免費開放,現在費用障礙解決了,但是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 公共圖書館的宣傳工作不到位
圖書館宣傳工作的缺乏致使大部分農民工、殘疾人等想學習知識、提高技能都不知道到哪里可以名正言順的免費看書,只能在超市里和新華書店里閱讀,而書店里的圖書資源相對于圖書館來說則相差甚遠。新華書店里的圖書也是只能閱讀不能借閱,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現代網絡的無限拓展,使得信息爆炸式增長,而由于網絡信息的無序性、重復性及大量垃圾信息和無效信息的存在,使得人們無所適從。而對很大一部分的老年人而言,對圖書館的認識模糊,還停留在只是看報、借還圖書的場所。不知道圖書館除了具有閱讀、借還、信息傳播功能之外,還分擔著教育、娛樂、休閑等多項功能。他們不知道圖書館資源建設的現狀是怎么回事,對圖書館服務功能缺乏了解,即使有的讀者急需書刊資料,也很少主動到圖書館查找。
1.2 對弱勢群體的特殊文化需求的關注不夠,文獻資源不足,圖書品種不全
在我國的公共圖書館中,尤其是基層的公共圖書館中,關于針對農民工、殘疾人的文獻資源有著很大的缺口,種類參差不齊,比如農民工感興趣的農業實用科技類圖書甚少,致富經營類和提高技能方面的圖書也不多。而專門為殘疾人服務的閱覽室及相關書籍就更少了。
1.3 服務不到位、缺少服務熱情、服務方式陳舊等等
許多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為老年讀者、農民工和殘疾人的服務方式是被動的、單一的、有局限性的,缺乏創新精神。只是局限在以往的傳統的閱覽報刊、借還書刊等服務項目上,沒有做到主動、熱情、耐心、周到地為他們服務。
2 公共圖書館為弱勢群體開展服務的可行性措施
2.1 優化社會環境,營造良好氛圍
據統計,在現階段,老年人占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到館總人數的73%,全國農民工大約有2.6億人,根據中國殘聯統計推算,截止2010年末我國的殘疾人總人數為8502萬人,如此龐大的讀者群及潛在的讀者群,只是因為我們的服務工作沒有做到位,而被圖書館拒之門外,與圖書館失之交臂,這是我們圖書館工作人員的重大過失。面對弱勢群體數量龐大、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個人需求復雜多樣等等特點,面向該群體的優質服務活動,單靠圖書館自身的力量遠遠不夠,應該聯合各級政府和新聞媒體一起,共同推動該項活動,公共圖書館應加強與政府主管機構的溝通與交流,爭取政府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通過提供無障礙設施和無障礙閱覽區,開展適合弱勢群體(主要是殘疾人)的館藏設施建設和文獻資源建設,在有些公共圖書館中,無障礙設施已經較為完善,輔助設備也越來越先進,很多都配備了盲人專用的讀屏軟件。而盲文書籍也是各館館藏的一大亮點。充分保障了殘疾人自由利用圖書館的權利。公共圖書館應該利用一切宣傳手段推廣自己,加強新聞媒體的作用,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它們的覆蓋面廣,社會影響大,對于增強圖書館各項活動的輻射力和知曉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針對現代農民工上網普及率高的現狀,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弱勢群體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2.2 強化公共圖書館的自身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根據弱勢群體的心理特點提供服務。老年人及農民工的心理特點雖然不同,但需求是相同的,就是對涉足新的知識領域,掌握新的技能熱情高漲。老年人是有大把時間,為充實晚年生活,想要學習電腦、外語、駕駛、書畫等等,而農民工及殘疾人則是為了多掌握謀生、創業的技巧,也對各種新知識新技能熱情高漲。公共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培訓活動和主題知識講座。在現實生活中,許多老年人仍被隔絕于信息時代之外,不能進行簡單的計算機操作,如收發電子郵件、文件傳輸、信息查詢等。應該多針對老年人的特點及需求增加老年人培訓基地,舉辦免費的電腦技術培訓班、山水畫、書法、攝影、聲樂、舞蹈、中醫保健、法律知識等等的培訓班。說是老年人培訓基地,當然也可以吸收對這方面感興趣的其他弱勢群體讀者(包括普通讀者)參與。針對農民工及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特點及需求舉辦各種主題知識競賽,主題的確定可通過前期的調查訪談從弱勢群體所關心的、感興趣的或有利于自身素質提升的方面來選擇,可以是宣傳所在城市文化與公共知識方面的,可以是權益維護與社會保障方面的,也可以是某一職業領域方面的技能或知識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知識性、參與性、趣味性與弱勢群體讀者所關心的主題緊密結合起來,幫助他們開發多種潛能,推薦有效的信息資料,讓他們體會到圖書館服務的愛心、耐心和用心。加深弱勢群體讀者對圖書館的了解,從而提高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endprint
破除陳舊的服務方式,提供積極主動的服務活動公共圖書館應該積極尋求與區域內各單位的合作,擴大圖書館服務范圍,應該在區域內現有的分館外,額外增加主要針對弱勢群體的各社區、企業等地方的分館、閱覽室,運用圖書流動車,巡回送書、及時把新書、好書送到基層分館、閱覽室。現在很多老年人退休后承擔起照顧孫輩的責任,沒有時間去圖書館,但是社區的圖書閱覽室臨近居民住宅區,不管是閱讀還是借閱都極其方便,在圖書的推薦方面,根據老年讀者的身體狀況和興趣愛好,推薦有效的信息資料,如有關老年病的防治、醫藥常識、急救護理、飲食調養、衛生保健、運動鍛煉等方面,還有許多老年讀者對嬰幼兒養育、青少年強健身體、增長見識、家庭教育方面的書刊需求較多。圖書館應有針對性的提供老年讀者需要的文獻資料。而農民工的用人單位主要集中在企業,但是大部分的企業沒有圖書室并缺少圖書資料,這就需要圖書館配合相關政府機構,協助用工單位大力改善農民工閱讀學習的環境和條件。現代農民工文化程度比以往有明顯提高、上進心較強、對新事物吸收能力較強,對信息的需求也非常廣泛,但是因為沒有正確的引導,容易瀏覽各種庸俗、低俗的書刊和網絡信息,甚至沉迷于網絡聊天和游戲。這不僅對于他們的生存和發展非常不利,而且還會為社會埋下一定的安全隱患。針對這些特點,圖書館應該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將社會保障、醫療保健、婚戀家庭、子女教育、技能培訓、創業理財、心理健康等等方面的書籍、信息送到他們的手中。幫助他們克服閱讀中的盲目性,鼓勵他們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知識、提高個人技術水平。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知識性、教育性、公益性職能,豐富各個分館的藏書量和借閱量;以提高弱勢群體的參與度和社會影響力。提高圖書館自身的地位,贏得社會的好評。
3 結語
加強為弱勢群體的服務,需要政府、社會和業界的共同努力,非一日之功。充分認識、理解和尊重弱勢群體,深入研究,從政策、理論和實踐上多層次、多角度逐步完善,保障弱勢群體的權利。不斷運用高新技術提升圖書館的管理、業務建設和服務水平,為弱勢群體讀者提供不同層次的現代化服務,是推動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需要,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劉穎.圖書館服務老年讀者的現狀與舉措[J].圖書館學刊,2013(10).
[2] 李霞.公共圖書館為殘疾人開展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11).
[3] 劉瑞芳,武曉麗.公共圖書館開展新生代農民工閱讀推廣服務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