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孟令燕
摘要:圖書館(室)是校園內書籍齊全、資料廣泛的信息集散地,是相對獨立的教科研機構,直接面向師生提供高尚的文化娛樂和其他信息服務,通過潛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引導師生,是教師繼續教育的基地,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另一個課堂,為全面提高師生整體素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科研的科學發展。利用信息技術網絡優勢,高效利用中小學校圖書館(室)資源擴大學生知識面,是開展綜合性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方法。
關鍵詞:圖書館 圖書資源 培養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a)-0149-01
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基礎教育體系趨于健全,中小學校均配置了圖書館(室),圖書館(室)是校園內書籍齊全、資料廣泛的信息集散地,是相對獨立的教科研機構,直接面向師生提供高尚的文化娛樂和其他信息服務,通過潛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引導師生,是教師繼續教育的基地,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另一個課堂,為全面提高師生整體素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科研的科學發展[1]。
1 中小學校圖書資源的現狀
中小學校圖書館(室)是重要的文化教育陣地,是學生養成性教育的重要途徑,圖書館(室)通過多樣化的信息服務,構造優良的文化資源環境,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揮著積極帶動作用。通過調查筆者認識到,現在的學生生活在信息多樣化時代,獲取信息的渠道廣泛,不再單純依靠書籍來擴展知識面,電視、電腦等媒體的吸引力明顯強于形式單調的書籍;另外,占有一定比例的家長因應試教育的逼迫,潛意識里認為看“閑書”必定影響學習成績。這些因素促成了目前各中小學校圖書館(室)多被閑置,究其原因有兩個大的方面:一是藏書建設滯后于讀者需求,藏書數量不足,圖書陳舊、湊數圖書占比較大是普遍事實,藏書結構的不合理性磨削了學生閱讀興趣;二是圖書管理及指導教師多為兼職制約了圖書資源的高效利用[2]。
2 借助信息技術提高學校圖書利用率
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隨著社會的發展,得到了突飛迅猛的發展,這種社會環境下,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已拉后了時代要求,通過高效利用中小學校圖書館(室)資源擴大學生知識面,是開展綜合性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方法[3]。
近年來,人們提出“數字圖書館”這個概念,即是電子化的圖書館,是為了適應現代信息社會需求創設的。數字圖書館較之傳統圖書館有較明顯的優勢,可以存儲大量的形式各異的圖書資源信息,中小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等媒介訪問并獲得有效信息,并且不受地緣限制。在各中小學校建設數字圖書館不僅可以向中小學生提供包括傳統圖書館的功能和作用,還借助現代信息載體傳播其他信息資源,提供綜合的學科信息訪問服務。在各中小學校借助網絡微機室這一平臺,將電子化的圖書資源公用共享,適當投資配備電腦檢索網絡軟件平臺,中小學生通過檢索學科關鍵詞,即可以獲取相關信息。這樣做有多項優點,一是省略了傳統圖書館(室)經過檢索、找書庫、按檢索號尋找圖書等多道工序,簡潔且便利;二是改變了傳統圖書館(室)規模有限、位置固定、借閱時間受限等制約因素;三是節約了投資到實體圖書館(室)的建設及購買紙質圖書的費用,而且還避免了資源的破損、丟失、損污等不可避免的損耗;四是規避了傳統圖書館(室)一本書同時只能一人借閱的弊端,同一本書放在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器上可以同時被多人借閱且不受限制,這就大幅度的提高了圖書信息的利用率;五是數字圖書館作為用數字技術處理和存儲各種各樣圖文并茂圖書等信息的載體,并不局限于傳統圖書館(室)的電子版替代品,目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實現數字圖書館跨庫無縫連接和智能檢索等功能;六是通過各中小學校將自建的數字圖書館互聯共享,那么不僅可以實現各中小學校師生跨地域查閱相關資料,而且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教育的城鄉均衡發展,教育者還可以通過對話平臺教學相長[4]。
筆者相信,隨著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各中小學校將改變現在封閉的辦館模式,從小范圍共享起步,最終達到全球共享,做圖書領域的“互聯網”。
3 利用圖書資源搞好學生養成性教育
在學生養成教育方面,中小學校圖書館(室)提供了重要的知識支撐。中小學生可以通過直接的感官體驗獲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教育經驗。它與傳統的學科課程學習和思想教育相互啟迪,互相依存,互為補充。學生通過潛移默化的圖書閱覽陶冶情操,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通過向學生推薦優秀圖書啟迪成長成才。中小學校圖書館(室)收藏有優秀讀物,普遍屬于思想健康,格調高雅,意境開闊,是優秀的思想品德教育資源。學生閱讀的過程,可以得到崇高精神及高尚品德的熏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健康的心靈美與完美的人格魅力。
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各中小學校以學校圖書館(室)為依托,以大量的優質圖書資源為載體,通過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鍛煉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他們徜徉在人文關懷的書海中,教師可以適當予以引導,為學生選配合適的配方,讓學生逐步養成讀書習慣,提高社會認知度,通過內在美的素質訓練,提升學生素質氣場。
通過為學生推薦閱讀科普讀物提升學生科學認知度。向學生推薦閱讀科學發展史、科學普及讀物和科學家傳記等方面的書籍,可以激發學生科學探究興趣和豐富的想象力,引導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科學技術素養的形成與提高,而且可以進一步彌補應試教育缺憾[5]。
4 結語
通過搞好閱讀活動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現代社會不僅要求人類勤于學習,還需要學生養成潛心鉆研、獨立思考的終身學習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又可以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清清.提升數字化圖書管理人員素養促進中小學圖書管理事業跨越[J].大觀周刊,2012(26).
[2] 孫阿茹娜,袁曉龍,中小學圖書資料室建設問題與改進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1).
[3] 王永連,利用圖書資源激發學生課外閱興趣[J].讀寫算,2013(21).
[4] 陳德卿,淺談中小學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J].現代企業教育,2013(16).
[5] 竇玉滿,高琴,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