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祥
摘 要:通過對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發(fā)生運動損傷情況的觀察研究,闡述了羽毛球運動的致傷因素、運動損傷的易發(fā)部位;針對性提出了預防運動損傷的措施和預防原則;概括了運動損傷的一般性處理方法。為指導今后高校羽毛球運動教學,有效預防運動損傷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羽毛球教學 運動損傷 預防 處理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a)-0152-01
羽毛球運動因其獨特魅力深受高校學生的喜愛,在帶給越來越多的人快樂的同時,也經常出現一些不同程度的運動傷害,如手腕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腰肌損傷等。現實當中,多數人喜愛憑自己的感覺和習慣打羽毛球,用以往的錯誤姿勢在打羽毛球;不注意動作的規(guī)范性和運動的科學性,這成為運動損傷的主要因素。羽毛球教學和運動中常見的損傷,絕大部分屬于軟組織損傷,主要涉及肌肉、韌帶、筋膜、關節(jié)囊、肌腱和腱鞘等;損傷的種類包括拉傷、挫傷、扭傷、撕裂傷、擦傷、脫臼等,常見的損傷比如膝關節(jié)損傷、大腿肌肉拉傷、腰肌扭傷、踝關節(jié)扭傷和跟腱斷裂等急性損傷。
1 羽毛球常見運動損傷部位和預防措施
1.1 手腕關節(jié)損傷的預防
在羽毛球運動中,手腕關節(jié)損傷是較容易出現的,由于羽毛球的技術要求,無論是擊打、扣殺及吊、挑、推、撲、勾球時都要求手腕有基本的后伸和外展的動作,手腕在這種快速的后伸,鞭打動作中,還不斷做出不同角度內,外旋及屈收動作,因而手腕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三角軟骨盤不斷受到旋轉輾擠造成損傷。因此,在進行羽毛球運動中,應該長期注意手腕的準備活動。手腕損傷的防治措施:第一,可用小啞鈴或沙瓶負重做腕部練習,以每次練習出現前臂酸脹為止,增加腕部力量,次數與重量視個人情況。第二,加重球拍的重量繞“8”字練習,以加強、改善腕部的肌肉活動能力。第三,運動較激烈時,可以帶上護腕或彈力繃帶保護手腕關節(jié)。
1.2 膝關節(jié)損傷的預防
羽毛球的運動特點,決定了膝關節(jié)在短距離內要瞬間變向,側身及前屈、后伸、起跳、跨步、后蹬,要不斷承受劇烈牽扯力,一旦某個動作不協調和過度用力、過度疲勞就易引發(fā)膝關節(jié)損傷。而且,膝關節(jié)損傷發(fā)生率和復發(fā)率較高。在預防上,可以采用靜力或負重半蹲訓練,增加膝蓋部位的力量,減小其勞損的可能性。做這項力量練習時,可佩戴護膝,膝關節(jié)彎曲角度可由小到大,直到雙膝感覺疼痛為止,每次堅持幾分鐘,再慢慢加大角度,以出現股四頭肌輕微的抖動作為練習極限。
1.3 肩肘關節(jié)損傷的預防
肩關節(jié)是人體最靈活、也最脆弱的關節(jié);很多控制手指,手腕和前臂運動的肌肉都附著在肘關節(jié)周圍;在羽毛球技術動作中,揮臂、抬臂、伸臂和屈腕、旋前臂的動作比較多。肩肘關節(jié),稍不注意就極易發(fā)生運動損傷。因此,在羽毛球運動中,加強和保護肩肘關節(jié),預防運動損傷和肩關節(jié)勞損尤為重要。第一,注重發(fā)展肩部力量和柔韌性,可將一定重物置于肘部,平舉至與肩同高堅持一定時間,進行多組練習,每組間歇要放松,放松時間可進行肩部的繞環(huán)、正壓和反拉練習。第二,加強肘關節(jié)力量練習,常見方法是保持肘部稍微彎曲,做俯臥靜立支撐練習。
1.4 踝關節(jié)損傷的預防
在教學過程中,踝關節(jié)損傷以慢性的踝關節(jié)勞損為主,表現在活動開始時疼痛,活動后減輕,大運動量后加劇,踝關節(jié)有酸痛和刺痛感。預防改善踝關節(jié)損傷措施:運動前注意熱身,注意鞋要松緊適度(不能太松);運動中注意避免足部過度疲勞。盡量減少騰空跳起,必要時可使用護踝等用具加強防護;也可通過負重提踵、足尖走等練習方式,加強踝關節(jié)周圍肌肉力量。
1.5 腰肌損傷的預防
羽毛球運動中,腰部處于不斷地過屈或過伸運動中,在重復快速完成這些動作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過于放松,動作技術錯誤、準備活動不充分,就容易造成急性腰扭傷的發(fā)生。預防腰肌損傷,首先要重視和做好準備活動,使腰部肌肉力量和協調性得到提高;其次,要掌握好正確的技術動作,特別是扣殺球、后退步殺球等伸展動作,腰肌不能完全放松;再次,平時要加強腰部力量和柔韌性練習,提高腰肌力量。
1.6 其他身體部位損傷的預防
在羽毛球運動中,還有大腿肌群肌肉最容易拉傷。平時,要增加大腿肌肉力量訓練、加強肌肉伸展度的訓練,可杠鈴負重前后交叉跨步練習,負重左右腳向前、向后、向側方提腿練習。預防肌肉拉傷,運動前必須做足準備活動,應根據自身的情況確保運動量充分;要正確掌握技術動作,要在完全掌握技術要領后再進行大運動量練習。此外,比賽中要預防眼損傷的發(fā)生,特別是在打出一個吊高球而對手可能是扣殺的時候;因此,在網前等待來球時可以將球拍舉在面部前方,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2 預防運動損傷的一般原則
2.1 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一般準備活動控制在15 min以上,可采用繞場地熱身慢跑、關節(jié)環(huán)繞運動等,特別是手腕、肩關節(jié)、腰部、踝關節(jié)、大小腿等容易出現損傷的部位要充分活動開。在秋冬季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準備活動的時間更應延長。
2.2 掌握并合理使用正確、規(guī)范的技術動作
改變憑自己習慣和長期錯誤姿勢打球,自覺學習和掌握較規(guī)范的基礎技術動作,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關鍵;不僅能促進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且還是預防和減少羽毛球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
2.3 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控制好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
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關注運動安全,預防運動損傷。如運動或比賽過程中,羽毛球上脫落在場地內的羽毛要及時撿出場外;球員大量出汗,滴落在地面的汗水要及時抹干,以防不注意滑倒受傷。在身體疲勞時要減少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有傷病在身要停止運動。運動進行完,要養(yǎng)成積極整理放松的習慣,加快運動后疲勞的恢復。
2.4 加強對運動損傷的了解,預防運動傷病加重和復發(fā)
注重加強對運動傷病的了解和運動損傷知識的積累,發(fā)生運動損傷后未康復前,不能繼續(xù)運動,否則,造成同一身體部位多次損傷、傷病加重和復發(fā)。
3 運動損傷后的一般處理
第一,在羽毛球運動中,當出現任何一種運動損傷時,應該立即停止運動,查看和了解傷病情況,以便處理。
第二,當運動損傷是一般性的肌肉拉傷時,可立即對損傷的部位進行冷水沖洗或冷敷處理,切忌不要立即進行按摩和熱敷;如有必要按摩、熱敷或外敷藥膏,一般至少在24 h以后進行。
第三,羽毛球教學比賽和運動中,出現嚴重受傷的情況較少。在較激烈的比賽中,如出現運動員跟腱斷裂、骨折等意外事故,要盡量減少對傷員受傷部位的觸碰,快速送往醫(yī)院治療。
參考文獻
[1] 楊敏麗.羽毛球教學與訓練[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
[2] 曾海清,楊貴明.淺談羽毛球運動中的損傷和預防[J].人力資源管理,2011(5).
[3] 華彬.湖南省高校羽毛球運動的現狀調查及對策[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6(11).
[4] 時鋒.淺析羽毛球運動損傷的預防[J].科技信息,2006(5).
[5] 劉開物.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