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芝
摘 要:在新的課程教學背景下,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局限在教會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而是把語文課堂作為一個豐富多彩的舞臺,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為學生創設生動、恰如其分情境氛圍,可喚起學生的想象和愉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以美去激發愛,讓教育性滲透其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讓學生從被動學會向主動學習轉變。
關鍵詞:課前引趣 課中創趣 小結激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a)-0167-01
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通過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使教學在積極的情感和優化的環境中開展,激活學習者的情境思維,讓學生的情感活動參與認知活動,從而在情境思維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改變以往簡單的我教你聽,轉變成一種互動的教學模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新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要求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出發有效組織教學。平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學生的興趣進行情境課堂教學。
1 導語激趣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能想方設法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第一時間融入課堂,對于提高整堂課的效果尤為重要。比如在教授《和時間賽跑》一課時,可這樣導入新課:
首先出示一個謎語:何物無聲?何物無色?何物無情?何物無價?同學們眾說紛紜后,師總結,世界上最無價最無情的就是時間,學會和時間賽跑的人是聰明的人,現在是北京時間8∶50,我們又一次站在了時間的起跑線上,這節課,我們一起和時間賽跑,你們準備好了嗎?好,上課!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學生引入佳境,而與時間賽跑的感覺自然融入到課堂的分秒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大膽思考,主動探究,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課堂效果可想而知。
2 提問引趣
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課堂上老師的提問,對學生的興趣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一位有經驗的老師都十分重視課堂問題的預設。如講四年級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師可預設這樣的問題:課文寫了父與子的什么事?這對父與子最后怎么樣了?這是一對怎么樣的父與子?
通過三個問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注重學生的自我體驗與交流,引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激活了學生的心靈深處的根深蒂固的需要,學生帶著問題開始讀書,為探索問題的答案而讀書,認真而專注。
講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教師首先借用汪曾祺先生自己的文字來展示一個豐滿、生動、有趣的作者形象,可適當選用《汪曾祺散文選》中的幾則材料,如:
(1)體力充沛,材料湊手,做幾個菜,是很有意思的。到一個新地方,我不愛逛百貨商場,卻愛逛菜市……
(2)我的孩子有時叫我爸,有時叫我老頭子,連我的孫女也跟著叫。我的親家母說這孩子“沒大沒小”。我覺得一個現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要沒大沒小。
然后,教師適時提問:通過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汪曾祺?這樣通過激起學生對作者詼諧幽默的語言的興趣來激發學生對文本的興趣。
3 朗讀創趣
朗讀是語文課堂的一個重要環節,目的在于讓學生讀文悟道、曉理,而要悟道曉理須先入境動情。因此,每節課的備課環節中,教師都應在如何引導學生有效朗讀上下功夫。例如《秋韻》一課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感受秋天的景色之美是文章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教《秋韻》一課時,教師可利用課件展示秋天的風貌,通過美的欣賞來讓學生感悟秋的特點,使學生增加鑒賞美的能力,然后讓他們聆聽這篇課文配樂朗誦,鋼琴曲《秋日私語》和美文的有機結合,聲畫并茂、視聽相融,學生的激情調動起來了,達到了入境——動情,學生的認識與作者的認識最后達到了和諧統一。學生們由衷地認識到“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認識美的眼睛”。在朗讀中,教師擦亮每一位學生的慧眼,為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
4 小結導趣
興趣是由外界的刺激引起的。心理學家認為:“疑最容易引起探索性反應,思維也應運而生。”因此,在教學中既要讓學生喜歡學,還要善于引導學生的探索精神。如課文分析完后,學生往往完事大吉,這時如果再增加一個新內容,可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在教授《炊煙》一文時,教師分析完課文后,又設置了一個環節:自擬題目,感悟中心。教師可這樣布置題目:文章寫“我”在山里感受的溫暖,為什么以“炊煙”為題? 如果是你來寫,你會以什么為題目?和原題比較一下,哪個更好?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又活躍起來了,教師不僅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合作探究的機會,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知識積累的機會,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不斷探索中提高。
通過十幾年的教學經驗總結,筆者積累了一些關于語文情境教學的幾種模式,在教學中靈活運用這些教學模式,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然而教學本身便是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范疇,而情境教學涉及語文教學中的方方面面引入如何設置更加自然的語言情景,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來提高教學效益的方法有很多,這一課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一線語文教師去思考、去探索、去實踐。
參考文獻
[1] 武靜.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1(9).
[2] 張馳.中學語文情境教學法淺探[J].新課程學習(下),2011(6).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M].5版.商務印書館,2005.
[4] 黃全明.小學語文教育科研[M].浙江教育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