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洪滌
摘 要:該文分析目前高校實驗室的管理現狀和地方高校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通過針對地方高校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索出一條針對地方高校實驗室管理的辦法。
關鍵詞:實驗室管理 管理模式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a)-0202-01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高校的發展也越來越迅速,高校建設規模也逐漸加大,很多高校為了開展科學研究,創辦一流的學校,開始建設高校實驗室,高校實驗室的建設對教學、科研、實驗的人才培養都非常有利,也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的鞏固,注重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等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1]。實驗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從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學會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教學對學生綜合能力、創新能力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地方高校實驗室管理應該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以科學為基礎,充分發揮人才的主觀能動性。爭取做到科學規范的統一。
1 地方高校實驗室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模式不當
目前,很多高校的實驗室都是依據專業課的設置和資源配置而建立的,在管理上普遍依附于理論教學,不少高校在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具有共同性,主要表現在:(1)教研室帶實驗室, 各個實驗儀器設備分散到教研室管理、最終導致配套性差、實驗室規模小而全、利用率較低;(2)大型精密儀器日常管理不夠完善、購置計劃不合理、采購回來后不能得到合理利用;(3)實驗常用低值耗器材(實驗藥品、玻璃儀器等)積壓浪費現象較為多見;(4)實驗室使用動物的規劃不合理、出現大量重復采購,進而使得購置實驗動物經費嚴重不足;(5)實驗室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管理技術、方法滯后;(6)沒有組建過實質性的實驗室管理隊伍,致使實驗管理不規范。
1.2 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高校實驗室中,儀器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地方高校實驗室的儀器相對簡單,實驗員操作不算規范。實驗員大多由一線教師兼任,沒有太高的責任意識和操作意識。實驗室管理制度大多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的操作價值。另外,實驗室在實際教學環節中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大多數實驗都在復制或重復以前的實驗或數據結果,沒有真正起到實驗的目的。[2、3]一是在制定采購計劃時,沒有對儀器進行實用性評估,甚至采購回來的儀器沒人會使用,導致了采購的儀器長期屬于閑置狀態;二是儀器設備由少數人管理,教師和學生使用機會少,這就造成了儀器的使用效率低;三是沒有專人進行維護,損壞快、淘汰也快。雖然政府采購對實驗室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設備采購的單一性和資金使用固定性限制了實驗室的規模和數量,這也是試驗室管理亟待解決的另一課題。
1.3 實驗經費管理不嚴
由于高校的實驗經費是專門用于本科生的實驗教學的,屬于專項經費,但財務管理不科學、不合理,造成原本就非常少的實驗教學經費被挪作它用和浪費。實驗費用的虛假上報、再加上重復采購實驗用品等,甚至有很多教師認為實驗經費是學校按照課程撥給任課老師的,即使用不完也要想辦法報出來,這又造成超額,導致實際上必須超費用的實驗項目,在進行時比較困難。
2 改革措施
2.1 簡化管理模式,綜合實驗室功能,明確實驗室管理隊伍
管理模式越簡單,直接參與管理人員就越少越有利。功能相近的實驗室合并,功能單一的實驗室整合到較強的實驗室,科研實驗室和教學實驗室相對分開,科研實驗室主要用于科研和一些研究性較強的本科實驗。再根據學科的性質,建立一個科研隊伍,按隊伍建設情況組建科研實驗室,再根據現有資源配備相對應的儀器設備,科研實驗室的建立和發展就完全依靠該隊伍,以科研帶動實驗室的建設,這樣不僅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同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教學實驗室的發展。
2.2 高校實驗室管理觀念必須與之相適應
高校實驗室管理要運用先進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這些是提高實驗室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試驗室是以培養人才為目標,管理人員要明確高校實驗室的工作要求,運用先進的科學管理觀念,提高對實驗室工作共性問題的認識,全方面提高管理水平,就會對如何進一步改進實驗室工作產生積極的意義。
2.3 摸索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實驗室的模式
傳統的實驗室繁雜的管理方法,使得我們需要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以減輕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促進實驗室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應對實驗室設備建立電子檔案,這樣便于保存相關資料,也使實驗設備信息的存取、修改、檢索極為方便。
2.4 建立健全突發安全事故預控體制
學校是人員集中的公共場所,在安全事故的緊急情況下,如果組織不當,很容易因為擁擠踩踏發生安全事故。應建立突發安全事故預控體系。應包含:緊急疏散預案;疏散時自我保護;人數的清點;傷員的救治;后續事故的調查與排除等;對事故的整改時效的限制。
3 結語
對實驗室的管理工作,要注重管理觀念以及方法的創新,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創新在思想中的作用,讓實驗室的管理達到科學化和規范化和程序化,開創實驗室管理方面的局面。地方高校實驗室管理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因此,地方高校實驗室管理就必須在自身辦學條件的基礎上、根據地方經濟發展的方向上,深入理解創新觀念的實際意義和深刻內涵,地方高校的實驗室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嚴密結合地方特點和學科的性質,邊實踐邊改進,把管理和改革作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始終把握住管理模式,這是管理工作中的是關鍵,調動實驗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是靈魂,保證儀器最大限度地運行是根本,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只有科學的管理,才能使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一步一個臺階,不斷提高實驗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沈劍敏,陳強,張東凱,等.適應形勢推進實驗室管理制度創新[J].實驗室科學,2009(1):151-53.
[2] 張穎,郭亞梅.創新高校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的思考[J].2009(10):121-122.
[3] 潘雄飛,賴天華.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模式的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6(3):90-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