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輝
氨曲南治療下呼吸道感染臨床療效觀察
沈永輝
目的探討氨曲南治療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療效、安全性。方法123 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隨機分為兩組, 觀察組(62例)給予氨曲南治療, 對照組(61例)給予頭孢他啶治療,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細菌清除率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0.3%, 細菌清除率93.0%, 共出現(xiàn)3例輕微不良反應,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8.7% , 細菌清除率91.1%, 共出現(xiàn)4例輕微不良反應 。結論氨曲南用于治療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有較好的療效, 不良反應少, 值得臨床應用。
氨曲南;頭孢他啶;下呼吸道感染;臨床療效
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臨床廣泛應用, 革蘭陰性菌感染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其耐藥菌株同時也明顯增加[1]。氨曲南是第一個應用于臨床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 對所有質粒介導和大多數(shù)染色體介導的β2內酰胺酶具有高度穩(wěn)定性, 主要用于革蘭陰性菌引起的各種感染, 如肺炎、胸膜炎、腹腔感染、膽道感染、骨和關節(jié)感染等。為探討氨曲南治療下呼吸道感染臨床應用價值, 作者對本院 123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應用氨曲南治療的療效進行總結、分析。
1. 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123 例患者。所有病例均經臨床確診為下呼吸道感染, 需進行全身抗菌藥物治療的中、重度感染患者。無青霉素類或頭孢菌素類過敏史, 無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 排除肺結核和支原體感染。年齡58~79歲, 平均年齡64.5歲;男 78例, 女 45例;其中慢性支氣管炎并感染 63例, 肺炎 47例, 支氣管擴張并感染8 例, 支氣管哮喘并感染5 例。隨機分為氨曲南治療的觀察組62例和頭孢他啶治療的對照組61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情嚴重程度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化痰、止咳等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給予0.9%生理鹽水200 ml+注射用氨曲南2.0 g靜脈滴注, 2次/d, 對照組給予0.9%生理鹽水200 ml+注射用頭孢他啶2.0 g靜脈滴注, 2次/d, 療程7~14 d, 觀察期間不再加用其他抗生素。治療前所有患者均行X線胸片、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和痰細菌培養(yǎng)檢查。療程超過1周者, 每周進行1次血尿常規(guī)、痰細菌培養(yǎng)檢查。療程結束后24 h內再行以上檢查, 治療中密切觀察并記錄不良反應。
1. 3療效標準 按衛(wèi)生部(現(xiàn)衛(wèi)計委)1998年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將療效按痊愈、顯效、進步、無效4級進行評定。痊愈: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和病原學檢查4項均恢復正常;顯效:病情明顯好轉, 但上述4項中有1項未完全恢復正常;進步:病情有所好轉, 但不夠明顯;無效:用藥后72 h無明顯進步或有所加重。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
1. 4安全性評價 觀察期間患者主訴的任何不適反應及客觀檢查指標。按不良反應與藥物的關系, 分別評定為肯定有關、很可能有關、可能有關、可能無關、無關。
1. 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3.0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臨床療效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0.3%,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8.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兩組細菌清除情況比較 觀察組細菌清除率93.0%, 對照組細菌清除率91.1%,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細菌清除情況比較(n, %)
2. 3安全性評價 觀察組有2例出現(xiàn)輕度惡心、1例出現(xiàn)皮膚瘙癢, 很可能與藥物有關。對照組有2例出現(xiàn)輕度惡心、2例出現(xiàn)輕度腹瀉, 很可能與藥物有關。上述癥狀未經處理,停藥后癥狀消失。治療前后兩組實驗室檢查未見異常。
隨著抗生素的大量不合理應用,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譜發(fā)生了變化, 革蘭陰性菌取代了革蘭陽性菌成為主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2]。而老年人由于身體器官功能減退, 免疫力下降, 細菌耐藥菌株增加, 導致下呼吸道感染不易有效控制。目前認為, 其耐藥機制是致病菌可產生β2內酰胺酶, 水解破壞進入菌體內β2內酰胺類抗生素, 尤其是質粒介導的超廣譜β2內酰胺酶(ESBL)和染色體介導的Ampc酶, 導致耐藥現(xiàn)象發(fā)生嚴重[3]。
氨曲南為一種單酰胺環(huán)類的新型β-內酰胺抗生素, 與青霉素和頭孢菌素等雙環(huán)β2內酰胺類比較, 其抗菌作用獨特, 對大多數(shù)需氧革蘭陰性菌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 包括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屬的肺炎桿菌和奧克西托菌、產氣桿菌、陰溝桿菌、變形桿菌屬、沙雷菌屬、枸櫞酸菌屬、志賀菌屬等腸桿菌科細菌以及流感桿菌、淋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等,其對銅綠假單胞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對某些除銅綠假單胞菌以外的假單胞菌屬和不動桿菌屬的抗菌作用較差, 對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等需氧革蘭陽性菌以及厭氧菌無抗菌活性。與頭孢他啶、慶大霉素相比, 對產氣桿菌、陰溝腸桿菌的作用高于頭孢他啶, 但低于慶大霉素;對綠膿桿菌的作用低于頭孢他啶、與慶大霉素相近;對其他病原菌的作用都較兩者為高(對某些菌則與頭孢他啶接近)。氨曲南由于在4號位上羥基的獨特分子結構, 使其具有抵抗β-內酰胺酶水解作用的能力, 對于質粒傳導的β-內酰胺酶, 該藥較第3代頭孢菌素為穩(wěn)定。
氨曲南廣泛分布于組織和體液中, 尤其在腎、肝、膽囊和肺, 平均組織濃度可達67、47、47、22 μg/ml, 這一組織濃度遠高于美國臨床藥理試驗管理委員會對上述部位感染致病菌的敏感判斷標準, 在上述藥物濃聚部位, 當分離的致病菌對氨曲南中度敏感時同樣可達到理想療效[4]。氨曲南通過與敏感需氧革蘭陰性菌細胞膜上青霉素結合蛋白3(PBP3)高度親合, 使細菌細胞的分裂受阻而形成絲狀體, 從而導致菌體溶解而發(fā)揮其殺菌作用, 與大多數(shù)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不同的是它不誘導細菌產生β-內酰胺酶, 同時對細菌產生的大多數(shù)β-內酰胺酶高度穩(wěn)定[5]。由于本品有較好的耐酶性能, 因此, 當微生物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苷類等藥物不敏感時, 應用本品常可有效。也能安全有效地治療腎功能損害患者的革蘭陰性菌感染, 對腎功能正常的患者不產生腎毒性。
通過本次觀察發(fā)現(xiàn), 氨曲南對大多數(shù)需氧革蘭陰性菌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 藥物不良反應少, 與青霉素或頭孢菌素無交叉過敏反應。因此尤其適用于老年、免疫力低下、青霉素過敏的患者。
[1] Moller JK, Mogens K. Antibiotic treatment and the diagnosis of streplocollus pneumonine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ns Diseases, 2005, 9(5):274.
[2] 張波, 劉剛, 府偉靈, 等.呼吸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監(jiān)測及耐藥性.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06, 16(11):9(5):274.
[3] Helio SS, Ronald NJ. Comprehensive in vitro evaduation of cefepine combined with aztreonam or ampicillin/sulbactam against 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n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sp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 microbial Agents, 2005, 25(5):380.
[4] 崔紅利, 陳東風.氨曲南的臨床應用.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08, 24(13):1983.
[5] 張菁, 張嬰元援.氨曲南的藥代動力學研究.中國抗生素雜志, 1990, 15(5):374-377.
2014-09-10]
435300 湖北省蘄春縣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