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赴巴西特派記者 夏 穎圖片說明:薩爾瓦多球場周邊密布軍警。 夏 穎 攝 世界杯開幕以來,鑒于安全形勢復雜多變,巴西陸海空三軍齊動員,并出動大批軍警強化安保。用巴西國防部秘書長馬托斯·卡多佐的話說:“讓所有人都感受到安全,是巴西世界杯的目標之一。”《環球時報》記者在賽場內外的確感受到巴西警方的用心,但同時也發現安保工作依然存在不少漏洞。北京時間19日西班牙與智利的小組賽期間,上百智利球迷竟然成功突破安保防線,沖進球場的新聞中心。街頭密布巡邏軍警 作為拉美公認的“地區超級大國”,巴西并沒有明確的外部威脅,因此軍隊裝備長期得不到更新。借著“保衛世界杯”的東風,巴西議會特意批準總額達312億美元的2014財年國防預算,其中七成用于人員開支,這無疑有利于提高軍隊“保衛世界杯”的士氣。在世界杯舉辦城市的市中心及球場周邊等重點區域,《環球時報》記者隨時能看到在空中盤旋的軍用直升機。球場周邊方圓數公里的公路上設有軍警卡點,大多數社會車輛都被攔在外面,必須下車步行走入。在里約和薩爾瓦多等海濱城市,巴西軍警還在海灘等人流集中的地區派出水上巡邏艇維護秩序。在圣保羅街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輛警車巡邏。還有駕駛防彈車的特警來往于重點路段。這些身穿盔甲的特警配備盾牌、電棍和沖鋒槍等全套設備,一溜排開站在街邊,對不法分子起到震懾作用。 一名負責圣保羅球場安保的特警還向《環球時報》記者證實,他們在球場周圍布置有自行高炮和防空導彈系統。這些購自歐洲的設備用于保衛場館免遭來自空中的襲擊。《環球時報》記者還對3座比賽城市的多名巴西市民進行了街頭采訪。當被問及如此強度的警力配備是否必要時,他們均給予相當肯定的回答。圣保羅市律師費爾南多·法瓦喬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圣保羅和里約的治安一直較差,世界杯前夕出過多起針對外來人員的惡性治安事件。現在來了這么多外國人,只有重兵把守才可能不出事。在抵達巴西的一周時間內,《環球時報》記者已聽說數起中國人被搶事件,其中包括媒體同行。據悉,劫匪在看到該記者的采訪證后將其放行,原因是“警方已警告不準搶外國人,特別是記者,要是搶了會全力破案”。 騷亂球迷輕易突破安保 盡管巴西警方對世界杯進行了海陸空3D式保衛,但實際效果還有待檢驗。北京時間19日凌晨,巴西世界杯安保經歷了開賽以來的一次嚴峻考驗。距離西班牙與智利小組賽開賽約40分鐘前,百余名身著紅色球衣的智利球迷在檢票過程中與警方發生沖突,繼而闖入里約市馬拉卡納球場的新聞中心,造成現場一片混亂。據在場者向《環球時報》記者轉述,涌入新聞中心的智利球迷情緒激動,叫喊著狂奔猛跑,撞倒多臺電視,沖垮隔離欄并砸壞玻璃門。所幸沒有記者在現場受傷。據悉,賽區警察并沒有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制止,致使騷亂持續了將近20分鐘。 原本屬于封閉區域的新聞中心竟然被輕易闖入,此事引發各國媒體對巴西安保工作的不滿和質疑。國際足聯和巴西世界杯組委會19日發表聲明,譴責智利球迷闖入馬拉卡納體育場新聞中心的暴力行為。國際足聯在聲明中稱,這些智利球迷是因為得不到球票,才闖入新聞中心的,“至少85名闖入者被里約熱內盧軍警拘捕”。安檢過程相當“輕松”除了警方行動力的遲緩,令記者不放心的還包括并不嚴格的安檢。機場是巴西世界杯期間的安檢重地,但實際過程卻相當“輕松”。大瓶裝的礦泉水及洗發液這種在國內機場被列入“黑名單”的物品,竟然能夠隨身帶上飛機。球場的安檢過程也并不如想象中嚴謹。《環球時報》記者赴圣保羅觀看比賽時,在科林蒂安球場門口并未遇到嚴密的檢查,只是在入口處的掃描區通過一次安檢即可通行無阻。過關時,記者隨身攜帶的水瓶被沒收,但另一名記者的打火機卻蒙混過關,未被檢出。在薩爾瓦多球場,安檢情況也是同樣粗糙。19日發生的球迷騷亂,不知能否為世界杯主辦方在心中劃出一道警戒線。▲
環球時報201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