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川

摘 要:衢州地區企業鍋爐水處理情況在近幾年相關部門監督下,情況較之以前大有改觀,但要真正將水處理工作做到位,仍然有很長的路需要走。筆者利用近幾年的工作經驗,對衢州地區水處理現狀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鍋爐水處理;腐蝕;鍋內加藥;鍋外水處理
引言:鍋爐是現代生產企業生產中常見的壓力容器,廣泛應用于各個生產領域。鍋爐水處理是鍋爐應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關系到鍋爐本身的使用安全、節能減排,國家近幾年來對于節能減排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衢州地區的鍋爐用水狀況在近幾年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之下,較之以前有了較大改善,但還是有很多企業從思想上并沒有真正重視起來。水處理工作只是“走走過場”,甚至將水處理設備當擺設干脆不用。本文通過停爐保護、鍋內加藥處理、鍋外水處理等幾個方面闡述衢州地區鍋爐水處理存在的問題。希望通過本文,衢州地區企業能夠將水處理工作真正落實到位,使得鍋爐能夠高效、節能地長時間安全運行,避免因水處理工作不當而造成的種種鍋爐事故。
一、鍋爐的腐蝕
調查統計表明,在我國的熱力設備事故中,因腐蝕原因引起的占40%-50%。我國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工業鍋爐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每年因腐蝕造成的損失達3億元以上。所以對于防止鍋爐汽水系統的腐蝕,是鍋爐水處理工作者一項重要的工作。本文針對鍋爐在停用期間,所應采取的保護措施提出意見。
停用腐蝕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水汽系統中有氧氣和二氧化碳等侵蝕性氣體;二是金屬表面有水膜或水。停用腐蝕的產生就是水汽、氧氣和金屬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主要為耗氧腐蝕,表現為全面銹蝕,腐蝕產物以高價鐵為主。類比幾種停爐保護方法,參照在衢州范圍內小噸位工業鍋爐居多的局面及操作實際性出發,筆者建議采用干燥劑法較為妥當。
干燥劑法就是應用吸濕能力較強的干燥劑(如無水氯化鈣、生石灰、硅膠等),使鍋爐內部金屬表面保持干燥。應用時,應先熱爐放水、烘干,去除水垢和水渣,放入干燥劑。此法用于工業鍋爐較長時間的保護,且所耗成本較之其他方法較為廉價,操作實用性也較強。干燥劑理論用量可參照以下表格:
二、鍋內加藥處理
鍋外水處理若處理得當,進入鍋爐的有害雜質含量應已大大減少,但不可避免仍然有一部分雜質進入鍋爐,伴隨高溫下高倍濃縮,雜質也能聚少成多,對鍋爐內部金屬產生危害。因此應通過向鍋爐內部加藥,配合排污達到控制目的。控制標準應該參照《 >鍋爐水質處理檢驗規則》相應條款進行。 匯總種種鍋內加藥處理,其目的最終是為了減垢、除垢、防止堿性腐蝕與苛性脆化、凈化蒸汽、提高鍋爐熱效率。衢州市總共有1300余臺工業鍋爐,有很多鍋爐是用于將產生的蒸汽通入食堂中的水池中,用以加熱冷水生產熱水用。眾多企業生怕加入藥劑后會對生活用水產生污染,因而選擇不加藥。筆者認為,從長遠來說,就蒸汽品質而言,伴隨排污操作,加藥比不加藥產生的蒸汽質量要好很多,原因如下: 1.水垢、水渣在類似此種小鍋爐中是常見的現象,此類小鍋爐因原水使用的為自來水,故往往忽視鍋外水處理的操作,雖然衢州本地自來水相比北方而言,硬度物質、懸浮物指標都大為下降,但就硬度而言也有0.26mmol/L左右。如此自來水通入鍋爐中,短時間內結垢影響不會很大,但時間長了以后,就會在鍋爐內壁上產生厚足的水垢,實際運行中,鍋水還會攜帶大量水渣。若此時仍然不加藥劑進行處理,則蒸汽品質必定惡化無疑。 2.鍋內加藥主要是為了去除水中硬度物質的影響,并保持鍋水一定的ph值,當鍋水含鹽量增加時,蒸汽帶水量和機械攜帶雜質量會按比例增加。因此只要加藥與排污得當,蒸汽機械攜帶雜質含量理論上不會太多,不至于影響蒸汽品質。反到是不加藥的鍋水,因雜質含量無法下降,蒸汽品質得不到凈化而機械攜帶的雜質含量會更多,反而會使通入水池中的蒸汽品質不好而引起水質不良。 故對于小噸位的工業鍋爐來說,對于蒸汽品質,加藥的效果比起不加藥的效果要好很多。 類比幾種鍋內加藥方法,筆者認為,對于單純鍋內加藥的鍋爐而言,加藥方式以碳酸鈉與磷酸三鈉結合的方式較為妥當;而對于已經進行鍋外水質軟化的鍋爐而言,加藥方式以氫氧化鈉與磷酸三鈉方式較為妥當,原因介紹如下: 碳酸鈉能與水中的非碳酸鹽硬度進行反應,生成Ksp系數較小的碳酸鈣沉淀及氫氧化鎂沉淀,能夠伴隨排污排出鍋爐。但若鍋爐壓力較大,則碳酸鈉水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容易引起熱網管線和用氣設備的腐蝕,尤其當鍋爐給水未除氧或除氧效果不好時,氧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將會使腐蝕更為嚴重。因此,碳酸鈉只適用于壓力較低的工業鍋爐單純鍋內加藥處理,而不適宜用作軟化處理后的調節處理,更不適宜用作中高壓鍋爐的鍋內加藥處理。 磷酸三鈉不僅是有效的阻垢劑,而且能在金屬表面形成鈍化保護膜。磷酸三鈉能與水中的硬度物質反應生成水渣,且在 ph為10左右時,還能與鈣離子形成流動性較強的且松軟的堿式磷酸鈣水渣,較易伴隨鍋爐排污除去,不會粘附在金屬管壁上變成水垢。 對于氫氧化鈉而言,因本身呈強堿性,故筆者認為無法在鍋水中大量投用,只能作為一種調節ph的藥劑看待,用以調節鍋水ph指標在10-12左右,在此種環境中,才能發揮磷酸三鈉的最大功效。若投用過當,則很容易造成苛性脆化等事故。 至于其他例如六偏磷酸鈉、有機聚磷酸鹽、有機聚羧酸鹽、栲膠等,因在衢州地區使用不多,故筆者在此不一一累述。 對于鍋爐加藥頻次來說,筆者通過幾年工作與眾多企業接觸,發現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共性問題,就是要么不加藥,要么一次性加很多,將幾天甚至一、二個禮拜的藥劑一次性加入鍋爐中。對于工業鍋爐來說,因條件問題,大部分不會配備計量加藥泵,絕大多數采用人工加藥方式。但若加藥如同前文所示,則容易出現事故現象產生。
試想,假設合格的加藥為一天定量2.5kg左右的碳酸鈉,若將一個禮拜的藥劑在一天之內投入,則加藥日這天與之后的幾天,鍋水ph與堿度指標將大大超標,加以鍋爐惡劣的運行工況,很容易在高溫下產生晶相變化,產生苛性脆化等現象產生;而在臨近加藥日的一段時間,鍋爐又因排污將之前的藥劑排除鍋爐,又會產生ph與堿度指標不足的現象。
因此,鍋爐加藥要注意使藥性充分發揮,爐內加藥要均勻,每班可分為二三次進行,避免一次性加藥,時刻保持鍋水ph值在10-12的范圍內,并且保持正常的排污程序,排除鍋水中溶解鹽量和過剩的堿量,使鍋水的各項指標控制在國家標準要求的范圍內。
三、鍋外水處理
鍋外水處理分為預處理與軟化(除鹽)處理
預處理是通過混凝、澄清、過濾對水質進行處理,達到使水中膠體、懸浮物顆粒等物質進行沉降。此類物質若直接進入鍋爐中,則極易使鍋內結生泥垢,堵塞管道閥門;若此類物質直接進入離子交換器,則會將樹脂污染,降低其交換容量,堵塞離子交換器降低其出水水質。
預處理工藝看似復雜,包含混凝、沉淀、過濾等過程,其實對于衢州地區的工業鍋爐而言,若條件有限,則至少應在原水出口造一個水池,專門用于原水沉降使用。因衢州地區地表水大多來源于水庫,其雜質含量經過天然沉降已經很少,簡易的預處理水池能進行自然二次沉降,對于保護鍋爐而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若對于雨水天氣,則應該以下列二種方法選其一種:一是設置旁路,在雨水天氣以自來水作為原水;二是購置混凝劑、助凝劑等,在雨水季節幫助沉淀池進行預處理,達到出水水質合格。
軟化(除鹽)處理則是采用離子交換原理,對預處理業已去除懸浮物、膠體的水質進行處理,使水中鹽類物質含量下降到能滿足相應國家標準要求范圍。
衢州地區現有的狀況是,大部分臥式鍋爐都裝了鈉離子交換器,少量立式鍋爐也安裝了鈉離子交換器,可是真正把離子交換器用到位的卻很少。根據每年的水質檢驗報告表明:對于給水,能夠達到合格標準的企業少之又少,這與企業對于水處理的重視程度有很大關聯。有的企業甚至將離子交換器作為一種擺設,安裝好以后不知道如何使用,索性就不使用了。雖然水質報告上提出“應做好軟化降硬處理工作”,可這類企業不管交換器失效與否,仍然不去對離子交換器進行再生。
筆者認為,給水是鍋爐水質的源頭,即便加強了鍋內加藥,若源頭控制不好,仍然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時間長了,鍋爐依然會結垢嚴重。故加強鍋外水處理與加強鍋內加藥同等重要。
四、結論
水處理工作看似簡單,其實若真正想做好水處理工作,衢州地區的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國家對于節能減排的工作目前已經越來越重視,鍋爐水處理的重要性也就愈加突出。這就要求我們廣大企業應重視水處理工作,普及水處理知識,提高水處理水平。只有把握好水處理工作的各個重要環節,才能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保障鍋爐安全、節能的運行。
參考文獻:
[1] 中國鍋爐水處理協會《鍋爐水處理及質量監督檢驗技術》
2011年版
[2] 馬六小《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報告》2008第四期
[3] 陳光利《特鋼技術》2007第二期。
[4] 朱建國.《廢熱鍋爐的危害有害因素分析和對策》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2),286-2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