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胡小燕

近年來,我省安全生產狀況總體穩定、趨勢向好,但事故總量偏大,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一些縣鄉基層安全生產監管能力薄弱,無人管事、無錢辦事,工作不落實、監管不到位的問題突出,導致非法違法生產屢禁不止,違規違章現象大量存在,較大以上事故時有發生,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加強縣鄉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建設,是推動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執法力量的迫切需要,是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的有效舉措。
為深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執法力量,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近日,中共湖南省委辦公廳、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縣鄉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建設的意見》(湘辦發〔2014〕19號),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全省縣鄉安全生產監管機構、人員、經費、裝備“四落實”,隊伍結構、素質、能力、作風“四提升”,工作職責、任務、機制、手段“四匹配”,促進基層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和常態化。
《意見》要求,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管機構為事業單位的,在不突破政府機構限額和行政編制總額的前提下將其轉為行政機構。鄉鎮(街道)在機構限額內設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監管任務較重的重點鄉鎮(街道)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單獨設立,鄉鎮(街道)安全生產監管機構業務指導、工作考核、人員調配以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管理為主。村(社區)設立安全生產監管員,有關待遇及經費按現行政策落實。各類高新區、經開區、工業園區和大型農(林)場明確安全生產監管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監管人員,納入統一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
《意見》強調,監管任務重、人手少的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管機構應適當補充工作人員,所需編制在縣市區編制總額中調劑解決。鄉鎮(街道)安全生產監管機構一般可配備2名安全生產監管人員,任務較重并單獨設置的鄉鎮(街道)安全生產監管機構應適當增配人員力量,所需編制在鄉鎮(街道)或縣市區內調劑解決。注重從大專院校招考(聘)專業對口的畢業生,或選調懂業務、年紀輕、素質高的人員充實基層安全生產監管隊伍。把安全生產監管人員業務培訓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范圍,建立定期輪訓制度。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崗位津貼制度。對業績突出、表現優秀的安全生產監管干部,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重用。
《意見》指出,根據工作需要,縣市區安監機構或其他負責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可以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和安全生產執法權等,依法委托給鄉鎮(街道)安全監管機構;鄉鎮(街道)安全監管機構承擔本區域內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和經上級安監機構或其他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依法委托的有關工作,做好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打非治違、協助執法、信息上報和宣傳教育工作;村(社區)安全生產監管員負責排查發現、勸阻所在區域內的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業并向當地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報告,同時協助做好隱患排查整治、事故善后處理以及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
《意見》對健全基層安全生產監管機制、加大基層安全監管投入方面也作出了詳細規定。要求縣市區、鄉鎮(街道)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和掛牌督辦制度,落實安全生產24小時值班制度,建立安全生產信息及檔案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要求縣市區人民政府將縣鄉安全監管機構所需的人員、工作、裝備等經費足額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不留缺口,特別是要根據轄區人口數、涉危企業數和安全生產任務情況落實資金,用于消除公共安全隱患、管控重大危險源、強化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兌現舉報獎勵、開展宣傳教育等。要按照市、縣財政分級負擔、省財政適當補助的方式,力爭三年左右,實現全省鄉鎮(街道)安全監管機構硬件建設達標。
《意見》還強調,要進一步強化基層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領導。明確安全生產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縣鄉黨政主要負責人同為本地區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其他班子成員同為分管行業領域直接責任人;縣鄉兩級黨委要明確一名領導聯系安全生產工作,縣鄉政府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負責人應相對穩定,不得隨意調整;縣鄉領導要帶隊檢查安全生產工作。要加大安全生產指標評估考核權重,將安全生產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文明建設考核、社會治理創新考核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考核的重要內容,將基層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建設納入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提高考核權重。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及時通報考核結果,兌現安全生產目標獎罰,堅決按照有關規定實行“黃牌警告”、“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