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耀昌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推進改革創新,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統一領導,強化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廉潔從政思想基礎;嚴明黨的紀律,堅決克服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現象;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不懈糾正“四風”;加大查辦違法違紀案件力度,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努力取得人民群眾比較滿意的進展和成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不”,是從教育、制度、監督三個層面講的,既是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又是扎實有效反對腐敗的思路和舉措。
深化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線
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大量的事實證明,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以權謀私、貪污受賄,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根本原因就是理想信念動搖,思想道德滑坡,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惡性膨脹。因此,有效反腐敗,思想是第一道防線。黨員干部只有筑牢思想防線,才能自覺抵御來自社會上的各種誘惑,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思想反腐必須以教育為本。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章、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不懈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行理想信念、黨風黨紀和艱苦奮斗教育,著力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前,要緊貼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深化三個方面的教育:一是黨的宗旨教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我們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通過宗旨教育,使每個黨員牢記自己是個共產黨員,在學習、工作、生活等各個領域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不做有損群眾利益的事情。二是公仆意識教育。黨員干部不論職務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通過公仆意識教育,使黨員干部牢記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于為人民服務,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決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三是廉潔自律教育。廉潔是為官之德,自律是做人之本。通過廉潔自律教育,使黨員干部堅持廉潔自律是共產黨員應有的品質和作風,時時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自覺抵制和糾正“四風”,決不能放縱自己,經不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
思想政治教育和反腐教育要持之以恒,不能抓一陣、丟一陣,緊一陣、松一陣。要結合新的形勢任務、中央和省新出臺的法規,加強經常性教育。在提倡自我教育的同時,通過堅持學習日、中心組學習制度、黨組織生活會等,加大組織教育力度。特別要重視黨員干部的談話提醒教育和運用重大案例的警示教育。談話教育要及時,發現黨員有不良行為立即提醒,防患于未然。警示教育要講清腐敗使個人和家庭付出的巨大成本,讓犯罪分子“悔不當初”成為黨員干部的“警鐘長鳴”。黨員干部經常受教育、頭腦常清理、行為常檢點,就能從思想上筑起“不想腐”的防線。
硬化制度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籠子
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反腐敗必須更加突出制度建設,把制度這個籠子扎緊扎牢。制度管人的重要性,老一輩革命家有過精辟的論述。鄧小平同志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制度好,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好人無法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制度是規范、是依據、是禁則。制度只有得到硬化,形成鐵制度,才能充分發揮制度管人、管權、管事的作用。如果制度缺位或者執行不力,甚至只將制度說在嘴上、印在紙上、貼在墻上,而不具體落實到行動上。那么,制度就會成為做做樣子的“稻草人”。
硬化制度一要搞好制度設計。制度不能缺位,各個層次、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要有制度,使每個黨員干部都生活在制度之中,接受制度的嚴格約束。所訂制度要科學、規范、嚴密,增加“剛性”,壓縮“彈性”,避免“總體上”、“原則上”、“一般講”等提法。制度要可行,不能泛泛提要求,也不能高不可攀。制度還要系統配套,既要有總的規定要求,又要有分項實施細則,制度之間相互對接、不留空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出臺了改進作風的八項規定。之后,又對公務接待、用車、出國、公用經費開支、領導住房、辦公用房等出臺了一系列制度規定,要求明確,操作性強,對密切聯系群眾、狠剎“四風”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二要堅持制度公開。制訂制度靠群眾,執行維護制度也要靠群眾。各項制度都要向群眾公布,使廣大群眾懂得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禁止做,并了解違反規定怎么處理。群眾掌握了制度,就可以拿這把尺子對照、衡量干部,對黨員干部違反制度的行為設置“紅燈”。群眾真正發動起來了,多少雙眼睛緊盯著,少數黨員干部欲違反制度搞特權就難以得逞。三要提升制度威力。制度威力來自制度執行力。要著力提高各級黨員干部執行制度的意識,嚴格執行制度,堅持按制度辦事。要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堅決防止和克服執行制度因人而異、分親疏、憑感情、看關系,特別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制度在一把手面前蒼白無力,一定要堅持,誰違反了制度,都要一視同仁,嚴肅查處。
強化監督建牢“不敢腐”的監督網絡
執政黨的黨員領導干部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權力,權力只有在受到嚴格監督的情況下,才能正確運用,權力失去監督必然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有效反腐必須“多管齊下”,構建多視角、全方位的強有力的監督網絡。
黨內監督。黨內監督是黨的自身監督,包括黨組織和黨員的監督、黨的制度監督、黨的紀律監督、黨的專門機構監督。黨組織和黨員的監督是黨內日常的經常性監督。每個黨員都生活在黨的組織之中,必須自覺接受黨組織和黨員的監督。黨的紀律監督是強制性的監督。每個黨員都必須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在黨內絕不允許存在違反黨的紀律的行為。黨的專門機構監督是黨內監督的主渠道,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履行職責,在黨委、政府領導下,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進一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內監督的重點是黨員領導干部,這也是監督的難點。目前在一些黨組織和黨員中,對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仍然存在“不愿監督、不敢監督、不善監督”的現象。因此,加強黨內監督,最重要的就是要對黨員領導干部實行有效的監督。endprint
民主監督。民主監督的實質是人民群眾的監督,群眾參與是民主監督的主要渠道。黨員干部長期生活在群眾之中,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群眾看得十分清楚。廣大群眾對黨員干部以權謀私、濫用權力的行為深惡痛絕,群眾監督只有滲透到黨員干部接觸群眾的每一項活動中,才能產生監督效應。必須加強人民代表與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制度、群眾來信來訪制度、開展群眾評議干部活動,重視群眾舉報、群眾意見,加大民主監督的力度。
法律監督。法律監督是對法律實施情況的監督,重點是對嚴重違反國家法律的情況進行監督。法律監督具有法律約束力。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黨員干部必須模范地遵守法律。對于嚴重違反國家法律的黨員干部一定要繩之以法,對象上,“老虎”、“蒼蠅”一起打,不能只打“蒼蠅”,不打“老虎”;量刑上,堅決防止和克服輕刑不判、重刑輕判,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以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輿論監督。輿論監督具有輻射面廣、震懾力強的特點,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采取公開報道和新聞批評,對黨員干部中嚴重以權謀私、違法亂紀現象進行披露,將腐敗分子的丑惡行徑及時向全社會“曝光”,使腐敗行為一經出現,就受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輿論監督,利用新聞媒體,及時披露了違反中央規定、受到嚴肅處理的頂風違紀案例,有力地制止了“四風”,受到了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
互聯網監督。運用和規范互聯網監督是新形勢下加強監督的重要手段。當前,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微博、微信、移動新聞客戶端等廣泛應用,互聯網監督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群眾傳遞信息、參與社會事務的重要渠道。要充分運用互聯網建立健全網絡輿情收集、研判、處置機制和引導、反饋、應對機制,對反映黨員干部違法問題及時調查了解,公布調查結果。同時,進一步規范互聯網監督,加強網絡舉報監督,拓寬網絡監督渠道。
“五個監督”既各具特色,又相互配套。黨內監督是黨組織和黨員的自我監督,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肌體自我凈化的功能;法律監督是專門性的監督,具有法律約束力;民主監督范圍廣、形式活、群眾參與度高;輿論監督是新聞媒體擁有的獨特的精神和道德的力量,反腐震懾力強;互聯網監督快捷、公開,網民積極性高,構成了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相結合、權力監督與公眾監督相結合、專門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上下聯動、功能互補的監督網絡。眾多監督的視角集中聚焦黨員干部權力使用情況,大大壓縮了黨員干部以權謀私、濫用權力的空間,黨員干部在高壓的監督態勢下,不敢心存僥幸而鋌而走險。隨著監督網絡的健全完善,監督力度的不斷加大,黨內的消極腐敗現象就可得到有效遏制,就會實現黨風的逐步好轉,從而以良好的黨風帶動社風、民風的進一步好轉。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委省級機關工作委員會原副書記)
責任編輯:張功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