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捷偉
摘 要:林業經濟在我國的經濟體系中處于一個很特殊的地位,它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能給我們帶來可觀的生態效益。現代社會的發展,既離不開林業經濟發展,也離不開生態環境的保護,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處理好林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林業經濟;發展;問題
中圖分類號:F3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8-0049-01
林業經濟是指利用現有的森林業資源進行生產、創造經濟效益,為人類及社會服務的一項產業。生態環境保護是指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現代社會的發展,既離不開林業經濟發展,也離不開生態環境的保護,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處理好林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但是,在目前的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這一些違背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夠及時解決,就很可能直接影響到我國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生態問題
1.現存的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林分質量也不高
由于早年對森林資源的過度開采,造成了目前森林資源匱乏,木材生產正在逐年削減,我國不得不每年花費重金從俄羅斯、加拿大等國進口大量木材以滿足國內對木材的需求。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為20.36%,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積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積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雖然隨著近幾年天然林保護工程的開展,我過的森林覆蓋率略有上升,但其中成過熟林的含量依然很低。大多都是新建的人工林以及人工次生林。眾所周知,人工林體系與天然林體系相比存在著較大的缺點,人工林林分由于品種比較單一,林分穩定性不強,對災害的抵抗能力弱,一旦遇到較大自然災難時容易出現大面積甚至全林分的死亡。還有,林木生長周期較長,我們目前所培育的多是中幼齡林,到這部分森林長到可供人類使用的成過熟林時,尚需少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的時間,等待的時間相當漫長,所以我國目前處于一個森林經濟的低產期。我國目前的森林資源較為緊缺,并且高質量的原始性的林分也相當稀少。林業經濟的發展是以森林資源作為基礎的,如果森林資源的總量以及質量得不到保證,那么勢必會影響到林業經濟的發展。
2.對森林資源的經營管理不善
我國目前某些森工企業的森林經營管理制度還不完善,首先表現在對于營林管理方面跟不上,所管理的林分內火災、病蟲害等問題嚴重,嚴重危害的林木的正常生長,生態功能退化,經濟效益差。具體體現在營林管理人員僅片面追求林分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把握,對森林內的枯倒木,站桿木等采取全部清除的措施,而導致森林內一些特有動物棲息環境遭到破壞,不得不選擇遷徙,而隨著某些森林昆蟲天敵的遷徙又導致的病蟲害的大量爆發,造成了惡性循環。還有,某些營林人員對掌控的林區的培育目標僅限于市場的需求,僅培育經濟價值高的林種,造成了林種單一、林分脆弱,發展嚴重時可能影響我國林業經濟的穩定。此外,對提高林木質量特別是種苗及撫育工作重視不夠,不能夠做到對剛種植的苗木進行及時撫育,清除雜草以及其他競爭性植物,從而導致目標苗木生長勢頭減弱,甚至死亡。另外,我國目前林業基礎設施建設仍然較為落后,無法實現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業,嚴重限制了森林采伐及森林運輸的效率。
二、針對目前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策略
1.從生態學角度出發合理利用林分并大力提高森林質量
對于現存的原始天然林資源,應將天然林保護工程落實到底,根據生態平衡的規律,維護和調節我國僅存的原始天然林資源,必須讓損失殆盡的天然林資源重新煥發生機。對于目前正在建造的人工林以及人工次生林,更需要學習自然的進化方式,隨著林齡增加,及時進行撫育間伐,及時調整人工林林分結構,改變其單一性,增強其抗逆性,從而提高森林質量。同時,改善林分內衛生狀況,促進林木快速生長,使其能夠盡快的地發揮經濟效能。對于林木優良種源的利用需盡快落實,希望國家盡快出臺法律以促進林木良種的推廣,為以后造林時采用良種壯苗奠定基礎,使日后造林時不論造林產量還是造林質量都有極大的提升。
2.控制森林資源消耗,嚴格執行限額采伐
首先,及時對森林資源進行清查和普查,及時掌握林分動態,并計算出當地森林年生長量以及采伐量,有計劃地促使森林生長量與消耗量向更合理的比例發展。其次,采用合理的采伐結構,開展多層次的采伐,擴大中間利用,既可減輕可采資源的壓力,延長成熟林使用年,又可提高林木生長量,縮短培育期,一舉雙得。再次,發展對林木產品的綜合利用和節約代用。我國木材綜合利用率低,這更加突出了資源短缺的矛盾,加大了森林過伐的壓力。因此,要充分利用采伐和加工剩余物,發展“三板”和代用產品,盡量減少森林資源消耗。
3.堅持科技興林,加強依法治林
通過不斷的研究與開發,持續提高林業產業的科技含量。從林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做起,加快高新技術的開發,提高林業科技創新能力。國家應有針對性地進行林業科技攻關,實現林業重點工程建設與林業技術推廣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步驗收,充分發揮科技對林業經濟建設的促進作用。加強林業良種壯苗工程建設,加快新林木良種的選育和新技術的應用,收集整理和保存優良種質資源,更多地引進馴化國外新品種,提高良種使用率和優質苗木的供應率。改變傳統的以破壞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建設高科技含量的節約型林業經濟模式。
參考文獻:
[1] 李玉山,李志強,史津鵬.淺談林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科技信息,2007,(17):490.
[2] 郭永益.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J].吉林農業,2010,(8):191.
[責任編輯 王 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