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愛媛
摘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圍絕經期絕經后陰道出血病因和絕境年限、年齡、病例類型的關系。方法:隨機抽取225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研究,探析圍絕經期絕經后陰道出血病因和病理的關系。結果:在所抽取的研究對象中由于良性病變所導致的患者出血比例占69.33%,功能性病變導致患者出血比例占20.47%,惡性腫瘤導致患者出血的比例占10.20%。結論:導致圍絕經期絕經后陰道出血的因素有很多種,其中主要因素是生殖器的良性病變,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絕經年限的增加,絕經后陰道出血多半是由于惡性腫瘤所致的,必須要加強診斷和治療。
關鍵詞:圍絕經期; 陰道出血; 病因病理; 研究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macteric postmenopausal vaginal bleed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cause, age, years of case type. Methods: a random sample of 225 cas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thogenesis and pathology of climacteric postmenopausal vaginal bleeding. Results: during the study object extraction due to benign lesions caused by bleeding the proportion accounted for 69.33%, functional diseases causing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in the proportion accounted for 20.47%, accounted for 10.20% of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e. Conclusion: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vaginal bleeding after menopause perimenopausal period there are many, the main factor is benign genital, moreover along with the growth of age, years since menopause, postmenopausal vaginal bleeding is mostly due to malignant, must strengthe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中圖分類號】R7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019-02 由于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和自身身體素質的降低,導致圍絕經期絕經后陰道出血的患者逐漸增多,加上該病癥的特殊性,病情和病因較為復雜,因此在治療護理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引導異常出血是圍絕經期絕經后婦女較為常見的臨床表現,絕大多數為老年婦女。為了更好的研究和探討圍絕經期絕經后陰道出血的病因和病理關系,下面主要從從抽取的研究對象中重點分析。
1 一般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并治療的圍絕經期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中隨機性抽取225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研究,探析圍絕經期絕經后陰道出血病因和病理的關系。所抽的研究對象年齡區間在39-75歲,平均年齡為56.3±11.9歲,絕經時間為1-23年。研究對象主要特征表現為不規則的陰道出血、月經紊亂、接觸性出血和血性白帶等癥狀。所有的研究對象均通過了陰道出血標準診斷確診為圍絕經期絕經后陰道出血癥狀,且225例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生活習慣、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和病癥的嚴重程度等因素上均不存在明顯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研究價值。
1.2 研究方法: 所有抽取的研究對象均進行婦科檢查,根據患者的婦檢情況進行宮頸活檢、陰道細胞檢查、分段診斷性刮宮、宮腔鏡檢查、陰道B超和病理檢查等。排除老年性陰道癌變的因素后進行分泌物涂片診斷和臨床表現觀察,腫瘤檢查和功能性子宮出血分析等,并通過手術的標本病理檢查和組織活檢來確診。如果在臨床診斷中同時出現了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病變,按照器質性病變來計算。
1.3 統計學數據處理: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據資料對比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值檢驗,數據之間差異性顯著(p<0.05),存在統計學研究價值。
2 結果
2.1 陰道出血原因和類型與疾病關系: 在所抽取的研究對象中由于良性病變所導致的患者出血比例占69.33%,功能性病變導致患者出血比例占20.47%,惡性腫瘤導致患者出血的比例占9.33%。其中在良性病變的患者中陰道炎所占49.36%,宮頸息肉、宮頸糜爛占37.18%,子宮內膜息肉占2.56%,宮內節育器占3.21%,子宮肌瘤占5.77%,良性卵巢性腫瘤占0.64%,其它占1.28%;在功能性病變中萎縮型子宮內膜占20.83%,分泌期子宮內膜占12.50%;在惡性病變中子宮內膜癌占47.62%,卵巢癌占14.28%,子宮頸癌占38.10%。
2.2 絕經年限跟惡性腫瘤的關系: 隨著絕經年限的增長,惡性腫瘤出現的概率逐漸增大,分析隨著絕經年限的變化,惡性腫瘤的發生概率。
表1絕經年限跟惡性腫瘤的關系對照
絕經的年限 出血例數 出現惡性腫瘤和所占比例 1-10年 146 6(4.11%) 11-20年 51 7(13.7%) 大于20年 28 10(35.7%) 合計 225 23(10.2%)2.3 發病年齡跟惡性腫瘤的關系: 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出現惡性腫瘤的概率也在逐漸增大,其中在40-45歲年齡之間的患者出血例數為32例,產生惡性腫瘤的有1例,所占比例為3.13%;年齡在46-50歲之間的患者,出血例數為123例,產生惡性腫瘤的占7.31%;年齡在51-55歲之間的患者出血例數為58例,產生惡性腫瘤的比例為13.79%;當年齡大于55歲時,出血病例數為12例,產生惡性腫瘤的比例占41.67%。
3 討論
隨著年齡的變化,婦女逐漸進入到了圍絕經期,也就是說此期間內婦女的生理功能由盛轉衰,最為顯著的表現就是婦女的卵巢功能衰退,生理功能逐漸消失,最后出現絕經現象,生殖道也就變得較為萎縮。在婦女生殖道功能由盛轉衰的過渡時期,其中患者出現子宮不規則出血的占70%,且出血的原因較為復雜。在本次試驗研究中,在所抽取的225例研究對象中由于良性病變所導致的患者出血比例占69.33%,功能性病變導致患者出血比例占20.47%,惡性腫瘤導致患者出血的比例占10.20%。另外,如果患者采用雌激素藥物也會導致陰道出血,因為當患者絕經后,卵巢功能就會大大降低,宮頸上皮、子宮內膜和引導粘膜等都會呈現不同程度的萎縮狀態,陰道內的酸堿度就會升高,導致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病原體就會肆意侵襲而導致引導感染。所以針對絕經后婦女的宮頸炎所引起的陰道出血問題,需要采用激素替代治療,例如可以口服倍美力和尼爾雌醇等藥物,緩解陰道炎的病情。
在本次試驗研究中功能性子宮失調也是導致圍絕經期子宮出血的重要原因,因為此時患者處于圍絕經期,年齡增長后卵巢的功能也在減退,卵泡對性腺激素的敏感性大大降低,雌激素分泌仍然在進行,隨著時間的增加,內膜受刺激的影響逐漸增大,表現為月經樣出血。圍絕經期和絕經后惡性腫瘤導致的陰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隨著年齡的增長,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增高,自身機體的免疫力降低,容易遭到病毒和細菌的侵襲,所以需要加強對活組織檢查和診斷性刮宮,做相關性的病理學檢查,做到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提高和改善老年婦女的生活質量。總而言之,針對圍絕經期絕經后陰道出血病因和病理要予以重視,制定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案,提高婦女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毛錦芳.圍絕經期及絕經后陰道出血病因和病理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0,18:86
[2] 胡紅波. 激素替代治療絕經后陰道出血53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雜志2002,07:704-706
[3] 黃志欣.宮腔鏡在圍絕經期及絕經后子宮異常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12:2946-2947
[4] 谷麗娜.陰道超聲與宮腔鏡對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病因的診斷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3,27:4556
[5] 孫春玲.1164例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出血的臨床及病理結果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23:4548
[6] 石蕊.不同月經狀態下子宮內膜息肉惡變的臨床特點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8:1477-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