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審計“鐵軍”
徐宇寧
2006年10月30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浙江省審計廳調研,對審計機關、審計干部提出了“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要求。“三個立”言簡意賅、內涵豐富,是審計機關、審計干部的工作遵循和努力方向。我們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時,重溫“三個立”殷切期望,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堅持“以審計精神立身”,由衷熱愛審計事業。什么是“審計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當時是這樣說的:一方面是對法律的信仰和對法治的崇尚;另一方面,“審計精神”是一種腳踏實地、扎實苦干、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是一種不惟上、不浮躁、鼓實勁、求實效的精神,是一種甘當國家財產“看門人”的精神。
學習和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精神的闡述,一要敬畏法律。審計人員要嚴格依照法定的職責、權限和程序進行審計監督,在審計實施、審計取證、審計處罰、審計結果公告等各個環節,都要做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定性準確、處分恰當、程序到位、手續完備。二要求真務實。就是要實事求是,在審計工作中做到客觀公正、尊重事實,出具審計報告要做到不惟書、不惟上、只惟實。三要忠誠負責。在審計工作中,為了國家財產不受損失,要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揭示問題。四要與時俱進。要注重總結審計一線人員創造的新鮮經驗,并且要敢于探索、敢于創新,這樣才能推動審計工作不斷發展。
堅持“以創新規范立業”,不斷提升監督水平。習近平總書記當時指出:審計事業要發展,審計工作要開創新局面,就必須要求審計工作的思路、方法、制度、機制等方面有所變化、有所創新,就必須要求審計工作的計劃管理、流程、質量控制等方面更加合理、更加規范。
規范和創新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必須在實踐中做到有機統一、科學把握。一方面,要抓規范管理。在法律法規層面、在內部規章制度層面、在業務操作流程層面、都要建章立制,克服工作隨意性。另一方面,要抓改革創新。審計干部要勇當改革創新的“闖將”,必須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在法治軌道內,堅持用改革創新的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加快推動審計事業改革發展。
堅持“以自身建設立信”,努力打造審計“鐵軍”。習近平總書記當時談到“以自身建設立信”時強調,“審計機關作為監督部門,自身的建設和管理是依法有效履行監督職責的前提和保障,是維護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的內在需求”。
新形勢下,審計機關、審計干部必須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審計工作的一項基本建設抓緊抓實,切實做到“以自身建設立信”,打造一支審計“鐵軍”。第一,要抓好能力建設這個基礎。審計工作是一項專業要求很高的職業。要鼓勵和激勵審計人員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學習業務上,把能力和本事體現在做好審計項目上。第二,要抓好廉潔自律這個根本。審計機關作為監督機關,在廉潔自律問題上,應該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在審計工作中要自覺遵守廉政準則、“八不準”審計紀律,做廉潔從政的模范。第三,要抓好保密紀律這個重點。必須把保密作為一條“高壓線”,對審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掌握的工作秘密,都要自覺做到守口如瓶,防止跑風漏氣。第四,要抓好作風建設這個關鍵。經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審計干部的作風有了明顯轉變,但作風建設具有反復性的特點,必須常抓不懈,防止反彈。
新的歷史時期,全體審計人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審計工作的新論述、新要求,要結合習近平同志對審計工作“三個立”總要求,努力踐行“三個立”總要求,以自身的模范行為,樹立審計機關、審計干部國家利益捍衛者、國家財產“看門人”的良好形象。
(作者為浙江省審計廳廳長)
責編/ 劉建 美編/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