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孟祥娟
【摘 要】要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就要提高計算機實驗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基礎課;實驗教學
【Abstract】In vocational teaching about basics of computer, we mus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 teaching for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ir abilities ,such as thinking ability of observation, handing ability, ability to solute practical issue and creativity.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Experimental teaching;Computer
要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促進學生主動接受、消化計算機基礎知識。加強計算機實驗教學是勢在必行,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實驗教學課時占本課程總課時的50%,另外在學生參加各類考試中均為上機考試。由此可見,計算機實驗課是計算機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來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實踐,,就如何提高計算機實驗課教學質量問題談幾點體會。
1 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實驗教學設計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中心,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由于學生的原有知識結構和經驗的不同,導致學習具有個性化的特征,因此實驗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到班級的特點,更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特點,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個體的差異來確定合適的實驗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原先的水平和通過實驗應該能達到的水平。實驗內容的設計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應留出相當多的自由練習時間,允許學生操作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建構主義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充當指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教師的一項很重要的任務是創設真實情境,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所以,教師要充分做好實驗課前的準備,給學生提供足夠數量的取材于實際的范例和真實的問題需求,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真實的操作環境使得學生的實驗過程相當于實際應用過程,使課堂和實踐緊密結合。
2 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目標,合理優化實驗步驟
優化實驗步驟。這是提高學生計算機的先決條件,不僅可以確保上機操作的針對性,還能將啟發性的教學原則完美地應用于實驗教學的全過程,有效地提高上機效率。優化實驗步驟,就是對上機的教學過程做一個精心設計,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將一堂課科學的劃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再分為幾個具體的步驟。對各個階段的教學方法,甚至對每個具體步驟問題的處理方法,都要詳細加以分析和研究,并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具體步驟的安排上,既要注意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系,還在充分考慮將難點分散。要做好這一點,首先要盡可能保證每個步驟的內容具有相對獨立性,使其目的更加明確,問題更加突出,操作更加簡單。同時還要考慮各步驟邏輯意義上的關聯,使內容過渡自然,順理成章。最后,還要充分考慮對前一步操作結果的合理利用,便其前呼后應,強化理解和記憶。當然,對上機操作步驟的優化編排,不可能只有一種模式,不同的內容,不同的上機目的,在上機步驟的編排上可能會千差萬別,但優化的目標是一致的。
3 運用“問題法”強化學生的上機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
所謂“問題法”就是在每次上機之前給學生布置一系列的上機任務,但并沒有給學生提供現成的答案。這就要求學生上機之前做好預習和準備,在上機過程中通過調試,自己做出每個問題的答案。在具體運用“問題法”的教學過程中發現,不僅學生操作時間的問題多了,課堂氣氛因此也特別活躍,在整個操作訓練過程中更是見不到無所事事者,也不見問老師該做什么的同學了,在此時的上機教學過程中,學生變成了主體,這樣根據學生的特點而采取的“問題法”操作訓練,學生能夠主動地發現問題,通過老師引導解決問題,從而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能很好地達到教學目的。實踐證明,“問題法”的訓練方法,使學生發現了新的問題,從而加深了對相應命令的理解,使學生能夠更主動地操作計算機,提高了自身的應用能力。
4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適當調整實驗操作進度
各種實驗操作進度的安排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適當調整實驗教學進度。有的實驗內容不可能在短期內被熟練掌握,需要長期練習才能逐步熟練,這些內容宜分散在多個實驗課中完成,切不可滿堂灌。某些操作的要領不易被直接領會和掌握,可能需要在實踐中解決了某些問題后才突然領悟,對這類操作有的應盡早講授,讓學生有更長的時間使用這類操作,從而“悟出”更多的操作心得。對有的操作和相關概念,學生在學習它之前已經遇到過多次,對問題有了較多“接觸”,然后通過教學,集中、全面地講解該類問題的操作方法,這樣,學生通過平時感性認識的積累,在教學后的實驗中可能會產生更好的實驗效果,這類操作往往是實驗教學上的難點,可結合其他相關實驗,適當調整教學順序。有的操作需要不停地使用才能達到熟練的程度,所以教師應在每次實驗課中盡量安排較多的自由練習時間,讓學生運用學過的軟件工具進行各種應用,不應僅對課堂理論教學中涉及的內容進行實驗,而忽視學生對那些需要應用才能熟練的軟件進行經常性的使用。
5 利用校園網絡使學生課內所學向課外延伸
計算機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斷地實踐,但是學生課內實驗的時間非常有限。利用校園網絡能使學生課內所學向課外延伸。學生通過實驗課的練習和老師的指導,已經初步掌握操作技能和方法,校園網內的一個實驗教學網站的存在將使學生能在課外方便地進行操作練習。網站就相當于一個實驗室,提供了學生在實驗時所需的各種文件,如實驗要求、步驟、實驗素材、范例和場景等。學生可以利用網站內容自控掌握實驗進度,可以對網站上提供的后續實驗進行提前操作,也可以對以前的實驗進行回顧操作,提高了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學生可將自己的各種作品傳到網上供其他同學欣賞,從而激起大家普遍的創作熱情。總之,充分考慮學生在實驗中的中心地位,以學生的能力提高為目標,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實驗教學,通過網絡營造適合學生的學習環境,是一種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提高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
總之,隨著計算機文化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化,計算機實驗教學成為重要的教學環節,它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只要我們遵循一般的教學規律,并針對其自身的特點,勤于思考,努力探索,就能解決學生重書本輕能力、依賴性強、缺乏創造性及靈活性、主動性不夠的問題,能夠切實地解決學生上機過程中存在的誤區,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少鋒.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專業實驗課探究式教學中的應用[J].海峽科學,2013(04):67-69.
[2]劉義良.計算機實驗教學課堂行為管理的實踐及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02):170-172.
[3]侯丹紅.淺談醫學院校計算機實驗課教學質效的提高[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0(04):96-98.
[4]黃曉華.高校計算機實驗教學研究[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2(18):118-119.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