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福東
摘 要:分析當前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基本狀況,認為解決其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提供的強大支撐,科技創新為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五個美”提供強大動力源泉,而且滲透于該系統的各個層面,使之協調有序,充滿活力。
關鍵詞:科技創新;美麗鄉村建設;支撐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9-0020-03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第一次提出了“美麗中國”的全新概念,強調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是面對中國農業、農村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廣大農村的實際,為使全國十億農民同享改革紅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大舉措,為廣大農村描繪了一幅更加美麗、更加幸福、更加和諧的嶄新圖景。
如何建設升級版的美麗新農村,除了要靠政策、靠外力扶持之外,筆者認為,更為重要的是要靠能夠全面催生內生動力的因素——科技創新,這是最為重要的動力源泉。
一、中國現階段美麗鄉村建設的基本狀況
美麗鄉村建設從2008年開始實施以來,全國各地抓示范、出精品,抓投入、促成效,一大批精品示范村在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些精品示范村大體上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具備一定的產業支撐,依據其特有的條件,發展特色產業,村民普遍受益,具備較好的建新村的物質基礎;二是村兩委班子能力強,會干事,能干事,在能人的帶動下村民齊心協力,勁往一處使,建新村雷厲風行,從而干出一番嶄新模樣;三是村莊易于規劃,實施統一的拆舊建新后,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因而較易成為精品村;四是政府高度重視,借助政府外力啟動新村建設,在規劃設計、資金投入的大力支持下,打造出樣板村;五是地理位置優越,處于旅游區、風景區周邊,在旅游服務等產業的帶動下,按照美麗鄉村要求,打造出精品名片。除了著力打造精品示范村之外,各地還進一步展開美麗鄉村建設,啟動新一輪的更大范圍的美麗鄉村建設,試圖促進城鄉一體化和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提升。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也存在著比較多的困難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城鄉一體化試點的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時說,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美麗鄉村,是要給鄉親們造福,不要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說“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層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別是古村落要保護好。習總書記的講話可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全國各地在建設美麗鄉村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涂脂抹粉”、“大拆大建”等行為,說明一些地方、一些政府部門不惜花大價錢,塑造政績工程,打腫面子充胖子的思想,不注重如何挖掘內生動力,不注重內在品質上的提升。要做好以上這些,需要各級各部門做大量的、深入細致的工作,深入調研,從實際出發,依據各地的特色,協調有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其中特別要重視科技創新對美麗鄉村建設建設提供的強大支撐。
二、科技創新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源泉
按照習總書記講話的指示要求,結合各地對美麗鄉村建設提出許多總體要求,筆者認為美麗鄉村建設總體上必須從“五個美”出發,為廣大農民打造高品質、高幸福指數的新生活。“五個美”是:規劃布局科學有序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產業發展高效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心靈美、宜居長壽體質美。“五個美”要美在生活品質,老百姓能夠真正享受美好幸福的生活,在衣食住行樂等各個方面全面提升,村莊秀美、村民和諧、身心愉悅。這些高品質的美,不能只靠砸錢,“涂脂抹粉”,要尋找出最為有效的催生內在動力的辦法,其中必然要依靠科技創新,靠科技創新成果惠及百姓,達到內在的、可持續的、整體協調的美。
首先,做到規劃布局科學有序布局美,要有科學的理念,創新的思維。我們強調鄉村規劃要高起點,放眼未來,不但領導要有足夠的眼界,還要是全體村民放寬視野,這個眼界和視野從何而來,關鍵要有科學的理念,許多地方村莊規劃為什么做得不夠好,主要是科學的思維理念沒有深入人心,因此布局規劃問題首先是理念問題,即做到,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把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農業和旅游業發展規劃、文化特色產業相銜接,有序推進,要做到開發與保護結合,凸現可持續發展。農村廣大干部和群眾有了這樣一種科學理念,破解許多諸如征地難、拆遷難、互相扯皮等問題就能輕易多了。教育廣大村民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必然能提高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習俗,擯棄不文明的、狹隘的思維和習俗。村莊規劃同時也要有創新的理念,從事規劃設計工作者要把最新的創新成果惠及村民,不斷推陳出新,描繪出獨具特色、最新、最美的美麗鄉村畫卷。
其次,村容整潔環境美也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及成果的支撐。眾所周知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本身屬于多學科領域的融合與協同攻關的綜合性高科技。如何減少污染物排放是一項綜合性的高科技項目,環境產業、綠色產業旨在提高經濟技術檔次,這也是一項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環境技術涉及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生物防治、綜合治理等各個方面的技術,農村環境整治不能只是簡單的打掃衛生和清理垃圾,要有循環經濟理念、清潔生產理念,把最新的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農村環境整治中。如發展養殖業,應大力推廣立體養殖,用循環經濟、綜合治理的辦法把生物污染降到最低限度;發展種植業,也應大力推廣綠色、生態種植,其中可供選擇和應用的科技創新成果也非常多;在垃圾處理方面,應用科技創新成果涉及垃圾分類、處理、回收等各個環節,要把垃圾無害化處理、回收綜合利用等高科技應用推廣到農村,才能使我們的村莊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晰,真正宜居、宜樂和宜游。
第三,要實現產業發展高效增收生活美,更是需要高科技及其創新成果。農業作為傳統產業在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據基礎的地位,農業發展的全過程,產供銷各個環節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在生產方面必須依靠生物科技和農業機械化裝備,生物科技和農業機械化創新成果為農業的高效、農民的增收提供了最為先進有效的手段,先進的育種技術,高效無毒、無害的化肥、農藥,科學的耕作以及施肥發式,有著廣闊的前景,可以極大地提高農產品品質;先進的農業機械化裝備,在農業機械化科研人員的不斷革新、不斷創造下,各種新型、實用、高效的農器具不斷推陳出新,為農業生產省工、省時,解放勞動力,讓農民也能享受悠閑、快樂的美好生活。在供應和銷售方面,農村數字化建設使農民與外界的信息溝通方便、快捷,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農民隨時隨地了解各種供應與銷售信息,農副產品能夠及時快捷銷往各地,還能以訂單銷售形式,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使廣大農民真正增產能增收。此外,科技創新還不斷促進農業、農村經濟轉型升級。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解決農業人口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問題日益突出,利用科技創新及成果,農業生產一方面對于土地、農作物、牲畜等生產要素進行精準分析,推行“精確農業”生產,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各類生產要素的有效利用率;另一方面農村的信息化將使許多農業人口轉移到從事信息的收集、加工和處理等,他們從農業生產中剝離出來,更多人從事第三產業(服務業),實現了產業的升級。小城鎮建設將使農民不再是單純的農民,他們更多地從事旅游服務等第三產業,隨著農業產業的升級和農民增收渠道的不斷拓寬,他們的生活必定是更加豐富、美好和燦爛。endprint
第四,實現鄉風文明心靈美,同樣需要科技支撐。對于中國廣大農村的農民來講,由于科技文化知識的普及還很不到位,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知識,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精神的任務還十分艱巨。當前,用科學精神所隱含的人文的關懷,促進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塑造美好心靈刻不容緩。一是幾千年的封建殘余,加上國家對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相對薄弱,廣大農民的受教育程度較低。因此我們看到,在農村,封建迷信,以至于一些舊惡勢力較為猖獗,如賭博、欺詐之風較為盛行,法制觀念淡薄,愚昧、落后的現象時有發生,“六合彩”賭博甚為猖獗,有的農民輸了又賭,賭了又輸,以至于傾家蕩產,血本無歸;村級組織建設是農村民主化管理,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有些地方卻時常引發宗族房派斗爭或是賄選等現象。二是培養農民養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衛生習慣也不容忽視。生活廢棄物的排放問題是美麗鄉村建設極為關鍵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目標就無法實現。一個用科技知識武裝起來的新型農民就會自覺地愛護環境,養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衛生習慣。三是用科技知識武裝起來的新型農民必然有正確的世界觀,樂觀的、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界。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廣大農民群眾,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科學精神的新型農民才會有求實求是的精神,奮發有為的精神,勇于創新的精神。四是用科技知識武裝起來的新型農民將更加講秩序,守法、守紀,文明禮讓。
第五,實現宜居長壽體質美依賴于科技創新也是不言而喻的。長期以來農村的醫療條件和醫療保障水平比較低,農村因病致貧的人口占農村貧困人口的絕大多數,把最先進的醫療技術送到廣大農村這是縮小城鄉差別的關鍵所在。另外,農村地域廣闊、保持空氣清新,推廣科學養生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擯棄不良的生活習慣,打造宜居之鄉、長壽之鄉,無疑也美麗新農村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三、建設美麗鄉村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建設美麗鄉村涉及的方方面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里面既有物質層面的東西,也有精神層面的東西,讓科技創新滲透于美麗鄉村建設的各個層面,才能夠使之更有活力,更加和諧有序,煥發出璀璨奪目的異彩。
第一,依靠科技創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不但要在經濟總量上推動經濟快速發展,而且要使經濟系統結構有序,可持續發展。這種有序的可持續發展并不以資源的消耗為代價,它以科技為第一動力,知識(信息)為重要資源,一是可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因為科技是治理環境污染的第一動力,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困擾著人類,人類依靠科技創新有能力解決這一發展中的煩惱;二是高科技可以實現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以循環經濟、節約型經濟為發展模式,科技創新在這里發揮著神奇的而且巨大的作用。
第二,科技創新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系統內各個子系統的簡單增長或膨脹,它還會推動產業升級、換代,內部層次結構更加有序。因為產業的更新換代,經濟系統有序度的提高,其中必然要有高科技作為強有力的支柱。在高技術領域,每一項重要的科技創新,將有許多新興的產業出現,如信息技術引領了眾多的對信息的收集、儲存、加工、處理等一大批新興的產業,甚至引發了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全新變革。
第三,科技創新還促進現代化管理創新,管理科學技術也是現代高科技,也是第一生產力。現代管理理念強調以人為本,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高科技向新農村建設全面滲透,必然帶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它在人們的思維理念,精神層面上,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和諧、安定有序,再加上讓全體村民樹立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這是中國農村和諧有序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總之,科技創新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強大支撐作用,不但是在物質上推動農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而且在精神層面上有力地推進農村社會文明進步,健康、和諧、充滿活力。科技創新是一座明亮的燈塔,它引領和照耀著美麗鄉村建設的航船扎實、穩步、和諧有序,勇往直前,通向勝利的彼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