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體制的進一步的變化,許多國家的企業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市場中采取新的管理措施,包括對企業成本進行嚴厲的控制以及從預算的角度出發提出全面預算等內部管理措施。而這樣的措施在會計領域中就是現代管理會計的范疇。實踐證明,管理會計對現代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但是管理會計的實施環境并沒有理論上所闡述得那么好,所以對現代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的探討就顯得有其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管理會計;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F23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9-0152-02
引言
現代日益緊張的生活節奏與經濟環境總是息息相關的,也跟會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會計的創新與發展大到社會國家,小到企業,都有著其相當重要的戲份。即會計有著社會屬性和經濟屬性。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稅收是一種產物,而會計則是對其衡量的工具。這是會計創新和發展的社會屬性。此外,類似企業這樣的組織的出現,則是更為直觀地體現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的經濟屬性,因為這樣的組織不管是客觀需要,還是組織管理的主觀需求,都要求會計對其整個經濟效益進行核算。會計與社會以及企業的直接聯系最本質的體現。而會計自身在漫長的發展中也在經歷著不斷創新和發展。但會計的一切都隨著經濟發展情況有關。會計較為重要的一個變革就是從傳統的會計中,演變出管理會計這門對現代企業經營決策有著重要作用的學科。伴隨著計算機的技術和信息時代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對技術和信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強。企業對高新技術的要求以及對信息收集加工處理的能力也被迫進一步的提高。因此,企業的管理層就對管理會計的越來越重視。而就會計領域而言,眾多的財務軟件如同猛龍過江,各顯神通,配合著自動化辦公以及網絡技術等新近的管理措施,使得企業對傳統會計的依賴性就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而相對則是更加重視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
管理會計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中正在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會計的核心理念中,價值的創造與維護是最為重要的兩點。基于此,管理會計是企業的戰略、業務、財務一體化最有效的工具。在中國,各行業的經濟規模都有正在擴大的趨勢,國內外的經濟貿易來往也是日益密切,所以在中國的市場中,有著比外面更為激勵的競爭。因為經濟的基礎情況不同,市場規則的完善程度不同以及監管力度不同,而導致了中國的管理會計起步晚于西方國家。所以對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研究在中國顯得就更為迫切了。經濟與知識造就了個性化的信息集成與分散,企業如若要在此背景下立足,除去政治資源等各種隱性資源不談,就必須從內部管理出發。因此,本文從管理會計在實務使用出現的問題出發,以GYB公司為例分析現代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并就相關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中國現代管理會計在實務運用過程中存在的三大問題
(一)中國現代管理會計缺少統一的理論體系以及標準的運行規范
“管理會計(Management Accounting)是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并列的、著重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的一個企業會計分支。它包括成本會計和管理控制系統兩大組成部分。”管理會計又稱“內部報告會計”,是旨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并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及其他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報告,使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能據以對日常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規劃與控制,并幫助決策者作出各種專門決策的會計延伸。這些都是西方學者對管理會計的意思的闡述,但在中國,對管理會計理論的翻譯和闡釋如同百家爭鳴般,缺少統一的理論體系。這是因為中國對管理會計這一理念的引入時間比較晚,而且在引入之后對其發展也是不夠重視。時間上的倉促與態度上的忽視就直接造成了中國的會計實務界對管理會計的相關理論研究的停滯,而其創新與發展則更是如同天方夜譚。理論界沒有完整而嚴密的統一體系,自然使得企業在實務運用管理會計時缺乏較為直接而明確的規范性指引。同時,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企業在使用管理會計之時就會顯得有些隨心所欲,造成內部管理混亂的現象時有發生。以中國某地產上市公司GYB為例,因為財務管理層的管理理念不一致,造成區域內部財務管理雖然設置有成本會計主管與管控主管之職,但卻是長期處于架空狀態。如此就使得項目成本會計與上級對接出現了問題,造成內部管理出現混亂。
(二)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之中理論與實務相脫節的現象嚴重
在中國的現代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過程中,其理論與實務操作常常發生嚴重的脫節現象。即管理會計理論在中國企業界中表現著較差的操作性。這主要在于管理會計的理論依舊停留在以理性經濟狀態為前提。換而言之,管理會計的理論創新并沒有得到創新與發展。而在實務中的經濟狀態是非理性的經濟狀態,所以用原先管理會計理論建立而成的模型與假設就會脫離會計的實務操作而出現偏差。這實質上也是限制管理會計創新與發展的瓶頸,即一些復雜的數學模型根本就對應不上實務缺乏資料的會計管理。以GYB公司為例,公司內部高學歷的會計人員在高層管理中占著一定的數理,但是從項目上傳的現場成本資料以及管控資料種類繁多,關鍵數據缺乏而使得這樣的人才如同狗咬烏龜根本就無法下手處理。
(三)基層財務會計人員缺乏管理會計的相應管理會計創新與發展意識
在中國,多數會計從業人員都是從傳統會計做起,對于管理會計的根本就沒有本質的認識。甚至連會計有這樣的劃分方式都不知道。最為直接的體現則是基礎財務會計人員缺乏相應的管理會計體系的知識,所以管理會計在實務會計界中也很難得到認同。也因此,對管理會計的實施操作就顯得舉步維艱。沒有實務的支持,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更是雪上加霜,即其在中國的企業之中根本就無法得到推廣與普及。對此最為直接的反作用則是各個高校培養財務會計人員之時就會選擇一些比較現實的技巧進行重點培訓,而如同管理會計的理論就會處于被輕視之態,因為人都是自利的。如此就導致了基層財務會計人員無法接觸管理會計較為實用的線性規劃與非線性回歸等知識,以及投入與產出等模型。雖然這樣的知識在實務中運用起來較少,但如果運用得當則是企業的一項資源。endprint
二、與現代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想對應的措施
(一)逐步建立符合中國現代管理會計的理論統一標準以及實務規范
管理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種管理利器,企業當重用之。所以企業管理層至少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逐步改善中國管理會計的尷尬境地,從而最終推動現代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第一,企業管理層,從高層到基層都應當樹立強大的管理會計理念。推進中國的會計領域盡早形成統一的現代管理會計的理論的統一標準。因為,實踐是理論的最終解釋。企業通過動態管理理念來逐步對內部管理體系進行轉變。因為管理會計僅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之一,其他部門只是進到輔助作用。所以各個企業應該是根據自身的需要設置動態的管理會計創新。盡量找到其中利害關系的平衡點。第二,中國的會計管理部門應該逐步構建管理會計的理論框架標準與執行規則,避免一些企業的趁機撥亂,隨意運用管理會計并給管理會計統一規范的執行帶來困難。第三,中國的會計界,不論是監管機構還是企業自身,都應當樹立正確的管理導向,積極的發展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要深刻認識到傳統的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并存的合理性。
(二)以實務推進現代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
管理會計講究的是集中化、差異化以及成本控制三大效益差的有效集。所以,實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層能夠站在更高的戰略角度來推進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這就要求企業能夠從其長遠收益與短期收益中作出取舍,從整體利益與項目利益作出選擇。而這樣的取舍與選擇,實質上就是推進管理會計的進一步創新與發展的活力所在。因為傳統會計的核心在與核算與監督,無法給企業提供戰略的考慮資源。此外根據最新的上市公司年報不難發現,實際上對于上市公司的成本信息披露已經在年報中出現。所以企業能夠較好地利用競爭對手的成本來做參考,從而推動本企業的管理會計的改革。此外,關于實務中推動管理會計創新與發展的另一個措施則是,盡量避免理論與實務相脫節。而避免這樣的事情出現的一個有效的做法則是創新管理會計的評價體系。這就要求企業更加注重理論的使用性以及整個會計工作全程的記錄與監督的高度有所提高。從而使得企業能夠從本質上把現代管理會計的決策標準提高到企業價值的最大化這樣的高度上來。而在現代的財務管理理念中,企業價值是對于整個企業的綜合收益以及該行業的評價有著一定的參考作用,成本、現金以及利潤等都是已經被包含于內。所以從這點上而言,實務確實是推動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的有效途徑。
(三)從基層財務人員的培訓入手逐步加強其對管理會計的認識
任何理論的實現都是以人才為中心方能得以完成。特別是基層人才,所謂“蟻多咬死象”即為此。因此若要現代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能夠得以長期而且穩定地延續下去,就必須加強基層財務人員的培訓。具體而言,此過程應當至少包含兩大步奏:其一,不斷加強企業的管理會計的人力資源管理。基層財務人員缺少管理會計方面的專業素養,是中國管理管理創新與發展的所面臨的較為直接的問題之一。所以,企業應當重視此項資源的培養,須知物以稀為貴。做好相應的規劃,逐步實現該部分的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其二,從公司體制上有效保護基層財務會計人員的培訓權力,傳統會計與管理會計并重強化培訓。從而能夠以點帶面,逐步在會計界中形成管理會計創新與發展所需的優良環境。如此管理會計才能夠真正地服務于公司,發揮其應有的職能功效。
參考文獻:
[1] 于玉林.面對世界挑戰的會計創新——兼論建立《會計創新學》[J].會計之友,2013,(2).
[2] 胡偉,劉科.中國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和實務應用的發展[J].財會月刊,2013,(4).
[3] 穆俊艷.淺談管理會計發展對企業的要求[J].財會通訊,2013,(25).[責任編輯 陳鳳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