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焱
摘 要: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生活多樣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不僅是一項細致復雜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豐富學生校園生活、促進學生交流的有效途徑。優秀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促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而相反劣質的校園文化活動則是在浪費學生的時間,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菩驮盒?參與性 積極性 加強校園文化活動建設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008-02
醫學類高校作為一類較為特殊的??菩驮盒#@文化活動一直以來都是校園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這些活動的廣泛開展,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時,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醫學類高校的特殊性以及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的問題,提出了如何加強校園文化活動建設的具體建議及措施,使得校園文化活動達到豐富學生校園生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并健康持續地發展下去。
1 醫學類高校學生學習生活特點
1.1 學習負擔重,參與文化活動時間少
高等醫學類院校學生的學習負擔與其他專業學生的相比始終是比較重的,這是由于醫學專業課程的數量、內容和學習思維模式以及將來所從事職業的特殊性所決定的。首先對于大多專業的醫學生來說,他們的學制基本均為五年,要比一般本科學制長,而且學習的課程繁多,記憶內容冗雜,考試要求嚴格,想要順利通過考試必須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平常的學習生活就比較緊張,所以為了不影響學習就盡量減少參加文化活動的時間。
1.2 學習壓力大,缺乏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性
據調查,[1]現代醫學生的主要壓力源為專業壓力和就業壓力,還有父母期望、對自身發展高要求和同輩競爭的深層壓力,其中的專業學習壓力必然是來自繁重的學習負擔,一名臨床醫學五年制的醫學生在大一至大四需要完成通過的所有課程接近50門左右,這些課程主要包括醫學專業課程、理科基礎課程以及政治文史課程,絕大多數都是需要記憶的;而就業壓力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醫學生人數的驟增,據統計,每年的醫學院校的畢業生接近117萬,這種專業領域的人數的增多必然導致競爭壓力的增大;各個醫院對畢業生的需求幾乎接近飽和,這樣的事實直接導致本科畢業生考研,研究生考博的現象成為普遍;醫學生畢業后在就業方面的選擇余地小。
1.3 部分醫學生性格內向,不愿表現自己
醫學生作為大學生群體的一部分,其課業負擔重、人際交流不足、業余生活相對單調導致以人格傾向為內向的心理軀體癥狀的發生幾率較高,所以性格內向的醫學生缺乏自信,不愿表現,較少地參與到校園文化活動當中去。
2 現代醫學類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狀況
2.1 學生參加活動“動機”不純
學生是校園文化活動的主人,既是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又是活動的主要策劃組織者,因此,學生是校園文化活動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學校的獎學金制度規定通過參加活動可以增加期末綜合測定的分數,而且參加越多加分也越多,使得大量的學生為加分而參加活動,這些學生對活動本身并沒有興趣,也無作為和貢獻,甚至不了解活動的基本內容,這樣就失去了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的意義。
2.2 學生參與缺乏廣泛性
在校園內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中,具有文藝特長或體育特長的同學常常一個人參加多項活動,而普通同學由于膽怯心理或不具備一些先天優勢往往沒有太高的參與熱情,造成了同學之間“你演我看”的單調的參與關系。
2.3 學校社團組織建設落后
學校社團是大多數活動的主要承辦者,但如今的社團存在許多問題。[2]首先,部分成立時間久的社團由于活動形式一成不變,加之本身的關注度和吸引力不夠,導致學生對其審美疲勞,興趣減低;其次作為一個醫學類高校,缺乏精彩的與醫學相關的社團;還有部分社團一味求新,結果削弱了號召力,以至于參加活動的人數越來越少,社團不注意培養后繼干部,缺乏有力的領導核心,最后隨著個別骨干的畢業或退出,而衰弱甚至消亡。
2.4 信息封閉,宣傳不到位
活動的宣傳形式單一所導致的信息封閉也是文化活動無法順利開展的原因之一。多數活動尤其是一些學術科技活動、思想品德教育活動等往往只通過宣傳欄來通知學生,而許多學生大多不太關注其中的內容;還有些活動宣傳海報的內容繁雜,使讀者不能獲得有效信息,橫幅宣傳字樣不明顯,信息量太少,沒有一個好的宣傳,活動的影響力也相應地下降。
2.5 缺乏學校有力的支持
學校是校園文化活動的幕后支持者,學生在組織活動過程中得到學校的支持常常是舉辦成功或者不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由于缺乏了經濟的投入支持活動開展舉步維艱,這個過程中很多具有創意、新意的活動也就此埋沒,無法很好地開展起來。
3 對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的一些建議
3.1 發展更多醫學文化活動,提高廣泛參與性
由于醫學生平時學習負擔重,學習壓力大,開展更多與醫學有關的文化活動或者建立更多與醫學有關的社團,可以合并到教學實踐中作為教學任務來進行,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廣泛性;另一方面也豐富了教學。例如經常性地開展醫學知識競賽,競賽內容可以包括教學內容也可以涵蓋一些課外知識,還能進行許多課外科技競賽、教授博士論壇等知識性校園文化活動,在此過程中要注意立足專業。
3.2 加強社團管理建設,打造精品,塑造特色[3]
積極創建品牌校園文化活動,要有創建品牌活動的意識,創建具有長期性、廣泛性、參與性以及靈活性且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品牌。校園品牌活動一般具有參與人數多、學生認可度高等特點,也是提高自身競爭力和強化特色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從校園文化的大氛圍和未來發展出發,精心籌劃認真籌備,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活動。
3.3 制定更為合理的綜測加分制度,限制濫竽充數現象[4]
對于學生為加分而參加活動的現象,要制定更多合理和嚴格的加分制度,尤其是針對參加各種各樣的校園活動的學生,要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以及貢獻程度進行評判,不能只以參加社團的憑證或參加比賽的名單就可獲得加分,從而讓真正想要參加的同學參與進來。
3.4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活動知名度
要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對活動進行積極的宣傳,比如說海報、橫幅、校內論壇、在食堂、教學樓、宿舍區附近人口密集地設置宣傳攤位,也可以通過各種社交媒體QQ群、微信公共平臺等。
3.5 學校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合理的經費支持是決定校園文化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和成功的關鍵,所以要完善經費保障制度,確保經費到位使用有效;同時也需要學校提供基本的場地、實驗室、音響設施等,解決好這些問題是高校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條件。
4 方案試行
綜合以上問題和建議,現制定出加強校園文化活動建設的實質性方案。
4.1 以下為某醫科大學參加校園活動加分辦法
第一條,為促進我校學生積極參加校園文化活動,并提高自身成績和綜合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特制定此辦法。
第二條,參加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的學生,平時不能由于活動而影響正常上課,如參加活動時間與上課或考試發生沖突,必須將活動推遲或請假。
第三條,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的同學在加分時要提供更充分、更權威的參與證明,例如校方的證明、指導老師的簽字等。
第四條,參與國家級或省級學科競賽、體育比賽等的同學無論所得成績如何均加分;參加校級或院系的競賽、比賽活動時,要根據其所得名次進行加分。
第五條,加分項目只能記分一次,多項成果可累計加分。
第六條,通過綜測加分名詞的提升上限為37名。
第七條,集體項目的加分總人數不得超過規定上場人數的兩倍,主要參與者的加分人數不得超過上場人數的1.5倍。
第八條,院系學習部在統計加分事項時要仔細嚴謹,根據事實,不可以出現不切實際的加分現象,最終結果要公示給所有同學。
4.2 品牌校園文化活動的評選
通過校園文化活動的品牌評選,全面提高活動的質量,使得校園文化活動在開展過程中百花爭艷、百花齊放。
以下為評判基本要求:
(1)活動連續舉辦兩年以上,受到廣大師生好評,在校內外影響較大。
(2)主題新穎,內容豐富健康,形式活潑多樣,宣傳工作及時到位準確。
(3)活動主要負責人上學期掛科門數不超過兩門,對活動文化具有較深入了解,工作能力強。
(4)主辦活動的社團機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每年有工作計劃、工作總結,活動材料齊全,社團成員富有熱情對社團有強烈的歸屬感、榮譽感和責任感。
(5)涉及到醫學專業方面的活動并有相應的指導老師,并在評選中優先。
5 方案踐行后的結果及思考
試行上述方案后,我們得到了同學們良好積極的反應。在一項調查問卷中,有68.5%的同學表示自己更加關注校園內外大多的文化活動,并且在積極地參與進來;有78%的同學認為參加校園文化活動能更好地豐富自己的生活,提高學習質量,促進自己的綜合素質的發展;有53.55%的同學覺得學校的各項活動質量和組織力度有了明顯的提高和加強;還有少部分同學提到感受到了學校對于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視和投入。通過調查問卷收回的結果讓我們看到校園文化活動關鍵問題的逐步解決和完善以及校園文化活動在醫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醫生擔負著救死扶傷的神圣職責,而醫學院則承擔著培養發展合格優秀的當代醫學生的使命。在醫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不僅要注重對臨床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更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校園文化活動當中,充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去完善自己,用一個最好的自己為祖國的醫療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侯慧,程雅璐,姜峰.醫學生壓力及壓力源相關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1(18):52-71.
[2] 楊智昕,歐陽鵬.淺談如何加強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建設[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7):266.
[3] 梁光明.規范發展學生社團,豐富學生校園生活[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1(4):37-38.
[4] 殷樹娟.淺談當代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習質量的影響[J].中國電力教育,2013(22):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