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茜
摘 要:在世界經濟全球化與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教育國際化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國際交換生項目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內外各所高校。本文以廣西藝術學院與印度尼西亞Maranatha Christian大學交換生項目合作為例,介紹交換生項目實施的目的,闡述高校開展國際交換生項目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 國際交換生 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112-01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日益與國際接軌,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在逐步提高,國際高校間的交流與合作曰益密切,交換生項目就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合作培養方式[1]。廣西藝術學院與印度尼西亞Maranatha Christian 大學也建立了合作交換生項目,本人于2013年2月被選派參加此項目為期半年的交換生學習,印尼是東南亞地區的主要國家,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其中華人755萬人,列世界之首[2]。隨著中國和印尼兩國文化教育合作交流的進一步發展,文化教育是中國和印尼兩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更多的中國人有機會和渠道領略印尼文化的魅力,增進國家間的了解、文化溝通和學術交流,從了解中產生交流,從交流中加深友誼,推動兩國教育的發展。因此實施交換生項目對項目參與的高校及交換生本人都有重大意義。
1 交換生項目的概況
廣西藝術學院與印度尼西亞Maranatha Christian大學于2012年建立了交換生項目合作,交換生是指根據校際簽訂的交換協議而互派到雙方學校學習的學生,學習期限為一個學期,自主選擇相關專業課程,交換期滿后按時歸校。Maranatha Christian大學創建于1955年9月11日。其教學體系與英國教學系統類似,現擁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心理學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經濟學院、工業工程系、信息技術系、美術系、室內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系、信息系統系、中文系及計算機工程系。在發展本科教學的同時,MCU也非常重視研究生階段的教學,并開設了管理學、計算機工程、心理學及MBA等研究生課程。本人是一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到印尼該大學后選擇了和自己相關的專業學習上課,感受到外國不同學習氛圍的教學方式,以及印尼獨特的藝術設計文化和風土人情,使自已得以開闊眼界的同時,在國外大學學到的知識對回國后的學習、工作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2 交換生項目實施的目的
交換項目的實施主要是根據校際項目合作協議,在保留本國大學學籍的前提下,不是為了必須取得學位,而是以在這個國家的大學里進行學習、體驗不同文化,在一個學期內接受教育獲得學分或接受研究指導,以提高對這個國度文化的了解,開拓人生視野,培養交換生的世界觀為宗旨的項目。
3 開展國際交換生項目的意義
國內越來越多的高校逐步加強了與國外院校的合作與交流關系,促進了國際高校合作交流,拓寬高校大學生的國際視野,讓高校交換生充分了解外國文化,學習更多元的知識以及異國他鄉的風俗文化,引導學生建立國際化的新理念,對我國高校輸出國際交換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3.1 提高高校的國際化水平 促進國際院校的合作與交流
國際交換生項目合作是推動教育國際化的重要一環,是高校間合作交流框架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交換生項目,提供海外學習交流機會,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國際視野、國際競爭能力人才的重要方式,加快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從而提高高校的國際化水平。同時也推動我院與東南亞藝術院校的項目合作與交流,有助于中國和印尼兩國師生之間的多方面學習,為師生提供國際交流和學習的平臺,促進學校合作與交流。
3.2 增進了解 提高學校國際競爭力
通過交換生項目的開展,無論是學校派出國去交換的學生還是接收到國外的交換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讓交換生更多地了解中印尼兩國文化,在印尼學習期間,學校安排了一些社會實踐的內容,如參觀名勝古跡,舉辦文化講座,學生聯誼等,通過這些交流與學習,使師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加深了對兩國文化的互相了解。讓越來越多的國外高校了解自已,提高了自已的國際知名度,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學校學習,還能吸引更多的國外高校與之交流與合作,提高自己的國際競爭力[4]。
3.3 拓寬交換生的國際視野
國內高校將學生送到相同研究方向的學院進行共同學習、探討、研究,了解了印度尼西亞建筑藝術在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比如在Maranatha Christian大學的設計學院學習期間,對印尼建筑藝術認識有進一步的提高,印度尼西亞作為一個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他的建筑風格擁有極強的精神信仰象征,位于印度尼西亞爪哇中南部特區的城市日惹,是爪哇文化的發源地,其標志建筑于公元800年建成的婆羅浮屠舉世聞名。還有萬隆地處西爪哇,爪哇人建筑風格的主要以包含庭院與家廟的竹制結構房屋為主,與中國云南吊腳樓的建筑理念大相徑庭,房屋頂部多數則為寬頂多角。通過國際化的研究學習和比較分析,深刻感悟到積累了許多寶貴經歷,拓寬國際視野,更是體現了學校對大學生教育政策的靈活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放眼世界、了解世界的平臺。
3.4 提高交換生的綜合素質
交換生能深入體驗文化交流的樂趣,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匯聚了各種文化元素。通過與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民族、教育背景不同的人交流,能夠從中學到很多我在國內無法學到的東西。大家的和諧相處,共同鑄成了自由開放,民主平等的精神。通過參加交換生項目,深入感受印尼的社會和生活,讓你真正的站在國際的舞臺上,更多地了解當地文化,融入到當地的生活氛圍中。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磨練,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理論素養,在專業上接受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接觸到自己學校沒有開設的新課程。更全面的掌握專業知識,拓寬知識面,提升了自身的能力與綜合素質。
4 結語
總之,高校開展國際交換生項目,與國外著名大學聯系建立合作關系,將進一步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一項重要措施,對于交換生而言,有了學校的支持與協助,交換生在國外的食住行更加便利,安全也會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因此交換生項目的開展也可吸引更多的國外學生到國內學校學習,國內學生也有更多的機會到國外學習鍛煉,通過實施交換生項目為培養國際化的高層次拔尖人才構建良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高玉蓉,季曉培.開展交換生項目 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1(1):8-10.
[2] 溫北炎.印尼華人教育的過去、現狀和前景[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3(4):73-77.
[3] 秦潔,鐘芳,蔡建英.高校開展交換生項目的實踐與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1(32):194-195.
[4] 徐娟娟.建立健全交換生管理制度推動交換生項目的發展[J].中國電力教育,2011(29):23-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