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要:論文分析了冶金工程專業工藝類課程傳統考試方式的弊病,提出了從重視理論考試轉向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并重、從重知識考核轉向知識與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創新能力并重的考試改革思路,采取了將平時成績納入期末課程成績的評定、降低閉卷考試在期末課程成績中的比重、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等方法。
關鍵詞:冶金工程 工藝類課程 考試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143-02
工藝類課程是冶金工程專業的一類很重要的專業課程,是以培養學生冶金工程知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冶金工程素質為目的的一類課程,其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的是理論與實踐并重。長期以來,其傳統的考試方式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采用閉卷考試,以筆試來檢查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的考試方式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才能,應該通過考試方式的改革,打破傳統的“一卷定終身”的考試格局,推動冶金工程專業工藝類課程整個教學環節的改革。
1 傳統考試方式的弊端
冶金工藝類課程往往會涉及到很多專業基礎課和相關專業課。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還會有一系列冶金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理論不斷涌現。在這類課程教授與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在所選教科書的基礎上再閱讀大量相關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和書籍,才能做到對冶金工程的真正掌握和理解。然而傳統的考試內容僅僅局限于所指定的教科書,考試重點較為雷同,考試題型相對固定(名詞解釋、簡單題、問答題),學生知識面難以擴展,容易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每門課程只讀一本教科書,無法真正掌握所學的課程。
傳統的考試方式僅僅采用閉卷筆試,它只注重了筆試答題的技能和對對所教授理論知識的熟記,而忽略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無法檢驗和衡量學生應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無法涉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這樣的考試方式將在冶金工藝類課程教學過程中產生重視理論輕視實驗、實習等實踐環節的錯誤導向。
傳統的考試方式“一卷定終身”,只用最后的考試成績評定教與學的質量與效果,沒有其它的輔助考核方式。因此,一些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考試前突出背重點、押考題,蒙混過關,更不要說積極進行課外學習了。
2 考試改革思路
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基于這一宗旨,冶金工程專業工藝類課程考試方式改革的思路為[1]:從重視理論考試轉向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并重,從重知識考核轉向知識與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創新能力并重。
3 主要改革的方法
3.1 將平時成績納入期末課程成績的評定
冶金工程專業工藝類課程通常在第七、八兩個學期開課,而這個時候的學生通常忙于準備考研和找工作,因此,部分學生存在上課不認真聽講、曠課、缺課等問題。為了保證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正常的教學秩序,在平時上課的過程中,實行不定期、不定時的抽查點名,將出勤率和上課表現納入平時成績部分。
在多媒體教學的今天,學生做課堂筆記的越來越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名言正好驗證了記課堂筆記的重要性。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好課堂筆記,并將課堂筆記在期終考試結束的時候與考試試卷一起交與老師,也作為評定平時成績的一個依據。將平時成績納入期末課程成績的評定,占期末課程成績的20%。這種過程性的考核方式使期末考試成績部分地貫穿到工藝課教學的每一節課中,促進了學習風氣的好轉。
3.2 降低閉卷考試在期末課程成績中的比重
對于工藝類課程的理論部分仍然采用閉卷考試方式,考試的內容不再局限于所指定的教科書,內容覆蓋面進一步寬廣化,題目類型多樣化,既有傳統的名詞解釋、簡答題和問答題,又有一定數量的選擇題、判斷題、計算題,還在試卷中設計了一定量的綜合型題目。閉卷考試成績只占期末課程成績的50%,改變了過去“一卷定終身”的考試格局。
3.3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
實驗、實習等實踐教學也是冶金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對冶金工程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一個升華過程。目前,冶金工程專業的實驗平臺建設滯后,實驗教學模式落后,實習基地數量較少,實踐考核方式落后,導致學生忽視實踐過程環節,而僅注重編寫實踐報告。為此,科學建設實驗平臺,最大程度地對學生開放實驗平臺;充分發揮冶金行業辦學的優勢,與地方鋼鐵企業建立密切的、長效的校企合作機制,穩定并擴大實習基地的數量,形成穩定的實踐基地。在實踐過程中改變過去以班級為單位的方式,實行4~6個同學為一個小組的模式,不同分工、相互監督、相互協調、相互幫助,共同完成一個實踐環節。實踐結束后學生要獨立完成一份完整的、內容充實的實踐報告。
實踐教學成績由實踐表現、崗位口試、實踐日記和實踐報告四部分成績組成。實踐表現主要考查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是否存在遲到、早退和實踐的認真程度,占實踐教學成績的20%。崗位口試主要考查學生的應知應會,占實踐教學成績的20%。實踐日記要求學生記錄實踐操作過程,記錄實踐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想,其占實踐教學成績的25%。實踐報告要求用文字、圖標、數據形式對實踐教學進行描述和表達,考查學生對實踐任務的完成情況、對冶金工藝過程的理解、發現問題的能力以及對問題語言文字表達的能量,占實踐教學成績的35%。實踐教學成績納入期末課程成績的評定,占期末課程成績的30%。
通過實踐教學環節,不僅強化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冶金工程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工程意識和專業素質,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冶金工程專業工藝類課程的考試方式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各個方面,通過建立多樣化的、全方位的考試方式,改變過去單純的筆試、閉卷考試的方式,以知識、能力、素質考核并重為原則,重點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實施理論+能力+過程的考試模式。這不僅能夠科學地考查學生對所學冶金工藝類課程和理解和掌握程度,還能提高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賈俐俐,孔凡新.工藝類課程考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02,2(4):66-68.
[2] 姜乃力,孫永平.大學課程考試評價體系及模式改革研究[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1,11(6):56-58.
[3] 邵守先.大學考試改革的研究視角與方法[J].教育與現代化,2006(1):13-17.
[4] 唐洪俊.高校學生考試方法改革的時間與分析[J].石油教育,2005(4):69-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