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摘 要:新媒體快速普及后成為了影響廣大青年學生思想的重要陣地。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如何運用新媒體提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成為了值得思考的命題。本文對新媒體影響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進行了分析,同時針對新媒體影響下開展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具體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媒體 大學生理想 信念教育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226-02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新媒體的技術也得到了快速普及。它所具有空間開放性、傳遞無障礙、傳播多元化、使用快捷化以及內容龐雜性等特點,受到了廣大青年人的追捧。它借助智能手機等終端,逐漸成為能夠影響青年學生日常思想行為不可忽視的力量。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和信息廣發傳播如同一把雙刃劍,對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著利弊兩方面的影響。而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運用新媒體的影響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更加重要意義。
1 新媒體影響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面臨的挑戰
1.1 增加了信息監管的難度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數量極大的信息開始無障礙傳播,使信息監管的難度加大。而且,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大多是通過各種搜索平臺對知識以及相關信息進行了解的。在其對想要了解的東西進行搜索的過程中,不同價值觀、各種不同的宗教以及不同種類的文化都會被相關平臺聯帶地呈現出來,一些相對負面的言論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造成部分大學生的信仰變得模糊,社會責任感變得匱乏,誠信意識受到懷疑,積極奮斗的上進心逐漸缺失,政治信仰變得不夠堅定。這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對大學生培養正確的理想信念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對大學生健康的成長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1.2 影響大學生樹立健康人格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進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界限逐漸變得模糊,使傳統的認知方式以及交流方式被打破,從而使大學生的判斷水平受到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對自身健康良好人格的養成。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交流方式逐漸變成QQ、飛信、微信以及微博等具有虛擬特點的交流方式,這種交流方式對其相關的真實性無法明確的保證。事實上,許多大學生在網絡上交流良好,但在現實生活當中卻不善表達,這種現實和媒體中的巨大差異在會對大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進行削弱,從而對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造成一定的阻礙。
1.3 增加群體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相關信息的傳遞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被打破,從而使維穩的難度大大增加。新媒體的發展為大學生及時了解社會時事熱點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其對社會熱點的關注更為充分。相應的,一旦突發事件以及新聞的短期內被傳播開來,就有可能演變造成部分過激行為,對社會的穩定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另一當面,當代大學生對校園熱點也有極高的關注度。但是因其在價值觀以及心理方面都存在著不穩定因素,對發生的事件的判斷往往停留在媒體所描繪的印象,不能全面正確的認識,往往容易引發校園群體性事件。
2 新媒體影響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會面臨的機遇
2.1 使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變得豐富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其自身所具有的傳播快捷、信息量大以及資源豐富等相關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者之間的信息交流以及共享變得更加方便,使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使教育中的趣味性得到提升,這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顯得十分重要。同時,新媒體的發展中,相關的資源門類也相對齊全,這對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以及知識,為相關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在日常的運用都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另外,新媒體的發展下,其自身具有的多樣性以及新穎活潑等特點,都使信息的傳遞方式相關趣味性得到一定的增加,廣大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理解,從而使教育的魅力得到增加。
2.2 有利于了解大學生思想的真實情況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使思想教育中的針對性得到提高,使教育者能更好地掌握大學生真實的思想情況。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大多數思想教育者都是通過當面交流以及座談交流等相關的形式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狀況進行掌握的,但是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大學生都會對自身真實想法進行隱藏,因而傳統方式的準確性得不到保障。在新媒體發展的大環境下,大學生更容易將自身真實想法、困惑進行分享和傾訴,傳統方式中的思想顧慮大幅減小了。新媒體為思想教育者了解大學生真實思想情況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平臺,有利于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使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3 使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傳播得到增強
新媒體的推進和發展對傳統教育方式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變革,使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傳播得到加強,使教育中的自主性得到提高。在新媒體發展中,一些平等互動、多對多的教育方式得以形成。作為新鮮事物的傳播者和接受者,大學生會自動根據自身的具體需求以及層次,積極對新媒體的使用方式進行不斷的摸索。在輕松自主的環境中完成對自身所需要的知識進行搜索和整合,并對其做出自己的見解,從而使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動性得到加強。
3 新媒體影響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探究
3.1 提高思想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
在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進行開展的過程中,要注重提高對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加強思想教育工作者隊伍的整體素質。在新媒體的發展中,部分傳統教育者對新媒體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認識不夠深入,對新媒體的革命性的認識、對網絡技術掌握的熱情和實際水平都不夠。這就需要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要順應時代發展的具體需求,轉變思路,與時俱進。要在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之前,首先要對相關教育者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專題培訓,切實提高隊伍整體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尤其是需要重視研究運用廣大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內容。在專題培訓的過程中,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通過的交流學習和專題研討等方式,對新媒體時代下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具體案例進行研究探討,從而使思想教育者的工作水平不斷提高。endprint
3.2 結合傳統教育模式,對新型教育模式進行開拓
在新媒體的發展中,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與傳統的教育模式相結合,對新型的教育方式進行積極拓展,推動理想信念教育真正走向深入、走向學生日常生活。在這個過程中,要對高校已有的傳播途徑進行梳理和拓展,通過對官方微博和微信、紅色網站以及校網生活答疑的專題版塊,建立學生與教育者之間的良性互動,使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相關的新形式得到拓展。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校園文化與新媒體文化建設齊頭并進,緊密結合。另外,還要注意在學校相關的媒體傳播中開設專門的版塊,對新媒體中的優秀微博、博客以及論壇中的熱點進行再傳播,擴大影響,針對其具體內容給出相應改善性的意見和建議。
3.3 在學生中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的平臺
在新媒體開展的過程中,要注意建立對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平臺,并注重不斷完善加強對其相關的場地、設施的管理。在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可以以班級作為抓手,組織大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積極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平臺,以高度的陣地意識積極投入,積極維護,互通有無,教學相長,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同時也為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學生思想現狀、發現相關問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途徑。
綜上所述,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其自身所具有的傳播快捷、信息量大以及資源豐富等相關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共享變得更加方便,使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使教育中的趣味性得到提升。同時,教育者能夠借助全新渠道,更為清楚地掌握大學生相關的思想動態情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時代性。另外,新媒體的發展,使一些平等互動、多對多的教育方式得以形成,對傳統教育方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補充和革新,使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傳播范圍得到加強,使教育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兆瑞.對新媒體環境下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問題的思考[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0(1):194-195.
[2] 邵霞琳.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J].科學教導刊(中旬刊),2013,15(2):197-198.
[3] 李慧芳.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對策探析[J].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2,20(11):127-128.
[4] 胡喜海.新時期加強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傳承,2013,28(9):191-192.
[5] 施晶晶.新媒體背景下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J].華章,2012,27(5):198-199.
[6] 蔣剛.新媒體背景下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5(2):193-1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