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腳步的不斷推進,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外交語言,現如今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中等職業教育也非常注重英語教學,文章以目標導向學習法為理論基礎,以本溪市某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為例,分析了現在中等職業教育英語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提出了英語教學中創新觀點。
關鍵詞:目標導向 中等職業教育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014-02
中等職業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實用性人才的教育,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英語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學好英語可以很好的提高我們的素質,使我們在職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提高我們的競爭力。為滿足社會發展要求,中等職業教育當中的英語教學,就必須有所創新,改變原來的教學方式和理念,進行創新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1 目標導向教學理論
目標導向教學理論是由華北師范大學大學著名教育學學家華連生教授提出的。該理論的核心精髓就是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記憶,而是用來運用。知識并不是作為單獨個體而存在的,而是以一個與其他相關事物聯系在一起的。其核心就是用知識來解釋能力,并在知識的積累和增加過程中促進能力的發展。
目標導向教學理論的主要觀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恪守能力發展觀。即認為能力的構成要素中最本質的知識,要發展能力就必須找到能力背后的核心知識,能力才能被有效的傳達給學生。
第二,堅持分類學習法。華連生教授認為,學習可以分為不同類型,不同類型的學習所經歷的學習過程不同、學習條件不同、學習結果也會千差萬別。
第三,在設計教學計劃時,要堅持以目標為導向,以科學的學習理論為指導,切記盲目設計和不負責任的設計。
第四,學校和教師應該反對“教學有法與教無定法”的無理論主義主張,而應該提倡“學有定律、教有定則”的科學理論主張。
根據皮連生目標導向教學理論,教學過程流程為:告知教學目標——復習相關知識——呈現新知識——促進新知識的理解——變式練習,促進知識轉化。
2 中等職業教育英語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第一,中等職業學校重視學生的專業課教育而忽視英語教育。本著教授學生一技之長的教學理念,學校在對學生的課程設置上就偏重于專業課教育,主要是要教會學生技術技能,而沒有合理的安排英語課程。受到學校政策的影響,英語老師也沒有足夠的重視英語課堂教學,從而導致了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差的結果。
第二,學生整體的文化素質偏低,特別是英語基礎參差不齊。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學習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中考的失利者,這些學生的學習基礎差。但這并不代表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學生學習能力差,可能僅僅是由于對英語缺乏興趣,學習動機不強,才導致英語學習起來非常的吃力。在通過對本溪市某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117名學生的調查也證實了這一推論。具體情況見表1。
從表中可以看出,出于自身興趣和提高自身素質動機的學生分別為6%和2.5%,比例不到總數的10%,而學校安排不得不學的學生卻占總數的54%,從這一比例分布可以看出,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明確,僅僅是為了應付學校而學習英語的學生很多,而學習動機明確的學生則較少。
第三,教學模式落且缺乏相應的教學設施。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就必須滿足溝通的需要,其主要目標就是為了滿足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然而現在很多中職教育學校的英語教學卻仍采取傳統的“滿堂灌”的教育模式,教師講,學生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不僅使得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且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另外,現我國中職教育學校的規模越來越大,學生越來越多,然而很多中職教育學校卻由于經濟或是辦學理念的原因而未及時增強其基礎設施的建設,導致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水平。
第四,在中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中,很難找到適合中等職業教育學生需要的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無論是在內容安排、實際應用性及科學性方面都與中等職業教育現狀脫離,英語職業特色不突出,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使英語教學流于形式。同時,中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過級考試,而忽視了英語的實際用途。把英語教學變成了“過級教學、應試教學”。畢業生變成了過級考試的機器,不懂得思維和運用。職業學校的培養方向是實用性、技能型人才,英語在實際工作中應充分發揮工具作用,在考級上過分用力,不可避免地使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下降。
第五,中等職業英語知識體系僵化,對目前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及社會信息化發展不夠,知識還是上個世紀的知識,更新緩慢,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這就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學習到的英語知識在以后的工作中得不到體現和運用,學了等于白學。這就使得學生產生了學英語不如學專業課來的更有用處的思想。
這一致命缺陷也得到了招工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的注意。在與招工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的交談中得知,該企業一直與本溪這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合作,主要是招收機械類、加工制造類和材料加工專業的畢業生。由于公司的大部分大型機器設備主要是從歐美進口,這就要求學生要掌握一定量的相關專業詞匯,能看到操作指令和保養說明書。但是,這些學生沒有能直接看懂的,都需要企業進行長時間的培訓和指導,才能上崗工作。這就增加了企業的額外負擔和成本,削弱了企業的利潤和競爭力。
3 目標導向教學法下的解決對策
目標導向教學法就是強調如何通過教學上的改革來來解決目前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英語學習的種種問題。
第一,根據語言學習的四個方面,即聽、說、讀、寫來解決上課枯燥性問題,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聽。首先,目標導向教學法強調知識的學習是以能力的提升為目的的。因此,要想提高聽力首先要強化閱讀、朗誦和背誦,在朗讀的過程中即練習了“讀”,也練習了“聽”。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聽力的練習。通過大量的朗讀,去增強語感,強化發音,這樣才能聽的懂。其次,學校應該加大投入,引進多媒體設備,改變單一的講授教學模式,充分利用電腦進行教學,例如人機對話模擬,看電影學英語等,不但可以豐富教學方式,更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最后,選擇合適的聽力材料。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英語基礎差,不宜學習較難的英語聽力材料,而應該循序漸進,逐步提高。endprint
說。英語課程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利用英語來表達思想、進行口頭交際。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學生大部分學習的都是啞巴英語,不能熟練的進行口頭交流。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搖籃,因此,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應該改變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告別啞巴英語。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說”的勇氣,想方設法幫助學生開口說英語。通過不斷的開口表達,達到口語能力提高的目的,使英語知識轉變為英語能力。
讀。我國的英語學習雖然讀是學生的強項,但是大部分學生并不能真正讀懂英語文章,對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意思,而不能了解其中的內涵。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只有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夠將被動閱讀轉化為學生的自覺閱讀。這樣才能將知識成功運用到實際中,同時也豐富了教學方式。
寫。在英語教學中,寫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中等職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將聽力和寫作相結合,邊聽邊寫,這樣既能練習聽力,也能提高寫作。同時,提供標準的寫作模板供學生參考,規范學生的寫作習慣。最后,教師要和學生及時的溝通,對學生的寫作給出意見,好的方面要及時表揚,鼓勵其寫作積極性。缺點要及時指出,提高其寫作能力。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達到將英語知識轉化為英語應用能力的目的。
第二,構建中等職業英語教學的專業教材體系。
中等職業院校英語教材的編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來編寫,不同專業采用不同的教材,不斷創新和改進,以學生成才為目標,編寫高質量教材。應該看到,英語不僅僅是作為一門語言而存在,更是作為一種工具而體現它的實用價值,是職業院校畢業生實現順利就業必需的基本能力。在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語言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語言,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材內容的編排、取舍,應緊緊圍繞職業院校英語培養目標。
第三,為學生設立明確的目標,指導其努力進取。
目標是前進的方向與動力。有些學生對學習目標不明確,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計劃。十六七歲的學生本應是激情洋溢的,理想主義色彩濃烈,但在回答“對理想的看法”時,能明確表示自己有理想的學生不到45%,而更多的學生生活處于盲目狀態,看不到令他們憧憬,令他們心動的明確目標。因此,中等職業教育學校英語教學應以目標導向學習法為指導,指導學生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同時,盡力幫助他們達到目標,對學生們取得的階段性成績給予適當的鼓勵與認可,建立學生們的英語學習信心,幫助其建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這樣才能使英語教學達到其應取得的效果。
4 結語
目標導向教學法下的英語教學創新是教育教學的創新,同時也是學生英語學習思維的創新,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有兩者緊密結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中等職業教育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性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洪杰.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通用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2] 伍新春.人本主義教育心理學與教學改革[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
[3] 羅明東.教育技術學基礎—— 現代教學理論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探索[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4]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5] 鄧澤民.職業教育教學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
[6] 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
說。英語課程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利用英語來表達思想、進行口頭交際。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學生大部分學習的都是啞巴英語,不能熟練的進行口頭交流。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搖籃,因此,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應該改變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告別啞巴英語。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說”的勇氣,想方設法幫助學生開口說英語。通過不斷的開口表達,達到口語能力提高的目的,使英語知識轉變為英語能力。
讀。我國的英語學習雖然讀是學生的強項,但是大部分學生并不能真正讀懂英語文章,對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意思,而不能了解其中的內涵。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只有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夠將被動閱讀轉化為學生的自覺閱讀。這樣才能將知識成功運用到實際中,同時也豐富了教學方式。
寫。在英語教學中,寫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中等職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將聽力和寫作相結合,邊聽邊寫,這樣既能練習聽力,也能提高寫作。同時,提供標準的寫作模板供學生參考,規范學生的寫作習慣。最后,教師要和學生及時的溝通,對學生的寫作給出意見,好的方面要及時表揚,鼓勵其寫作積極性。缺點要及時指出,提高其寫作能力。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達到將英語知識轉化為英語應用能力的目的。
第二,構建中等職業英語教學的專業教材體系。
中等職業院校英語教材的編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來編寫,不同專業采用不同的教材,不斷創新和改進,以學生成才為目標,編寫高質量教材。應該看到,英語不僅僅是作為一門語言而存在,更是作為一種工具而體現它的實用價值,是職業院校畢業生實現順利就業必需的基本能力。在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語言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語言,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材內容的編排、取舍,應緊緊圍繞職業院校英語培養目標。
第三,為學生設立明確的目標,指導其努力進取。
目標是前進的方向與動力。有些學生對學習目標不明確,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計劃。十六七歲的學生本應是激情洋溢的,理想主義色彩濃烈,但在回答“對理想的看法”時,能明確表示自己有理想的學生不到45%,而更多的學生生活處于盲目狀態,看不到令他們憧憬,令他們心動的明確目標。因此,中等職業教育學校英語教學應以目標導向學習法為指導,指導學生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同時,盡力幫助他們達到目標,對學生們取得的階段性成績給予適當的鼓勵與認可,建立學生們的英語學習信心,幫助其建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這樣才能使英語教學達到其應取得的效果。
4 結語
目標導向教學法下的英語教學創新是教育教學的創新,同時也是學生英語學習思維的創新,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有兩者緊密結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中等職業教育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性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洪杰.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通用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2] 伍新春.人本主義教育心理學與教學改革[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
[3] 羅明東.教育技術學基礎—— 現代教學理論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探索[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4]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5] 鄧澤民.職業教育教學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
[6] 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
說。英語課程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利用英語來表達思想、進行口頭交際。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學生大部分學習的都是啞巴英語,不能熟練的進行口頭交流。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搖籃,因此,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應該改變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告別啞巴英語。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說”的勇氣,想方設法幫助學生開口說英語。通過不斷的開口表達,達到口語能力提高的目的,使英語知識轉變為英語能力。
讀。我國的英語學習雖然讀是學生的強項,但是大部分學生并不能真正讀懂英語文章,對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意思,而不能了解其中的內涵。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只有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夠將被動閱讀轉化為學生的自覺閱讀。這樣才能將知識成功運用到實際中,同時也豐富了教學方式。
寫。在英語教學中,寫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中等職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將聽力和寫作相結合,邊聽邊寫,這樣既能練習聽力,也能提高寫作。同時,提供標準的寫作模板供學生參考,規范學生的寫作習慣。最后,教師要和學生及時的溝通,對學生的寫作給出意見,好的方面要及時表揚,鼓勵其寫作積極性。缺點要及時指出,提高其寫作能力。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達到將英語知識轉化為英語應用能力的目的。
第二,構建中等職業英語教學的專業教材體系。
中等職業院校英語教材的編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來編寫,不同專業采用不同的教材,不斷創新和改進,以學生成才為目標,編寫高質量教材。應該看到,英語不僅僅是作為一門語言而存在,更是作為一種工具而體現它的實用價值,是職業院校畢業生實現順利就業必需的基本能力。在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語言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語言,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材內容的編排、取舍,應緊緊圍繞職業院校英語培養目標。
第三,為學生設立明確的目標,指導其努力進取。
目標是前進的方向與動力。有些學生對學習目標不明確,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計劃。十六七歲的學生本應是激情洋溢的,理想主義色彩濃烈,但在回答“對理想的看法”時,能明確表示自己有理想的學生不到45%,而更多的學生生活處于盲目狀態,看不到令他們憧憬,令他們心動的明確目標。因此,中等職業教育學校英語教學應以目標導向學習法為指導,指導學生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同時,盡力幫助他們達到目標,對學生們取得的階段性成績給予適當的鼓勵與認可,建立學生們的英語學習信心,幫助其建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這樣才能使英語教學達到其應取得的效果。
4 結語
目標導向教學法下的英語教學創新是教育教學的創新,同時也是學生英語學習思維的創新,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有兩者緊密結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中等職業教育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性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洪杰.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通用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2] 伍新春.人本主義教育心理學與教學改革[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
[3] 羅明東.教育技術學基礎—— 現代教學理論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探索[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4]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5] 鄧澤民.職業教育教學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
[6] 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