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愛國++趙玉苗
摘 要:臨床實習教學是臨床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學理論聯系實踐的橋梁。臨床醫學本科生在臨床實習時間縮短,影響臨床實習教學效果。在臨床實習教學中,筆者采用了病例分析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豐富了學生的臨床技巧。
關鍵詞:病例分析 呼吸重癥科 臨床實習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050-02
醫學本科生多數時間都在學校接受理論課學習,學習內容豐富,涵蓋面較廣,但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比較抽象,不夠具體。目前,隨著教學制度改革,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本科生臨床實習時期減為8個月,較往年減少近一半時間。在各科輪轉兩周,各科輪轉實習期比往屆少1/3的時間。臨床實習和臨床教學是學生從課堂理論學習、見習、實習到真正進入臨床工作的橋梁。實習時間的縮短,使得學生在各科輪轉過程中,高效地增加學生對病例的感性認識,迅速鍛煉學生的臨床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筆者大膽創新,引入病例分析的教學方法在呼吸重癥科臨床實習教學的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與分組
2012年11月01日至2013年12月01日我科接受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本科實習生共80人,隨機分為兩組,各40人。A組接受傳統教學方法,B組接受病例分析方法教學。兩組實習生在年齡、性別及考試成績均無顯著性差異。A組實習生按常規跟隨教授查房;B組實習生接受以下教學方法:前5天由帶教老師將平時收集的典型病例作為基本素材對實習生進行教育,第5~10天4人為一小組對新入院的病人進行盡可能地問診、查體和書寫大病歷,第11~13天由實習生對相關病例進行分析,第14天進行考核。
1.2 方法
病例分析及最后的考核均要求實習生對病史、診斷、診斷依據、鑒別診斷、治療措施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帶教老師將入院情況相似的病例組合在一起進行講解,對其進行分析。病例1∶63歲男性,以“胸悶、呼吸困難7天”為主訴入院,患者營養欠佳,貧血貌,既往糖尿病病史;病例2∶34歲男性,以“胸悶、呼吸困難10天”為主訴入院,伴胸痛,既往陳舊性肺結核病史;病例3∶25歲男性,以“胸悶、呼吸困難2天”為主訴入院,職業為司機。以上三例體格檢查均為雙肺呼吸音低。查胸部CT提示病例1雙肺重度感染,大面積實變;病例2右側胸腔大量積液,抽取草綠色胸水,查ADA以及細菌培養診斷為結核性胸腔積液;病例3為右肺上葉楔形實變影,行CT增強提示肺栓塞。可見結合患者病史、既往史以及職業等對病歷進行綜合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加強臨床思維能力,在相似的臨床表現中尋找特異性指標對診斷的提示是十分關鍵的。
2 結果
帶教老師對實習生進行考核,兩組實習生的考核成績見表1。本研究所得數據以(±s)表示,選用SPSS13.0版軟件統計分析,表中數據經統計學比較,發現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3 討論
臨床實習和實習教學是醫學聯系實踐的橋梁,為學生進入臨床工作做準備。臨床實習教學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教學方法有很多弊端,例如教學枯燥無味、學生缺乏主動思維和參與的意識等。教育家呼吁帶教老師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可是“怎么做”和“做什么”成為了困擾教育界多年的難題。本研究嘗試將病例分析教學法應用到臨床實習教學中則是教育改革的又一創新。
病例分析法是由帶教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結合臨床典型病例分析,給同學們提出問題或者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帶著疑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可得出病例分析法是圍繞著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一種更科學的教學改革方法。帶教老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國內外多項研究證明病例分析法比傳統教學法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臨床技巧,并對醫學理論知識有更持久的記憶。對于上述優點的可能解釋是學生在研究分析病例的過程中也是熟練應用理論知識和臨床技巧的過程,并且問題的提出、討論和解決能夠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學習下去,也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具體化,使枯燥的理論變得易消化,形象化記憶更深刻。病例分析法主要是由帶教老師啟發學生討論,發揮老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病例分析法的討論過程實際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機會,一個能夠對分析問題進行指導的機會,更是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好機會。
然而對于一些性格內向或者不善表達的學生,病例分析法難以發揮其積極性而顯得優勢不足。其次病例分析法對帶教老師的要求也比較高,它不僅要求老師熟練掌握本專業和本課程的內容,而且還要求老師掌握相關科室的知識,幫助同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更要求老師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自由、平等、互動的教學氛圍。做不到以上任何一點,病例分析法的效果都將事倍功半。
4 結論
綜上所述,病例分析法能夠大幅度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病例分析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營造活躍自由的課堂氛圍,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將基礎理論知識靈活地應用到醫學實踐中,豐富了臨床技巧和知識。
參考文獻
[1] 黃文,鄭健.“典型病例導入式”在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神經內科見習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09,38(6):740-741.
[2] 林健清,林財株,蔡宏達.病例分析教學法在臨床麻醉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0,17(5):258-259.
[3] S.Bryn Austin ScD,Kendrin R. Sonneville ScD,RD,LDN.Clinical Case Report You have free access to this contentClosing the“know-do”gap: training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eating disorders prevention via case-method teach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2013,46:533-537.
[4] 黃健,周健,楊文群.淺談重癥監護病房在臨床教學中的作用[J].醫學教育探索,2008,7(1):31-32.endprint
摘 要:臨床實習教學是臨床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學理論聯系實踐的橋梁。臨床醫學本科生在臨床實習時間縮短,影響臨床實習教學效果。在臨床實習教學中,筆者采用了病例分析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豐富了學生的臨床技巧。
關鍵詞:病例分析 呼吸重癥科 臨床實習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050-02
醫學本科生多數時間都在學校接受理論課學習,學習內容豐富,涵蓋面較廣,但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比較抽象,不夠具體。目前,隨著教學制度改革,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本科生臨床實習時期減為8個月,較往年減少近一半時間。在各科輪轉兩周,各科輪轉實習期比往屆少1/3的時間。臨床實習和臨床教學是學生從課堂理論學習、見習、實習到真正進入臨床工作的橋梁。實習時間的縮短,使得學生在各科輪轉過程中,高效地增加學生對病例的感性認識,迅速鍛煉學生的臨床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筆者大膽創新,引入病例分析的教學方法在呼吸重癥科臨床實習教學的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與分組
2012年11月01日至2013年12月01日我科接受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本科實習生共80人,隨機分為兩組,各40人。A組接受傳統教學方法,B組接受病例分析方法教學。兩組實習生在年齡、性別及考試成績均無顯著性差異。A組實習生按常規跟隨教授查房;B組實習生接受以下教學方法:前5天由帶教老師將平時收集的典型病例作為基本素材對實習生進行教育,第5~10天4人為一小組對新入院的病人進行盡可能地問診、查體和書寫大病歷,第11~13天由實習生對相關病例進行分析,第14天進行考核。
1.2 方法
病例分析及最后的考核均要求實習生對病史、診斷、診斷依據、鑒別診斷、治療措施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帶教老師將入院情況相似的病例組合在一起進行講解,對其進行分析。病例1∶63歲男性,以“胸悶、呼吸困難7天”為主訴入院,患者營養欠佳,貧血貌,既往糖尿病病史;病例2∶34歲男性,以“胸悶、呼吸困難10天”為主訴入院,伴胸痛,既往陳舊性肺結核病史;病例3∶25歲男性,以“胸悶、呼吸困難2天”為主訴入院,職業為司機。以上三例體格檢查均為雙肺呼吸音低。查胸部CT提示病例1雙肺重度感染,大面積實變;病例2右側胸腔大量積液,抽取草綠色胸水,查ADA以及細菌培養診斷為結核性胸腔積液;病例3為右肺上葉楔形實變影,行CT增強提示肺栓塞。可見結合患者病史、既往史以及職業等對病歷進行綜合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加強臨床思維能力,在相似的臨床表現中尋找特異性指標對診斷的提示是十分關鍵的。
2 結果
帶教老師對實習生進行考核,兩組實習生的考核成績見表1。本研究所得數據以(±s)表示,選用SPSS13.0版軟件統計分析,表中數據經統計學比較,發現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3 討論
臨床實習和實習教學是醫學聯系實踐的橋梁,為學生進入臨床工作做準備。臨床實習教學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教學方法有很多弊端,例如教學枯燥無味、學生缺乏主動思維和參與的意識等。教育家呼吁帶教老師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可是“怎么做”和“做什么”成為了困擾教育界多年的難題。本研究嘗試將病例分析教學法應用到臨床實習教學中則是教育改革的又一創新。
病例分析法是由帶教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結合臨床典型病例分析,給同學們提出問題或者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帶著疑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可得出病例分析法是圍繞著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一種更科學的教學改革方法。帶教老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國內外多項研究證明病例分析法比傳統教學法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臨床技巧,并對醫學理論知識有更持久的記憶。對于上述優點的可能解釋是學生在研究分析病例的過程中也是熟練應用理論知識和臨床技巧的過程,并且問題的提出、討論和解決能夠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學習下去,也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具體化,使枯燥的理論變得易消化,形象化記憶更深刻。病例分析法主要是由帶教老師啟發學生討論,發揮老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病例分析法的討論過程實際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機會,一個能夠對分析問題進行指導的機會,更是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好機會。
然而對于一些性格內向或者不善表達的學生,病例分析法難以發揮其積極性而顯得優勢不足。其次病例分析法對帶教老師的要求也比較高,它不僅要求老師熟練掌握本專業和本課程的內容,而且還要求老師掌握相關科室的知識,幫助同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更要求老師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自由、平等、互動的教學氛圍。做不到以上任何一點,病例分析法的效果都將事倍功半。
4 結論
綜上所述,病例分析法能夠大幅度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病例分析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營造活躍自由的課堂氛圍,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將基礎理論知識靈活地應用到醫學實踐中,豐富了臨床技巧和知識。
參考文獻
[1] 黃文,鄭健.“典型病例導入式”在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神經內科見習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09,38(6):740-741.
[2] 林健清,林財株,蔡宏達.病例分析教學法在臨床麻醉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0,17(5):258-259.
[3] S.Bryn Austin ScD,Kendrin R. Sonneville ScD,RD,LDN.Clinical Case Report You have free access to this contentClosing the“know-do”gap: training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eating disorders prevention via case-method teach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2013,46:533-537.
[4] 黃健,周健,楊文群.淺談重癥監護病房在臨床教學中的作用[J].醫學教育探索,2008,7(1):31-32.endprint
摘 要:臨床實習教學是臨床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學理論聯系實踐的橋梁。臨床醫學本科生在臨床實習時間縮短,影響臨床實習教學效果。在臨床實習教學中,筆者采用了病例分析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豐富了學生的臨床技巧。
關鍵詞:病例分析 呼吸重癥科 臨床實習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050-02
醫學本科生多數時間都在學校接受理論課學習,學習內容豐富,涵蓋面較廣,但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比較抽象,不夠具體。目前,隨著教學制度改革,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本科生臨床實習時期減為8個月,較往年減少近一半時間。在各科輪轉兩周,各科輪轉實習期比往屆少1/3的時間。臨床實習和臨床教學是學生從課堂理論學習、見習、實習到真正進入臨床工作的橋梁。實習時間的縮短,使得學生在各科輪轉過程中,高效地增加學生對病例的感性認識,迅速鍛煉學生的臨床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筆者大膽創新,引入病例分析的教學方法在呼吸重癥科臨床實習教學的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與分組
2012年11月01日至2013年12月01日我科接受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本科實習生共80人,隨機分為兩組,各40人。A組接受傳統教學方法,B組接受病例分析方法教學。兩組實習生在年齡、性別及考試成績均無顯著性差異。A組實習生按常規跟隨教授查房;B組實習生接受以下教學方法:前5天由帶教老師將平時收集的典型病例作為基本素材對實習生進行教育,第5~10天4人為一小組對新入院的病人進行盡可能地問診、查體和書寫大病歷,第11~13天由實習生對相關病例進行分析,第14天進行考核。
1.2 方法
病例分析及最后的考核均要求實習生對病史、診斷、診斷依據、鑒別診斷、治療措施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帶教老師將入院情況相似的病例組合在一起進行講解,對其進行分析。病例1∶63歲男性,以“胸悶、呼吸困難7天”為主訴入院,患者營養欠佳,貧血貌,既往糖尿病病史;病例2∶34歲男性,以“胸悶、呼吸困難10天”為主訴入院,伴胸痛,既往陳舊性肺結核病史;病例3∶25歲男性,以“胸悶、呼吸困難2天”為主訴入院,職業為司機。以上三例體格檢查均為雙肺呼吸音低。查胸部CT提示病例1雙肺重度感染,大面積實變;病例2右側胸腔大量積液,抽取草綠色胸水,查ADA以及細菌培養診斷為結核性胸腔積液;病例3為右肺上葉楔形實變影,行CT增強提示肺栓塞。可見結合患者病史、既往史以及職業等對病歷進行綜合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加強臨床思維能力,在相似的臨床表現中尋找特異性指標對診斷的提示是十分關鍵的。
2 結果
帶教老師對實習生進行考核,兩組實習生的考核成績見表1。本研究所得數據以(±s)表示,選用SPSS13.0版軟件統計分析,表中數據經統計學比較,發現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3 討論
臨床實習和實習教學是醫學聯系實踐的橋梁,為學生進入臨床工作做準備。臨床實習教學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教學方法有很多弊端,例如教學枯燥無味、學生缺乏主動思維和參與的意識等。教育家呼吁帶教老師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可是“怎么做”和“做什么”成為了困擾教育界多年的難題。本研究嘗試將病例分析教學法應用到臨床實習教學中則是教育改革的又一創新。
病例分析法是由帶教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結合臨床典型病例分析,給同學們提出問題或者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帶著疑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可得出病例分析法是圍繞著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一種更科學的教學改革方法。帶教老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國內外多項研究證明病例分析法比傳統教學法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臨床技巧,并對醫學理論知識有更持久的記憶。對于上述優點的可能解釋是學生在研究分析病例的過程中也是熟練應用理論知識和臨床技巧的過程,并且問題的提出、討論和解決能夠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學習下去,也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具體化,使枯燥的理論變得易消化,形象化記憶更深刻。病例分析法主要是由帶教老師啟發學生討論,發揮老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病例分析法的討論過程實際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機會,一個能夠對分析問題進行指導的機會,更是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好機會。
然而對于一些性格內向或者不善表達的學生,病例分析法難以發揮其積極性而顯得優勢不足。其次病例分析法對帶教老師的要求也比較高,它不僅要求老師熟練掌握本專業和本課程的內容,而且還要求老師掌握相關科室的知識,幫助同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更要求老師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自由、平等、互動的教學氛圍。做不到以上任何一點,病例分析法的效果都將事倍功半。
4 結論
綜上所述,病例分析法能夠大幅度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病例分析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營造活躍自由的課堂氛圍,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將基礎理論知識靈活地應用到醫學實踐中,豐富了臨床技巧和知識。
參考文獻
[1] 黃文,鄭健.“典型病例導入式”在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神經內科見習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09,38(6):740-741.
[2] 林健清,林財株,蔡宏達.病例分析教學法在臨床麻醉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0,17(5):258-259.
[3] S.Bryn Austin ScD,Kendrin R. Sonneville ScD,RD,LDN.Clinical Case Report You have free access to this contentClosing the“know-do”gap: training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eating disorders prevention via case-method teach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2013,46:533-537.
[4] 黃健,周健,楊文群.淺談重癥監護病房在臨床教學中的作用[J].醫學教育探索,2008,7(1):3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