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楊芳

長廣集團科協秘書長魯國平
長廣集團公司的前身是長廣煤礦公司,始建于1958年8月。因地跨浙江省長興縣和安徽省廣德縣,故取名“長廣”。
長廣長期以煤炭開采為主業,歷史上最多時有13對礦井同時生產,年產原煤100萬噸以上。在發展煤炭主業的同時,相繼建設了水泥、發電、機械、運輸、貿易、通信、供電、醫療等輔業。1997年11月,長廣改制為國有獨資的浙江長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列入省屬國有企業授權經營行列。
成功,源自永不停息的奮斗。
長廣集團公司的發展,轉型是必然出路。2011年,集團公司就結合制定“十二五”規劃,確定了公司的目標和工作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以轉型發展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走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的發展之路,堅持本地化發展和跨區域發展相結合,產業鏈拓展和價值鏈提升相結合,淘汰落后產能與開發新興產業相結合,著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把長廣集團建設成為依托高新技術、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區域性龍頭地位和跨區域核心資源控制力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
在轉型發展路上,長廣集團公司緊抓“講、比”活動不放松,作為集團的科協秘書長,魯國平在長廣集團公司“講、比”競賽活動中,緊緊圍繞企業中心任務,精心策劃,認真組織,以促進科技進步和提升會員科學素質為重點,深入做好“講、比”項目立項和評比工作,并結合企業轉型發展實際,不斷創新企業“講、比”活動載體,推進完善“講、比”活動工作機制。
幾年來,魯國平協助公司科協主席積極組織開展“講、比”活動,組織制訂了周密的年度工作計劃,并通過定期召開科協全委會和聯絡員工作會議,明確責任,狠抓落實,為擴大“講、比”活動在集團公司群眾性科技活動中的影響,調動科技人員參與科技創新的積極性等方面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在近幾年中,魯國平協助公司科協主席,在“講、比”活動組織中,完成了以下幾方面重要工作。

長廣集團科協秘書長魯國平(左)陪同長廣集團科協主席、董事長韓新民赴嘉興考察沼氣發電項目
2010年和2011年,是長廣集團轉型發展的關鍵之年,集團公司科協積極應對企業轉型發展的形勢,針對生產經營的熱點問題和轉型發展的路徑問題,積極組織開展合理化建議和科技攻關評比活動。
作為活動的主要組織者之一,魯國平深入調研,認真策劃,取得了公司各單位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他根據實際對工作計劃進行細化分解,兩年來成效顯著;他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解決了許多技術問題,對企業的降耗提效和轉型發展做出了積極地貢獻。
經統計,兩年來公司科協會員累計提出各類合理化建議358條,內容涉及企業經營、技術進步、節能減排、轉型發展等重要問題,為集團公司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針對長廣小火電關閉的實際,集團公司科協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優勢,積極尋找轉型發展的路徑,通過大量的市場調查,形成了發展生物質能電廠的方案。集團公司在詳細論證的基礎上,決策興建生物質發電項目,實現了小火電的轉型升級。
科技攻關是“講、比”活動的重要內容。魯國平秘書長結合公司實際,針對生產經營、科技進步和轉型發展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緊跟公司轉型發展需要,認真組織各項科技攻關活動。
2010~2012年間,集團公司累計完成立項項目達25項,推廣新技術8項,投入科技資金2000多萬元,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產業轉型升級。例如集團所屬水泥分公司立項對2500T/D熟料生產線進行提速增產,通過嘗試提高熟料窯速,解決了窯速制約產量的瓶頸,生產效率提高了8%。這項技術攻關項目在當年的中國水泥技術年會上獲得了高度評價。
公司科協把推進《科學素質綱要》實施作為“講、比”活動的重要部分,非常重視科技工作者的技術交流與培訓工作。魯國平作為主要組織者之一,根據科技人員知識更新與企業生產技術發展的需要,不斷有針對性地制訂技術交流工作計劃,并具體落實。
多年來,各科協分會共組織各類學術交流和技術講座有50多次,有400多人參加。其中,魯國平作為培訓的主要組織者,與浙江大學合作,專題舉辦兩期高層次技術講座,受到基層科技人員的歡迎。
在2011~2012年度全國“講理想、比貢獻”表彰活動中,由于魯國平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優秀組織者榮譽稱號。
魯國平秘書長立足崗位,多年來,為長廣集團“講、比”活動順利開展并取得新的突破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科協工作也由此煥發出新活力,更加務實高效,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在長廣集團公司轉型發展路上,他奉獻出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