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艷 程書洋 吳以武 張 蕾
飛行員是一種特殊的職業,特別是對于軍事飛行員,要求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飛行能力是飛行員在飛行活動中應具備的一種特殊的心理反應能力,是順利完成飛行活動所需要的綜合素質。反應能力作為重要的飛行能力之一,受飛行機種、工作負荷和緊張程度等因素的影響,飛行員的反應能力有所不同。本研究擬對不同機種飛行員的反應能力進行探討,為飛行人員的選拔及鑒定提供客觀實驗依據。
1.1 對象 選取2011年3—12月在某部隊健康療養的現役飛行人員561人,男性,均飛行合格。年齡22~57歲,平均(35.21±8.44)歲,飛行時間 15 ~15000h,平均(2169.31 ±1927.42)h,飛行機種有轟炸機99例、運輸機220例、直升機154例、殲擊機88例。
1.2 方法
1.2.1 工具 采用第四軍醫大學航空航天醫學院醫學裝備教研室研制的DXC-6型多項群體心理測評儀。數字搜索測驗要求被試在保證正確率前提下快速答題,共30道題,大屏幕隨機呈現0~9中的9個數字,被試找出缺少的數字并在答題器上按鍵反應。測驗完成后,測評儀自動保留結果數據,共得到正確個數、錯誤個數、無效個數、得分、相關系數及答題時間6個參數。
1.2.2 程序 采用集體實測的方法,每次最多可做40人。測試前告知被試測試目的以及儀器的操作方法,在專業人員的統一指導語下進行,每次測試時間15min左右。
1.3 統計處理 將數據導入SPSS 17.0統計軟件,對正確個數、答題時間2個參數進行分析。采用方差齊性檢驗(方差不齊時,使用近似F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等統計方法對試驗結果進行處理。
2.1 總體答題進程的比較 按照題目進程分成5組,即:前5題、第6~10題、第11~20題、第21~25題、后5題。結果見圖1,飛行人員隨著答題的進程,反應時間越來越短。各組總體平均反應時間的均值分別為:4.33s、3.97s、3.74s、3.71s、3.45s,Levene檢驗方差,各組中總體反應時間的方差不齊(F=26.664,P<0.001)。基于方差不齊的近似F檢驗,顯示 5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F=70.356,P<0.001)。Dunnttt檢驗結果顯示,除了第11~20題與第21~25題兩組間的差異不顯著外,其余各組之間的差異均顯著(P<0.001)。2.2 不同機種的反應時間比較 用總按鍵時間除以答對的題目總個數,計算出答對每題的時間,結果見表1。不同機種的總平均反應時間比較,基于方差不齊的近似F檢驗,顯示4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F=5.994,P=0.001)。Dunnttt檢驗結果顯示,轟炸機組比運輸機組、直升機組答題時間都短,殲擊機組比運輸機組答題時間短,且3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其余各組之間的差異不顯著。即運輸機組和直升機組平均答題時間最長,殲擊機組次之,轟炸機組的平均答題時間最短。

圖1 總體答題進程的平均時間
根據答題進程,將4個機種的平均答題時間進行比較。結果顯示,除了在第6~10題,其余答題過程中,各機種之間答題的平均時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1 答題進程中4個機種的平均時間(s,±s)

表1 答題進程中4個機種的平均時間(s,±s)
注:**P <0.01
答題進程 運輸機 直升機 殲擊機 轟炸機F前5 題 4.55 ±1.45 4.54 ±1.53 4.04 ±1.06 3.95 ±0.90 7.092**第6 ~10 題 4.04 ±0.84 3.98 ±0.89 3.96 ±0.87 3.79 ±0.74 1.943第11 ~20 題 3.82 ±0.83 3.81 ±0.89 3.70 ±0.76 3.50 ±0.61 4.217**第21 ~25 題 3.86 ±0.94 3.65 ±0.92 3.57 ±0.86 3.58 ±0.79 3.857**后5 題 3.53 ±0.94 3.56 ±1.01 3.35 ±0.61 3.20 ±0.58 4.580**總答題時間 3.94 ±0.76 3.87 ±0.75 3.70 ±0.65 3.61 ±0.55 5.994**
數字搜索測驗的題目少,用時短,是心理評估工作的初步輔助手段之一[1]。此測驗得分主要取決于速度和正確率兩個因素,它能夠客觀的反映出被試的心理緊張情況與反應能力水平,越容易緊張得分就越低,答題時間就越長[2]。Hopko和Ashcraft[3-4]在對數學焦慮的研究中發現,高數學焦慮者的數學成績會很低,焦慮被試會出現過多關注自己的強制思想、擔憂和負面認知等反應。本研究中發現,飛行人員前5題用時明顯高于后面各階段題目答題的反應時間。研究者認為,在這個階段里,飛行人員處于了解和熟悉測驗的規則和流程;而后面題目的答題速度越來越快,反應出一定的啟動效應,此現象與史波[5]和肖瑋[6]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實驗中的練習效應也會對測試結果產生影響,主要是由于實驗過程的重復操作導致操作的熟練度增加,從而使反應時縮短[7]。在本研究中,飛行人員對答題器上(0~9)10個數字位置排列順序,存在一定的學習和熟悉過程,這是一個機械過程,有很大提高空間,受練習影響大[8]。
飛行人員的工作任務情景具有時間性,對信息的處理速度是他們應該具有的必備認知能力之一。飛行員承擔著從感覺輸入到決策輸出的信息加工任務。飛行能力就是對各種飛行信息的綜合加工能力,飛行的決策行為就是知識行為[9]。隨著飛機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飛行員的體力負荷有所減輕,而智能負荷逐漸加重,信息量成倍增加,對飛行員智能要求越來越高[10]。
本研究發現,運輸機組的反應時間最長,可能因為運輸機飛行人員的年齡分布較廣,最大的年齡為57歲,平均(38.50±9.26)歲,比直升機組(32.20 ±6.50)歲、轟炸機組(33.59±8.23)歲、殲擊機組(33.19 ±7.02)歲)的平均年齡都大。在生理期成熟以后,人的感覺-運動和短時記憶功能隨著年齡增長呈逐漸衰退的趨勢,反應時間會延長[11]。還有可能是因為運輸機屬于大型機種,其可操作性、工作負荷等對機組人員的要求,相對于其他機種較簡單,風險小。殲擊機組和轟炸機組的反應時間最短,可能因為殲擊機為高性能戰斗機,屬于單/雙座機種,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會經常受到高G值、高角速度、大量信息的沖擊,精神高度緊張,長期的飛行耐力和抗荷訓練,使得殲擊機飛行員反應敏捷,應對突發事件較冷靜、理智;而轟炸機是多座機組,機組成員的工作任務單一而重要,但反應時間與殲擊機飛行員的反應速度持平,甚至還稍微快些,具體原因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和分析。
不同機種之間反應時間的差異提示,在對飛行員進行選拔時,可以作為選拔標準的客觀依據之一,有研究顯示,在對戰斗機飛行員和非戰斗機飛行員進行選拔中,其基本認知能力應做自然區分和不同要求[11]。
[1]張蕾,羅二平,胡文東,等.數字搜索能力測驗與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測驗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5):610-612
[2]姬蕾,胡文東,文治洪.癥狀自評量表測驗答題時間的規律[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6):39-42
[3]Hopko D R,McNeil D W,Lejuez C W,et a1.The effects of anxious responding on mental arithmetic and lexical decision task performance[J].J Anxiety Disord,2003,17:647-665
[4]Asheraft M H,Kirk E P.The relationships among working memory,math anxiety,and performance[J].J Exp Psychol Gen,2001,130:224-237
[5]史波,唐國春,張蕾,等.軍校大學新生和畢業生心理健康狀況評估[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10):1238-1241
[6]肖瑋,苗丹民,貢京京,等.征兵用數字搜索測驗的研制[J].心理科學,2007,30(1):139-141
[7]曹雪亮,苗丹民,皇甫恩.工作記憶測驗練習效應的實驗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3):164-166
[8]趙金萍,王家同,邵永聰,等.飛行人員心理旋轉能力測驗的練習效應[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6,27(4):341-343
[9]武國城.以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評定能力[J].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志,1995,6(2):120-123
[10]丹笑穎,萬憬,戴成,等.不同機種飛行員基本認知能力的特征及其意義[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4,13(4):448-449
[11]楊治良.實驗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