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志 丁明亮
摘要:詳細地闡述了中幼齡林撫育技術、措施以及撫育對象,探討了中幼齡林撫育作業區樣地布設方法,對中幼齡林撫育成效進行了監測與對比分析。
關鍵詞:中幼齡林撫育;成效監測;分析
1引言
為科學經營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培育森林后備資源,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為森林的“青山常在、永續利用”奠定良好基礎。通過科學合理的經營手段,培育出以珍貴目的樹種為主的復層、異齡、混交、穩定的森林群落。
2試驗地自然概況
21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
灣溝林業局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林區,屬頭道松花江流域。地理坐標為北緯41°56′15″~42°22′07″,東經126°46′46″~127°16′19″,全局分布呈西南高,東北低不規則菱形。境內群山起伏,地形復雜,為明顯中低山區。平均海拔700m,最高海拔1313m,最低海拔380m,海拔和地形變化較大。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漫長,年平均氣溫為44℃左右,全年日照時數在2200h左右,積溫不到2000℃,無霜期100~120d。年降水量在1100mm左右,且多集中在6、7、8三個月,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22土壤與森林分布
灣溝林業局地處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帶,森林覆蓋率為859%。由于受海拔和地形的影響,土壤和植被分布因地而異,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多為棕色森林土,主要生長以針葉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和谷地為暗棕色森林土,主要生長以闊葉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常見的喬木樹種有:紅松、云杉、冷杉、落葉松、水曲柳、胡桃楸、黃菠蘿、椴樹、柞樹、榆樹、色樹、白樺、楊樹等。常見的下木有:榛子、刺五加、胡枝子、衛矛、山梅花等。藤本植物主要有五味子、獼猴桃、山葡萄等。
3撫育技術及試驗地設置
31撫育技術
主要以撫育間伐、修枝、割灌等經營活動為主。撫育對象為密度過大,結構不良,森林質量和生態功能明顯下降的林分。其主要措施為間密留稀、伐劣留優,保留珍貴樹種和優良林木,優化林分組成,調整林分結構,為林冠下珍貴樹種創造生長空間。為防止植被遭到破壞和水土流失,采用畜力集材。撫育后形成穩定、健康、豐富多樣的森林群落結構。
32試驗地設置
為科學評價中幼齡林撫育成效,在中幼齡林作業區內選擇有代表性林分,相同起源,相近林齡,立地條件和林分優勢樹種組的撫育小班和未撫育小班分別布設試驗地和對照地。標準地方形、面積006hm2,中心點和4個頂點埋設固定標樁,標準地邊線掛號明確。標準地內檢測樹木掛永久性鐵牌號,以利復查。樣地布設時間2009年3月,復查時間為2012年4月。
5結語
實驗結果說明,適時、科學、合理的進行中幼齡林撫育可以促進林分發育,優化樹種結構和林分密度;增加光照空間:平衡土壤養分與水土循環;改善林木生長發育的生態條件;縮短森林培育周期;提高林木質量和工藝價值;充分發揮森林多種功能。
參考文獻:
[1] 吳國平,黃厚銘鎮巴縣人工幼林撫育管理措施探討[J]綠色科技,2012(7)
[2] 尤建林,陳獻志,王寶覺,等中幼林撫育成效分析[J]江蘇林業科技,2012(1)
銀杏樹栽培的病蟲防治
銀杏樹的主要病害有銀杏樹葉枯病和干腐病,均為真菌性病害。葉枯病可在生長前期用25%的多菌靈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噴布2~3次,并及時清除落葉燒毀。干腐病的防治可參照蘋果。主要蟲害有天牛、蓑蛾、薊馬和卷葉蛾。薊馬為害銀杏樹幼嫩葉片,可在生長前期噴25%的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20%的速滅殺丁(殺滅菊酯)乳油3000倍液,也可用40%的樂果或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進行防治。卷葉蛾幼蟲初夏綴葉蛀食,可人工摘除蟲苞、卷葉,在成蟲發生時掛糖醋罐誘殺,或噴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摘自湖北林業網
摘要:詳細地闡述了中幼齡林撫育技術、措施以及撫育對象,探討了中幼齡林撫育作業區樣地布設方法,對中幼齡林撫育成效進行了監測與對比分析。
關鍵詞:中幼齡林撫育;成效監測;分析
1引言
為科學經營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培育森林后備資源,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為森林的“青山常在、永續利用”奠定良好基礎。通過科學合理的經營手段,培育出以珍貴目的樹種為主的復層、異齡、混交、穩定的森林群落。
2試驗地自然概況
21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
灣溝林業局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林區,屬頭道松花江流域。地理坐標為北緯41°56′15″~42°22′07″,東經126°46′46″~127°16′19″,全局分布呈西南高,東北低不規則菱形。境內群山起伏,地形復雜,為明顯中低山區。平均海拔700m,最高海拔1313m,最低海拔380m,海拔和地形變化較大。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漫長,年平均氣溫為44℃左右,全年日照時數在2200h左右,積溫不到2000℃,無霜期100~120d。年降水量在1100mm左右,且多集中在6、7、8三個月,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22土壤與森林分布
灣溝林業局地處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帶,森林覆蓋率為859%。由于受海拔和地形的影響,土壤和植被分布因地而異,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多為棕色森林土,主要生長以針葉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和谷地為暗棕色森林土,主要生長以闊葉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常見的喬木樹種有:紅松、云杉、冷杉、落葉松、水曲柳、胡桃楸、黃菠蘿、椴樹、柞樹、榆樹、色樹、白樺、楊樹等。常見的下木有:榛子、刺五加、胡枝子、衛矛、山梅花等。藤本植物主要有五味子、獼猴桃、山葡萄等。
3撫育技術及試驗地設置
31撫育技術
主要以撫育間伐、修枝、割灌等經營活動為主。撫育對象為密度過大,結構不良,森林質量和生態功能明顯下降的林分。其主要措施為間密留稀、伐劣留優,保留珍貴樹種和優良林木,優化林分組成,調整林分結構,為林冠下珍貴樹種創造生長空間。為防止植被遭到破壞和水土流失,采用畜力集材。撫育后形成穩定、健康、豐富多樣的森林群落結構。
32試驗地設置
為科學評價中幼齡林撫育成效,在中幼齡林作業區內選擇有代表性林分,相同起源,相近林齡,立地條件和林分優勢樹種組的撫育小班和未撫育小班分別布設試驗地和對照地。標準地方形、面積006hm2,中心點和4個頂點埋設固定標樁,標準地邊線掛號明確。標準地內檢測樹木掛永久性鐵牌號,以利復查。樣地布設時間2009年3月,復查時間為2012年4月。
5結語
實驗結果說明,適時、科學、合理的進行中幼齡林撫育可以促進林分發育,優化樹種結構和林分密度;增加光照空間:平衡土壤養分與水土循環;改善林木生長發育的生態條件;縮短森林培育周期;提高林木質量和工藝價值;充分發揮森林多種功能。
參考文獻:
[1] 吳國平,黃厚銘鎮巴縣人工幼林撫育管理措施探討[J]綠色科技,2012(7)
[2] 尤建林,陳獻志,王寶覺,等中幼林撫育成效分析[J]江蘇林業科技,2012(1)
銀杏樹栽培的病蟲防治
銀杏樹的主要病害有銀杏樹葉枯病和干腐病,均為真菌性病害。葉枯病可在生長前期用25%的多菌靈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噴布2~3次,并及時清除落葉燒毀。干腐病的防治可參照蘋果。主要蟲害有天牛、蓑蛾、薊馬和卷葉蛾。薊馬為害銀杏樹幼嫩葉片,可在生長前期噴25%的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20%的速滅殺丁(殺滅菊酯)乳油3000倍液,也可用40%的樂果或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進行防治。卷葉蛾幼蟲初夏綴葉蛀食,可人工摘除蟲苞、卷葉,在成蟲發生時掛糖醋罐誘殺,或噴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摘自湖北林業網
摘要:詳細地闡述了中幼齡林撫育技術、措施以及撫育對象,探討了中幼齡林撫育作業區樣地布設方法,對中幼齡林撫育成效進行了監測與對比分析。
關鍵詞:中幼齡林撫育;成效監測;分析
1引言
為科學經營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培育森林后備資源,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為森林的“青山常在、永續利用”奠定良好基礎。通過科學合理的經營手段,培育出以珍貴目的樹種為主的復層、異齡、混交、穩定的森林群落。
2試驗地自然概況
21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
灣溝林業局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林區,屬頭道松花江流域。地理坐標為北緯41°56′15″~42°22′07″,東經126°46′46″~127°16′19″,全局分布呈西南高,東北低不規則菱形。境內群山起伏,地形復雜,為明顯中低山區。平均海拔700m,最高海拔1313m,最低海拔380m,海拔和地形變化較大。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漫長,年平均氣溫為44℃左右,全年日照時數在2200h左右,積溫不到2000℃,無霜期100~120d。年降水量在1100mm左右,且多集中在6、7、8三個月,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22土壤與森林分布
灣溝林業局地處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帶,森林覆蓋率為859%。由于受海拔和地形的影響,土壤和植被分布因地而異,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多為棕色森林土,主要生長以針葉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和谷地為暗棕色森林土,主要生長以闊葉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常見的喬木樹種有:紅松、云杉、冷杉、落葉松、水曲柳、胡桃楸、黃菠蘿、椴樹、柞樹、榆樹、色樹、白樺、楊樹等。常見的下木有:榛子、刺五加、胡枝子、衛矛、山梅花等。藤本植物主要有五味子、獼猴桃、山葡萄等。
3撫育技術及試驗地設置
31撫育技術
主要以撫育間伐、修枝、割灌等經營活動為主。撫育對象為密度過大,結構不良,森林質量和生態功能明顯下降的林分。其主要措施為間密留稀、伐劣留優,保留珍貴樹種和優良林木,優化林分組成,調整林分結構,為林冠下珍貴樹種創造生長空間。為防止植被遭到破壞和水土流失,采用畜力集材。撫育后形成穩定、健康、豐富多樣的森林群落結構。
32試驗地設置
為科學評價中幼齡林撫育成效,在中幼齡林作業區內選擇有代表性林分,相同起源,相近林齡,立地條件和林分優勢樹種組的撫育小班和未撫育小班分別布設試驗地和對照地。標準地方形、面積006hm2,中心點和4個頂點埋設固定標樁,標準地邊線掛號明確。標準地內檢測樹木掛永久性鐵牌號,以利復查。樣地布設時間2009年3月,復查時間為2012年4月。
5結語
實驗結果說明,適時、科學、合理的進行中幼齡林撫育可以促進林分發育,優化樹種結構和林分密度;增加光照空間:平衡土壤養分與水土循環;改善林木生長發育的生態條件;縮短森林培育周期;提高林木質量和工藝價值;充分發揮森林多種功能。
參考文獻:
[1] 吳國平,黃厚銘鎮巴縣人工幼林撫育管理措施探討[J]綠色科技,2012(7)
[2] 尤建林,陳獻志,王寶覺,等中幼林撫育成效分析[J]江蘇林業科技,2012(1)
銀杏樹栽培的病蟲防治
銀杏樹的主要病害有銀杏樹葉枯病和干腐病,均為真菌性病害。葉枯病可在生長前期用25%的多菌靈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噴布2~3次,并及時清除落葉燒毀。干腐病的防治可參照蘋果。主要蟲害有天牛、蓑蛾、薊馬和卷葉蛾。薊馬為害銀杏樹幼嫩葉片,可在生長前期噴25%的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20%的速滅殺丁(殺滅菊酯)乳油3000倍液,也可用40%的樂果或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進行防治。卷葉蛾幼蟲初夏綴葉蛀食,可人工摘除蟲苞、卷葉,在成蟲發生時掛糖醋罐誘殺,或噴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摘自湖北林業網